全球經濟就像是一架噴射客機,需要所有引擎都能正常運轉才能飛上雲霄,不幸的是,這架飛機的四具引擎中,只剩下英語國家(美國和英國)這一具正常運轉。
第二具引擎歐元區,雖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緩慢復甦,現在已陷入停滯,事實上,歐洲只要再中一擊,就會完全陷於通貨緊縮並再度衰退。第三具引擎日本也好不到哪去,經歷一年的財政刺激和貨幣刺激後,也逐漸失去動力。而第四具引擎新興市場,也因為十年來中國快速成長、聯準會的零政策利率和量化寬鬆,加上商品超級循環等利多條件一夕轉為逆風,成長迅速減緩。
如今的問題是,全球經濟能否依靠單一引擎維持?或者能維持多久?美國獨強將塑造強勢美元,而強勢美元勢必削弱美國成長,其他國家的經濟愈糟,美元就愈強,美國也愈無法在瀰漫全球的恐懼和焦慮中獨善其身,無論美國內需有多強。
北美頁岩油的供給增加,使油價面臨下跌壓力,歐元區、日本、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需求萎縮更加劇跌勢,更重要的是,油價續跌將導致產能投資下滑,進而削弱全球需求。
市場波動日益擴大,總經數據無法像過去一樣振奮市場,因為市場對政策漸感疲乏。
聯準會已結束量化寬鬆,並有意提早開始升息,若聯準會在全球經濟發展明朗前就升息,可能導致起飛失敗。
主要新興國家也遭遇麻煩。五個金磚國家有三個(巴西、俄羅斯和南非)陷入衰退,最大的金磚國中國也出現結構性減速,未來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目前的7%降至5%左右,中國或許能避免硬著陸,但過程將崎嶇不平。
全球崩潰的風險很小,但嚴峻的挑戰還在前頭。已開發國家的私人和公共債務從無可為繼的水準繼續攀升,不平等加劇使收益流向高儲蓄傾向族群(富人和企業)轉移,資本密集、取代勞動力的技術創新也助長這項趨勢。
幸運的是,地緣風險與地緣經濟的威脅尚未擴散至金融圈,儘管如此,資本支出和消費仍受到衝擊,因為在充滿不確定性之際,最好耐心等待。
全球經濟正靠單引擎飛行,飛行員必須設法通過險惡的暴風圈,飛機上的乘客卻爆發衝突,但願地面的緊急救援人員已經就位。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現任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