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薦夏烈(祖焯)教授文章[藍與灰 Blue and Gray, 南北中外]
2011/08/23 00:02:59瀏覽2377|回應22|推薦118

    推薦 夏烈 (祖焯)教授文章[藍與灰Blue and Gray 南北,中外]

登上美國世界日報部落格首頁
http://blog.worldjournal.com/pages/home
精采圖文和名家部落格



  
夏祖焯教授﹐筆名夏烈.是林海音阿姨與何凡伯伯這個
文學之家的獨子, 他和龔明祺嫂﹐都是我們在美研究所學長,老友。
  
   夏烈(祖焯)教授 為建中文教基金會董事及建中校友會常務
理事,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筆名夏烈,其長篇小說
「夏獵」榮獲民國八十三年「國家文藝獎」。
2006年獲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科技與人文獎」。現任教
於台南成功大學(客座專家)及新竹清華大學,為我國唯一工程
博士出任文學教授之職。另外著有散文集「流光逝川」,大學
教科書「近代外國文學思潮」及中短篇小說及散文合集「最後
的一隻紅頭烏鴉」(又名「白門再見」)。

(表妹黃美華MIMI和妹夫楊家義律師(前左)家歡聚 ﹕
後右起陳若曦伉儷  張鳳  夏烈
和龔明祺嫂﹐吳玲瑤﹐ 前左
二同學王以璧伉儷﹐ 和魏宏利...等位)


   分享他不久前寫了一 篇寓意深沉﹐ 也突破傳統﹕ [父母

在﹐ 不遠游] 古訓的觀念﹐ 高瞻遠矚地給現代青年推陳出新

的啟發~還附上許多位不同身份成功人士寫的應和...看來多以

理工科角度估量﹐ 所以文科強項的師大, 政大...等校未能論及     
  

********************************

   由
藍與灰Blue and Gray Game 說起    夏烈

   美國的南北戰爭是因南北雙方經濟及生產方式相異釀成,與
人道性的解放黑奴沒有什麼關係 ─ 種族優越感重的白種人會
因黑奴的人權而自相殘殺嗎?1861至1865的四年內戰死亡人數
竟僅次於二戰。
   進入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體育不是籃球、棒球、網球、
田徑、足球或高爾夫球,而是只盛行於美國的美式足球。每年
全國大學聯賽後聖誕節時,有一場南方各大學聯隊對北方大學
聯隊的美式足球大賽,正式名稱是Blue–Gray Football Classic
,因南北戰爭時,北軍著藍色軍服,南軍是灰色軍服。此南北
大賽1939啟戰,持續65年至2003年始因經費而暫時中斷。
    
    近數百年,西方人顯然比東方人遠具冒險犯難精神,所以
發現新大陸,航行世界一周,征服南北極,登上聖母峰,進入
外太空,登陸月球……全是他們。他們可以在全世界建立殖民
地 (19世紀只有美國及日本不是,中國是「次殖民地」) ,極盡
搜括之能事,才有今日歐洲各國的富裕發達。反觀1405年鄭和
開始下西洋,船隊240艘,遠超過1492年發現新大陸哥倫布的
3艘船。但是似乎並未橫渡太平洋、印度洋或大西洋,大多只是
沿著岸航。因為那時不確定地球是圓的,怕航到世界盡頭,墜落
瀑布!而且航到南洋各國,隨後並未派軍隊去駐紮,如此如何能
強力控制南洋豐富的資源、土地及勞力?如何注入優異的中國
文化?

    文章開頭言及這兩件不同的事,是要表明先進的美國也有
南北之戰,以及西方人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也因如此,近600
年來西方在科技及文化上遙遙領先中日韓的東方。

台北的年輕人

    目前世界上最進步的民族是盎格魯撒克遜族 (Anglo-Saxon
,英德為主)。美國是民族大熔爐,主流文化就是盎格魯撒克
遜文化,不是南歐的拉丁,不是北方的斯拉夫或斯堪地那維亞
。在教育上,盎格魯撒克遜族鼓勵孩子及早獨立,所以許多17
,18歲高中畢業即出外唸大學或工作。如在本城唸書或工作,
也會離家租屋住。按我國兵役法男子18歲即可被徵召入伍,在
戰場上殺人或被殺。反觀台北的男孩,個人及家長多不願他們
離家。而中國大陸的孩子離家唸大學相當普遍。最近15年,我
觀察到留美生以中國大陸為主,獎助學金也多給他們,台灣學
生獲取越來越少,和我留學唸書時極不相同。台北高中生被稱
為一踩即扁的草莓族,近又有水蜜桃族之稱,不踩自己會爛掉。

    我們大學畢業約22歲,工作到66歲退休,有44年的工作生命
,所以唸大學住在家裡享受也只有那麼四年的時間,下去44年
還要拼鬥廝殺。
                    
離家唸大學及選校
    這裡提出的新觀念就是鼓勵台北的學生到外地唸大學。短期
遊學或外地訓練沒有什麼用,和旅遊相同。因為中南部的學生
並不在乎離家,如今「台成清交」四大的近二任校長均為離家
唸書者,而且沒有一個建中或北一女畢業生。其中成大校長竟
然是國中一年級12歲就離家租屋唸書 ─ 這在美國不合法,除
非唸昂貴的私立住宿學校。

   台大:李嗣涔校長,台南一中  (上任陳維昭校長,台中一中)
   成大:黃煌煇校長,台南一中 (上學期賴明詔校長,台南一中)
   清華:陳力俊校長,新竹中學 (上任陳文村校長,台中一中)
   交大:吳妍華校長,高雄女中 (上學期吳重雨校長,嘉義中學)
   這裡所說的離家不一定是去中南部或新竹 (聽說建中生連去
新竹唸清交都嫌遠,這是什麼心態?),也包括去大陸或歐美
日本唸大學。年青時性向及觀念可塑性強,不同的社會及居地
經驗當然有利未來的發展。獨立生活必須被迫和多種人打交道,
這些在家裡都是由父母料理。不要小看這種經驗,即使沒遭遇
什麼困難,帶給你的影響還是潛移默化,不只是生活上待人接物
的訓練,也是觀念思維的訓練。你會變得比較機警,對人對事都
比較有判斷力,也增加了你的籌劃力,甚至增加想像力及創新
創造力 ─ 許多事情是由小看大。

   一個有大志的人要有冒險的精神。我常對學生說:人最大的
危險就是不冒險。你不要為了眼前的方便及容易而失去大方向。
再說到選校,你是男孩,社會對你的期許要比女孩高 ─ 而且高
很多,你跑不掉。要選的是系,不是選校,因為入了大學要轉
熱門系很困難,轉成功常不及五分之一,輪得到你嗎?大部份
的科系出路不好,選對了學校也沒用。我們選校及選系要顧及
的排行順序是:(1) 出路 (因你是男孩);(2) 個人的興趣;(3)
個人的特長 (譬如我是文學教授,但文學並不是我的興趣,卻
是我的特長及天份);(4) 該校給業界的印象;(5) 讀書、生活
及運動的環境;(6) 成長的訓練。這六個順序可以互調,但
「離家近」絕不在順序之內。
 
選系,不是選校,因為爾後的發展是以就業出路及個人的興趣為主

   我要再強調一點,未來發展,不論是公司企業,政府機關,
學術教育,商場,甚至黑道爭老大,專業只佔20%,溝通佔80%
,其中書寫溝通Written Communication 佔20%,口頭溝通 Oral Communication 佔80%。換言之,口語溝通佔三分之二(80% x 80%
 = 64%),專業只佔五分之一,所以EQ 比IQ 重要。 
   由上觀之,聰明的建中學生應可明眼看出你應如何衡量。

我的南部經驗

    我唸成大工學院是因為大專聯考物理慘遭滑鐵盧只考20分
(數學分數卻極高,拉補回來),沒考上台大。那時清交二校
大學部尚未設立,排名順序是台大、成大、東海、中原、政大
,中興,師大。因為如此,那時成大以建中校友會及師大附中
校友會最大,現在則是高雄中學及台南一中校友會最大。我是
家中唯一男孩,自幼家境優裕,養尊處優,因某種原因,我在
成大四年只是混過關,不想也不能斬將。在密西根(州立)大學
唸博士卻出類拔萃。如今名利雙收,我回憶成大四年給了我許
多想法。

  17歲離家生活,使我成長得快,更負責任,學習到與人溝通。
我結識南部地區的人,瞭解他們的傳統、思維及習性作風,
尊重他們,甚至獲得靈感。我覺察到南部人的純樸 (所以容易被
狡猾的政客欺騙),不及台北人複雜及西化。然而實質上,卻感覺
不出他們和台北人有什麼大不同。畢業後服預備軍官役,入野戰
部隊輕裝師步兵連帶兵,多次移防,實戰演習,外島守砲位,
守山頭,都很調適,不覺得苦。有預官抽到野戰部隊的簽,竟然
哭起來,母母的。後來去美國唸研究所,因大學成績太壞,根本
不申請助教金補助,靠打體力工維生,也無怨言,也不覺得辛苦。
入了社會已成為比較會混的人─ 這是成大四年打下的EQ基礎。

    台灣一共出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第一位是建中及成大機械系
出身的丁肇中學長;另一位是新竹中學及台大、清華出身的李遠哲
院長。後來成大出身的朱經武學長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聽說數度
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這情形與日本第二的京都大學很像。東京
大學一直以爭取為日本第一大學為目標,然而京都大學卻產生了
更多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有人分析是因為京都大學位處人口
比東京小十倍以上,保守樸實的文化古城,有寧靜的校園,學生
容易靜下心來讀書,在大學時期奠定爾後做學術突破的基礎。
京都大學的學生入學時是排第二,輸給東京大學,但他們一點不
覺得自遜,反而努力以赴。成大的學生有些相像,所以多年來被
企業界票選為最受歡迎的畢業生。我個人雖在成大沒好好唸,卻
深受感染,20歲左右就覺察到勤能補拙,腳踏實地的成大美德。
更像京都大學學生一樣,以自身為豪,這對我後來能名利雙收
影響不少。

    如今成大八個校區連在一起,安靜寬敞,高大的樹蔭夾道,
學生,教授甚至副校長一律用自行車,騎車在校園裡是一種很
愉快的經驗。台南陽光多,陰雨少,比台北乾燥許多,又寬敞
,影響人的心情,心情也影響人生態度。如果到南部來唸書或
就業,不要忘記把我們台北的奢華風氣帶來,中和一下南部人
的樸實。

結語

    教育部第一個「五年五百億計劃」分配是以「台成清交」
為主。第二期的「五年五百億計劃」還是以「台成清交」為主
 ─ 台大31%,成大16%,清華12%,交大10%,共佔約70%,剩
下的其他各大學分一分。如此,你的選擇應該與教育部接近。

    一個人的格局就是他的結局。社會在變,台灣在變,大學在
變,職場也在變。建中學生及家長不能將自己禁錮在思維的鎖國
狀態,要及早應變。以不變應萬變絕對失算。你的生捱規劃或
盤算,專科訓練,人生態度,生活經驗,溝通技倆……一切在
大學部紮根及形成,不是研究所或博士後。我再強調,年青時
不同的經驗對未來影響至巨。我把這些寫出,也邀有經驗,有
見地,有成就的人士寫迴響,分享他(她)們的看法,反駁,贊同
,抗議,補充……..。

*********************************************************
   
                感恩與思念             ‧黃煌煇校長‧
   黃煌煇為國立成功大學校長,國際知名海洋工程學者
詳閱夏祖焯教授撰寫「Blue and Gray, 南北,中外」一文後,
感觸良多,也再次勾喚起感恩與思念父母之情。13歲小學畢業後
,糊裡糊塗在老師的期許與慫恿下,參加台南市初中聯考,也在
老師及家人緊張的氣氛下,共同收聽收音機播放的錄取名單。考
上台南一中的初中,可是鄉里間的一件大事,猶如電影中考狀元
、中進士一樣的風光榮耀。鄉下離台南約有30公里,當時因交通
極為不便,感覺上就如同今天從台北到台南那麼遠,因此父母親
托人尋找可以寄宿的處所,新生訓練時就離家寄宿求學。第一次
離家,心裡感到十分新鮮有趣,殊不知,這就是我初中三年內
每次離家、想家的痛苦,也是我人生成長的開始。

   到了新的寄宿家庭,與不同年級、不同個性的同學共同生活,
因此如何與他人相處,乃是年紀輕輕的我所面臨的第一難題。
如何結交談得來的朋友,如何處理不喜歡的室友,都在這期間
慢慢的自我體會,而培養日後在高中、大學、研究所及未來進入
社會服務,能獲得同學、朋友、同事喜愛相處的好EQ,但也保有
自我內心選擇的原則。對於人與人相處的敏銳感覺,乃是初中離家
求學時,因應環境配合下培育出來的獨特個性。在此不得不感謝
父母、老師當時的選擇決定,讓我有機會獲得人生的磨練。另外
,第一年寄宿期間,父母親每個月給240元,其中180元交給房東
付房租、包飯及洗衣,其餘60元為零用金與購物。為了擔心月初
富裕、月底沒錢的窘境,13歲的我即需自行分配控制60元零用金
的使用,由於長期累積處理金錢運用的經驗,使得日後生活都能
平順愉快。另外值得一提的,乃是初三參加童子軍露營活動,因
為騎單車下斜坡,不慎撞及年老婦人而遭索賠200元的醫藥費。由
於擔心父母知情而不敢明言,因此向同學借了200元。為了償還此
借款,只好3個月忍著省下零用金,以清償債務,了結人生第一次
的經濟危機。此事件也讓我個人領會出應付急難、渡過危機的
處理之道。

   夏祖焯教授在文中以清楚的數據道出「我們大學畢業約22歲,
工作到66歲退休,有44年的工作生命,所以唸大學住在家裡享受
也只有那麼四年的時間,下去44年還要拼鬥廝殺」。此意謂現今
的家長或年青學子為了捨不得讓孩子或自己離家求學,而選擇
居家附近的大學。結果是四年的大學可以放心而舒服的渡過,
然而卻因此減少個人獨自處理人、事、物的磨練經驗,更遑論
能有機會去欣賞不同地域的風情文化、不同環境習俗,以開闊
人生視野。我們都瞭解,經驗的累積攸關一生的成敗,在學習
過程中最容易體會個中道理。尤其一個趨近成熟的大學生,正
是人格形塑、健全心智、接受專業的黃金時段,更需要利用這
難得的時空環境,接受自我訓練與挑戰。因為在此時,縱使有
所不適或不足,都還有機會彌補,否則日後進入社會所面臨的
挑戰,更將是十分的殘酷、嚴峻。聰明的父母親如果為了疼惜
孩子而過度的保護,只是延後孩子進入社會接受環境挑戰的時
間而已 ─ 終究最後還是需要進入社會的歷練。

   綜觀古今中外,成功的人不都是在成功過程中付出比別人
更多的心力,而且歷經更多的心志考驗。所以我們平常只看見
別人成功的一面,而忽略成功背後的付出。再者,在年輕的時
日離家求學,將能體會出父母平時照護的愛心,也容易感受到
親人相處時的溫馨,對於親情的體認,將有助於父母兄弟姐妹
感情的維繫。年輕人只要你能超脫自己、選擇自己、勇於嘗試
、接受挑戰,幾年後,你將是父母眼中堅強獨立的孩子,對於
未來的任何挑戰都將能迎刃而解,開創未來數十年的坦途,也
將體會真正的人生。希望你能像穿著藍軍服、灰軍服,走過南
北戰爭的年輕人體會出美國天地之大,白人黑人平等和諧相處
的重要,開闊人生的眼界和視野。
 
*********************************************
                 清華!清華!                  陳力俊校長
    陳力俊院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為
材料科學工程專家

      近年大學入學有多種管道,所以高中生入大學應作何考量?
什麼是明智的選擇?不但是新生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家長及社會
見仁見智的問題。一般說來,新生資訊不足,以致沿襲成風,向
都會區大學熱門科系集中。以三個美國頂尖大學為例,史丹福
大學生選擇依序為生命科學、經濟學、國際關係以及工程科學;
哈佛大學兩千名教師中僅有約10%為理工科系教師;而麻省理工
學院教師中僅有約10%為人文社會科系教師。可見大學各有特色
,以應不同學生之需。我國高中生常妄顧各大學辦學績效與特色
,只按照去年指考錄取分數依序排名,先選學校,才再選科系,
這是相當錯誤的做法。

離家唸大學
    優秀的同學常有多種選擇,離家近或都會區利便雖是考慮
因素之一,但作為決定性因素絕對不恰當。誠如本校夏祖焯
教授所說,一個人生涯漫長,大學四年住在家裏,對學習成長
助益有限,反而喪失一些與師長同學在校互動切磋的機會。另
一方面,離家獨立,早日體驗不同生活形態,對人格發展應
大有輔佐。清華大學鼓勵大一與大二學生住校,即是基於此理
念。同時我們觀察到,清華大學校友對學校向心力特別強烈,
據分析也與在校生活起居時間較長,累積的經驗與情誼不凡有
關。另一方面,清華近年推動「住宿學院」,參考歐美名校
做法,結合課堂與生活學習,在大學部成立「厚德書院」,
「載物書院」及籌劃中的「自強書院」。如此學生在生涯規劃
、社會關懷、跨領域學習各面向,由駐院導師與專業人員輔導
,提供清華學生自主及有效的的學習經驗。這是基於人本教育
,期許先成為公民,再為士農工商。在清華書院裡跨院系、跨
領域交流對以後科研工作更上層樓會很有幫助。因為傳統各
領域的邊界地帶才是人跡罕至之處,與不同領域合作,創新的
機會大增。這可說是一個合作及創造創新探索的啟程。

昔日的清華

清華大學今年歡慶百歲,一百年前滿清政府在北京以美國庚子
賠款建校。十幾年內迅速提升為國內一流學府。五十五年前
清華大學在台建校,也迅速建造為台灣頂尖大學。在台灣這
些年,清華大學校友與教師出了兩位行政院長,四位教育部長
;負責我國科學發展的國家科學委員會成立四十四年來,有六
位歷時二十五年是清華人;原子能委員會成立五十六年來,有
七位歷時四十四年是清華人;中央研究院自民國四十六年起,
五十四年來,歷任六位院長,其中四位即胡適、錢思亮、吳大猷
、李遠哲四位院長歷時四十一年是清華人;台灣大學自民國四十
年起,六十年來,前兩任校長,錢思亮與閻振興校長分別是清華
化學系與土木系畢業生、任期長達三十一年。在學術界清華大學
校友出了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十二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教師
中,歷年來有十六位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十六位教育部國家
講座,四十一位教育部學術獎得主。年青教師中,有三十二位獲
得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得獎比例遠遠超過國內其他各校。
另一方面,去年產值高達兩兆一千五百餘萬元的科學工業園區,
是在本校前校長徐賢修擔任國科會主委任內設立。對我國產業
發展有重大貢獻,有科技產業搖籃及執行長培訓所之譽的工業
技術研究院近三位院長都是清華人。而新竹清華校友中,至少
出了五百位高科技公司副總經理以上高級主管,在新興產業如
面板、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產業更居舉足輕重的地位。

今日與明日的清華

   去年九月發佈的泰晤士報世界大學評比,清華位居第107 名,
居全台之冠,略勝台大的排名第115名。同時在教師人數700
 人以下的大學,清華是全世界第9。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
 公司,於今年四月公布全球大學工程與技術領域排名,本校
資訊科學、化學工程與機械工程領域,名列台灣地區大學的
前二名。去年年初,遠見雜誌調查大陸大學生的家長,認為
兩岸清華都是第一,所以有13 億人口的認同。日前教育部
第二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審議結果出爐,本校獲得12億
補助,得以持續提昇軟硬體建設,強化教學、研究,並擴展
國際化視野外,又有企業捐助興學延攬國際級師資,再加上
全校師生的努力,所以成為華人地區首學、邁向世界頂尖大學
的目標,我們有信心指日可待。我希望聰慧的建中生多聽多看
多想,加入清華大家庭,為清華下一個百年共寫輝煌新頁。

*****************************
卓越的起點          吳妍華校長
 
   吳妍華院士現任交通大學校長,曾任陽明大學校長及生物
化學所所長

   每一名高中學生在人生的階段裡,都會有一個夢想,希望能
進入一所卓越的大學。但同時我們也會問:「讀大學的意義何在
?我如何有一個成功的人生?」。雖然大家都有這些困惑,但
最重要的似乎是專注於眼前的課業,以通過昇學的試煉,而無暇
仔細思考。在此,我可以鄭重的告訴大家,離開舒適而熟悉的
環境,將是成功的第一步。

   對於即將要進入大學的高中生而言,能進入社會上最有聲望的
名牌大學似乎是至高無上的光榮戰果,也是唯一的選擇。因此許
多人會以最簡單直白的方式,依成績高低校系排名做為依據。但
人生的歷程真的是如此簡單嗎?過於簡化的思慮會造成很多人在
未來的日子裡,後悔且依然困惑。然而,究竟要如何選擇能引導
我們邁向成功的大學?這所大學究竟在哪裡?
 
    大學不是職業訓練單位,相對的,大學是培養深厚基礎知識與
健康合群人格的最佳場所。除卻將來要走向專業技術研發或者
學術研究的人,一般的人在大學時期課堂上所學,對未來事業
發展的直接影響,其實非常有限。而同學們也不應只考量課業,
而忽略了大學可能提供的多元環境及生活上的各種鍛鍊。

    乍看之下,繁華的台北似乎提供了最佳的環境,但是我們若
繼續在從小生長的城市求學,繼續住在家中,將會錯失了許多
寶貴的機會,無緣經歷特殊的事物。離開家,離開熟悉的環境
,是我們邁向獨立的第一步。從學會洗自己的衣服,學會安排
自己的時間,進而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能長時間住
在一個原本陌生的環境,我們將學習適應當地的氣候、物價、
風土民情,並接觸許多新的朋友。這些,都會讓我們經歷到一
些未曾有過的體驗。如果我們有機會到新竹求學,就會知道
「風城」之名,由何而來。若我們到氣候溫暖宜人的中南部
大學就讀,便能知道亞熱帶與熱帶的區別。當然,如果能力
許可,到異國求學所帶給我們的衝擊,將會更大。一部中國
近代史,其中大半由歷代留學生書寫。但即使留在台灣就學
,我們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每所優秀的學校,都有個
各自獨特的歷史、文化、與校風。校園中有來自全台各地、
世界各國、與不同成長經驗的同學,大家帶來新的文化,也會
提供我們新的觀點。因此,我們可以從互動的過程中,更能
瞭解自己,增廣見聞,並學習尊重差異與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另一方面,到外地求學,每個人學習到的經驗都不會相同,深
淺感受自然也不相同。因此,若我們能把握這人生轉變的階段,
不時選擇新的事物與環境去嘗試,並積極參予各項學習與成長
活動,將比選擇住在宿舍中整日不出門,或侷限於住家四周小
環境的同學,獲得更多美好的經驗。長遠來看,絕大多數的人,
無論是早是晚,都會離開家生活。若在大學時期就能離家求學,
可以即時歷練,有機會遇到最多與自己心境契合的朋友,也最容
易遇到終生的事業夥伴。

   今年二月,我非常榮幸的能有機會接掌國立交通大學的校務。
雖然,我也曾擔任過國立陽明大學的校長,但是這兩所台灣頂尖
的學府,以往發展的軌跡,確實有許多不同。我發現非常多的
交大校友們創業有成,因此常詢問他們如何能在眾多的創新產
業中,開創如此輝煌的事業。他們多數將這些成就的基礎,歸功
於以往扎實的教育,更常提到離家求學所帶來的刺激與成長,以
及在住校生活中,同學間所培養出來的革命情感與團隊合作精神
。這些機緣,都促成交大校友間的團結,因此更能互相扶持,共
同在各領域中奮鬥成長。若諸葛孔明只以隱居於隆中自滿,他勢
必無法成就協助三分天下的大業。而呂布再驍勇,但無人襄助,
終極只是一位悲劇英雄。在此鼓勵大家,走出以往的約束,嘗試
全新的環境,體驗全新的生活,結交新的朋友,奠定各方面堅實
的基礎,邁向卓越。

    濁水溪之南 ─ 南成大,北台大         ‧薛皓文‧
建中校友,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博士班

 今年是我在成功大學的第八個年頭。剛開始進大一的時候,
根本沒想到會在這所南部的大學待這麼久,當時只是認為成功
大學是所相當好的大學,也就是人們常掛在口頭上的「台成
清交」。但對這間大學的認識並不深刻。不諱言,就讀建中的
時候,自己也是認為只要考上台大就有機會轉到熱門科系,認
為建中生就是要上台清交等北部大學,不應去唸南部的大學。

  很多事情都是念了成大才知道。

濁水溪之南
   台南,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雖然少了些繁華的夜生活,
但是充滿著輕鬆的步調,交通有著特別的秩序,少了高樓大廈
,卻有許多古廟及古蹟,各種小吃散佈在每一條交錯的街道。
成大,則是與這個城市交織的學校,街道穿梭在校園當中,古
蹟則任性地屹立在校園一隅,綠地、湖潭、樹木是成大的特色。
在市政府的刻意營造下,成大的圍牆逐漸消失了,不經意地就
會走出校園卻不自知。出了校園卻仍保有校園的感覺,走在大學
路的人行道上像是走在校園內的道路。校園內也建置許多雕像及
藝術品,這將近八年的時間中,成大已經跟我當初入學的時候
相差甚遠。成大,不斷的在進步 ─ 變得更有人文藝術氣質。

 成大以工學院起家,強大的工學院體系造就成大人的工院
性格,穩健踏實的工作態度是多數成大人共有的特色。成大的
工學院要遙遙領先與其他大學的工學院,甚至在國際評比中,
也有幾個系所站上頂尖。如此,為什麼建中生不熱衷來成大
就讀呢?
 
   工學院的教育告訴我們:事出必有因,尋找原因是獲得學問的
基本態度。拜讀了夏教授的「Blue and Gray, 南北,中外」之後
,可以找到一些原因。在我的看法,離家遠是首選的原因──
南北文化差異、脫離從小經營的朋友圈、同儕壓力、心中的不安
全感,更是增加了建中生離開北部的困難度。實際上,全國各地
很多高中生以考上成大為榮,建中生卻無此觀念。

台北人的南方花園  
  
 冥冥之中,有一個力量讓我來到了南部的成大,讓身為台北人
及么子的我,開始學會自己打理生活起居,自己控管有限的開支
,自己學會獨立自主。隻身來到了外地生活,一開始充滿著新鮮
感,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孤獨,覺得不平凡的自己不應該被困在這
間南部大學掙扎,我想考回台大跟同學一起念書,但現實打破了
這些幻想。
 
 一年一年的過去,我不僅沒有考回台大,研究所仍然選擇成大
,因為我喜歡這裡,在這裡也結交了來自各地的朋友,有農家
小孩,有科技新貴的小孩,有錢的人有,貧窮的人也有,家庭的
多樣性、南北的文化差異衝擊著我,台北市同儕壓力反而逐漸
煙消雲散。我不覺得領一張北部大學的畢業證書會比領成大的
畢業證書好,因為在成大念書的競爭壓力不比台大小。不同的
是,我們的家人在遙遠的北方,我們必須自己來面對一切,訓
練自己更強大的抗壓性,即使無法脫離夏教授文中的草莓族,
我們仍然是加上硬殼及防腐劑的草莓。


南成大,北台大 ─ 黃校長的豪語

    建中生缺乏的是對各大學系所的認識,成大1931年創校以來,
經過不斷的蛻變與成長,目前已發展為國內學術領域最完整的
研究型綜合大學,擁有工學、醫學、電機資訊、規劃與設計、
理學、生科、文學、管理、社科、等9個學院, 74個碩士班,
53個博士班。全校教授一千多名,學生約二萬二千名。多樣化
的系所,可以認識更多領域的人,可以學到各領域的特色,也
讓成大畢業生在未來工作時,擁有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人脈。
2005年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成大與台大同時獲選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的兩所重點學校,
「南成大 北台大」的態勢儼然成形,無可取代。值得一提的是,
成大工程領域世界排名第14名、材料科學世界排名第26名,雙雙
勝過台大,位居台灣各大學之冠。在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所公布的
2010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評比為例,成大工學領域表現位居世界
第19名,居台灣各大學之冠(台大23名、交通大學52名)。而
成大電機系館14層樓,化工系館及機械系館各為12層樓,地下2
,這三個系館面積是全世界第一。黃煌煇校長對外豪語:如果教育
部的五年五百億卓越計劃,將台大的31%與成大的16%對調,成大
就贏台大!成為全台灣第一大學。

成大與企業界的合作

    依據教育部評量,成大在與企業界合作成果居各大學之冠。
成大自1993年迄今,年年在天下雜誌、遠見雜誌、CHEERS雜誌
的大學畢業生評價總調查,均奪得「企業界最愛」。成大畢業
校友除獲得企業界最愛的美譽,在教育界的表現也不遑多讓,
曾任、現任國內外大學校長者超過六十位,儼然成為培育大學
校長搖籃的學校。這幾十年來,成大校友在私人企業及國營企業
擔任最高主管(副總及以上)及董事長有數千名之多,也居全台各
大學之冠。他們的堅毅及務實創造了台灣經濟起飛的奇蹟。
  
  除了夏教授文中提到的丁肇中,朱經武兩位關連到諾貝爾獎的
校友外,李祖原、鄭崇華、歐晉德、王建瑄、龍應台、林信義、
漢寶德、痞子蔡、劉炯朗、張俊彥 ………這些校友也為國家
建設發展及人文藝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而成大與南部科學園區的關係,可以用史丹福大學和加州
矽谷的依存關係做比喻,成大在南科設有研發中心和廠商的
育成中心,企業界全力支援成大研發,成大也快速將研發成果
技術轉移。奇美電子捐贈了奇美光電大樓與成大;此外台積電、
聯電也與成大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同時成大畢業生也是南科廠
商最偏好人才來源。
  
    夏教授的夫人龔明祺曾是美國一家石化工程公司的副總裁。
她的觀察:[這幾十年,台灣各名校沒看到有一間像成大發展得
那麼快,由兩個校園發展為八個相連的校園,由三個學院發展
為八個學院,又有出名的醫學院及成大醫院。一切都在默默中
進行,這些校友變成企業大老板、機構首長、校長、學術界高
成就者,卻仍然保持踏實的作風。 ]

(張 鳳 和 周 成 蔭 主 持 夏 烈 和 龔明祺演 講 )

涉獵各大學的特色
 
 我曾認識一位建中同學,在填志願的時候,排除萬難,填了
台藝大的電影系,我現正期待看到他所拍攝的電影。希望藉由
這個例子鼓勵各位學弟,在選擇未來的方向時,即使可以考取
這些所謂的名校,仍然不應該侷限在名校或名系迷思,把自己
困在一個不想念的系所當中。應多加涉獵全省各大學的系所
特色,尋找一個與自己的興趣及未來工作相符合的系所,這樣
才能在念大學的時候更能得心應手。行行都可以出狀元,我相信
每個建中生都可以在各個領域爬到頂尖,即使是開路邊攤也可以
比別人炒的飯還要香,不為什麼,因為建中生就應該有這種追求
卓越的氣魄。

*********************************************
          Studying Overseas – Me and You    Natasha Louise Lutesy
原 英 文略 

      在異國唸大學 ─ 我與你   Natasha Louise Lutes
 成功大學英國籍留學生,中文名陸宜玲

  人們會認為我的生活多彩多姿。我出生在美國,父親是
美國人,母親是英國人。我的童年在英國渡過,12歲去澳大
利亞,21歲離開澳洲去各地,最後將在22歲在台灣讀完我的
大學學位。我從未在一個城市住超過8年,也從未在一個家住
超過4年。我16歲那年去日本作交換學生,住在幾個不同的
接待家庭。18歲那年離家與其他三個女孩共租一間公寓 (我自
己負擔一切費用,雖然我母親已成習慣 ,每次見面就塞給我
一些錢)。

   我的經驗和一般同年齡台灣的年青人很不同。當然你可以說:『噢,妳是西方人,我們台灣人在家庭觀念上要傳統得多。』
對這一點,我可說:『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所以父母對我出外
旅行或獨居當然也不高興。我母親更常「評論」到我如再回澳洲
住,生活會有多容易 (這種論調你們讀我這篇文章的該聽起來很熟悉!) 許多台灣人認為是「中國傳統式」的行為,想法及限制,
事實上放諸四海皆準 ─ 甚至在美國亦是如此:我為夏教授寫這篇
回響文時,正有個23歲的美國學生來台灣南部一所大學唸語言,
他的父母由美國來台灣會他,堅持要陪他去學校,去移民局,去
任何一個他要填報表或作口頭查詢的機構。
  
   我只能為這個學生感到遺憾,因為他的父母剝奪了他成長的
機會。「獨立」是父母能給子女最珍貴的禮物,不給他們這個
機會就像不讓他們上高中一樣糟 ─ 幾乎一定對他們未來的生涯
有負面影響;父母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以後成功嗎?

    出國四處旅行讓我學到許多東西。比如把我和任何一個生人
擺在一個屋子裡,不管我和那個人有沒有什麼共同點,我都能和
他愉快的聊下去。這是因為四處旅行教會了我接受人是不同的,
還有每個人作任何一件事都有個原因。我能和任何背景的人討論
任何一個課題;我知道如何查覺這個人的情緒及反應,然後進入
一個新的話題,這樣作只是為了響應對方,或是適時結束現有的
討論話題。這些是任何一個工作上都需要的作人技巧,我要是一
直留在一個城市裡,就永遠也學不會這些作人技巧。
  
   以我曾住過的澳洲的Brisbane 城為例,那些人的談話常是圍繞
著朋友的私事或是聽來的八掛,而且你說別人壞話也沒關係。但
在英國,你要是老談你朋友的軼事那就很奇怪,在美國則總是看
事情好的一面 ─ 尤其與人談話時更是如此。在台灣,我們可以
不需太顧忌的去評論朋友的體重和長相,這在西方國家就會被認
為是嚴重冒犯他人的談話。在英國我們喜歡談天氣,別的西方
國家老談天氣就有點怪怪的。談話的技巧是因人而言;比如一般
美國人不可能對Super Junior 有興趣,那就別向美國佬提Super Junior。這就是你想交各國及各地方朋友 (及事情上的聯絡人) 所
應知道的。如果我一直留在家裡,永遠不會學到這些。

    我在台灣的西方朋友不多,但在這個外國人的圈子裡聽到他們說:『台灣年青人不夠成熟。』我不認為這種評論全面公平 ─
台灣青年在讀書進修、家庭及工作上,要比我所見大部份的西方
青年有責任感。但我這年齡的台灣年青人確是在社交技巧及「對
自己負責」上不夠成熟。以下我作一些解釋。

   社交技巧:你看到有多少大學生沒有女朋友?你們有多少人每
晚在MSN上與朋友聊天,見了面卻不知該說些什麼?假如一個
完全陌生的人叫你白痴,你們之中多少人會生氣?一個陌生人因
你叫他白痴而動怒,你們之中多少人知道此時應如何應付他,而
不至動手大打出手?這些都與社交技巧有關,也與擁有一個快樂
及健康的生活有關;而許多台灣的學生(尤其是台成清交四大)缺
乏這種技巧。在台灣似乎「書讀得好」就等於「生活技能差」。

    這種社交技巧可以學得到,但是你得冒點小險去學它。六點
回家吃晚飯的學生比離家住的學生要難學到這些。那些剛入大學
就有這種社交技巧的,幾乎全是來自經濟較差的家庭,唸高中時
就得打工或被迫住在外面。必須要與別人交往會訓練你如何去作
 ─ 和陌生人交往也讓你離開父母的保護。

   我還看到草莓族缺乏「對自己負責」。這不是指犯錯時自己
承擔起來,而是指對自己的未來及快樂負責。每個人都害怕改變
;這是人類通性。我們都希望保持原狀,安全,能掌握、穩定。
但是勇氣就是面對恐懼,及不顧恐懼奔向成功。你如進入成大
工學院,為了離家近的方便而轉去唸台大工學院,會更快樂嗎?
你真的認為這樣對你的未來會更好嗎?你真的認為你父母會掛念
你,所以一定要唸大學時住家裡嗎?還是這些考量只是掩蓋你的
離家唸大學的不安及不定數?

    你不應被自己的恐懼綁住。一個人為他沒做的事感到遺憾比
做錯了後悔還要糟 ─ 即使受傷殘,很少有登山者會後悔當年
攀登世界最高的聖母峰;但是可能有不少登山者會後悔錯過攀登
聖母峰的機會。假如你有機會嘗試新方向,去作!現在是你一生
中唯一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 你沒有房債,沒有家累,沒有事業
或職位的牽制,沒有責任,只有要「對自己負責」。下去十年你
要對你自己的快樂負責 ─ 不是你父母的快樂,也不是你老師或
朋友的快樂,是你自己的快樂。你要善加利用時間 ─ 去儘量的
發掘這個世界,省下一些與他人相處的時間,用來儘量發現你
自己本身,我保證15年後,你未來的配偶,你未來的孩子,
你自己,甚至你的父母,會更感激你今日所做的。                      

****************************************
趁我們年輕多出去看看     霍揚文
霍揚文為北京清華大學學生,現為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交換生,
                        
   拜讀過夏教授的文章後,我頗有感受。年輕人,就該走出去,
去看看外邊不一樣的天地。我是來自北京的大學生,目前在台灣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交換學習。我喜歡探索外邊的世界,喜歡
出去游走,看不一樣的自然風土,體驗不一樣的文化風貌,從中
獲取不同文化之碰撞所帶來的驚喜。  
    我的家鄉在中國大陸的西安市,高考時,我毅然決定想去北京
上大學,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獨自開始學習生活。在北京度過了
兩年半的大學時光,又一個機會使得我來到台灣進行為期一學期
的交換學習。在這之間,我亦不曾放棄可能出去看看的機會,隨
高中去德國交流訪問;隨系裏去意大利專業考察;參加暑期項目
到香港培訓。將來,我更希望自己能獲取獎學金去美國深造。
總之,我是一個縱向往外跑的年輕人,外邊奇異的世界對我有說
不出的巨大的誘惑力。每當在一個地方呆久之後,就會很想換個
環境重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重新開始,重新塑造一個
自己。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你,可以完全擺脫那個熟悉環境曾經
給自己的制約,努力變成理想中的自己,正如同一次蛻變。

   我覺得,趁我們還年輕,尚能接受各種文化碰撞所帶來的精華
,多出去走走,會對我們形成更加完備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
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當我們真正走入一個新環境的時候,你
不由的會被那裡的風土人情,意識形態,引入潛移默化的影響,
思想也會不知不覺的產生變化。
  
    如今的世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距離所帶來的影響已經
越來越小,很多人過著白天在紐約,晚上在巴黎的日子,一天
之內可以橫跨地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在世界各地相互
溝通合作,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不斷上演,作為我們新一代的
年輕人,正是在這顯著的趨勢下成長起來,我們怎能不去向他
靠攏?即是說,條件的制約,使得很多人不能走出國門,那麼,
至少可以在自己國家內進行嘗試,去不同的地區學習,工作。
我想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地緣上的差異,南北部的差異,
東西部的差異,沿海和內陸的差異,在體驗過差異後,我們才
會變得更加全面。
  
   總言之,趁我們年輕多出去看看。離開家,懷著一顆探索的心
,去開拓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相信這過程中所帶來的收穫,一
定會不讓我們失望。
  延 伸 閱 讀 ﹕
再訪柏克萊和史丹福大學 張鳳

                       林海音阿姨與何凡伯伯
                       張愛玲家傳的繡荷包與哈佛韓南教授
                       林海音 鹿橋遺珍等     張鳳

號 外 ﹕

美 東 8/23日 下 午 1﹕57分  發 生 5. 9級 強 震 ﹐

震 央 在 弗 吉 尼 亞 州 ﹐ 整 個 美 東 震 動 ﹐距上 次 地 震約 114年  

500哩 外 的 哈 佛 大 學 ﹐ 也 震 了 10多 秒 ﹗地 震 後 正 防 颶 風﹗ 

百 年 不 遇 ﹗ 可 能 淹 水... 不 知 道 何 時 就 停 電  ...萬 請 見 諒 了 ﹗

祈 禱 美 東 朋 友 們 全 數 平 安 愉 快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phong&aid=5410624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17:03 【udn】 這裡便宜!雙十 戰爭 呂布 天下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黃淑文(桂花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命的火光
2011/08/29 09:22

<一個人的格局,就是他的結局。>

這句話好感動

追求成長,打開自己的格局

是一輩子的道路

淑文獻上祝福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31 11:45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 任 何 有 生 命 力 的 文 化 ﹐ 都 必 然 是 開 放 的 ﹐渺 小 的
個 人  更 是 當 然 ﹗ 再 度祝 福 並  恭 賀 金 牌 ﹗ 也 好 愛 劇 場 ﹗

痴人如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口語溝通佔三分之二
2011/08/28 21:46
原來如此
鳳姐為我過去的失敗
找到一個可供安慰的好答案
今晚決定好好睡一覺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31 12:15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 你 的 [失 敗]就 是 成 功 之 母 ﹗ 祝 福 都 有 解 答 和 功 成 ﹗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8/28 12:20
穿旗袍的你,端麗大方,不愧是如此傑出的女性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31 12:20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 很 喜 歡 簡 單 古 老 的  服 式 ﹗

牧谷(Pokemon總動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傑出校友
2011/08/28 01:42

看到了好多成大和南一中的校友

好溫馨

與有榮焉!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31 12:18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 太 謙 遜 了 ﹐您 同  成大和南一中的校友﹐ 多 麼 傑 出  啊 ﹗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夜安
2011/08/27 22:28

老師吉祥

感謝這樣的好文享

學習了

感謝您

祝福如意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31 12:23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也 感 謝 這 樣 豐 富 多 元 的 腦 力 激 盪 ﹐ 部 落 格 功 能 長 處
充 分 發 揮 ﹗ 

洪明傑〔洪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成長與環境
2011/08/27 04:42

成長  與環境的形塑有很大的關係

離家唸大學  或到遠地讀書

對年輕人的獨立是有幫助的

不但從中獲得更豐富的生活經驗

也是一輩子難忘的經驗

感謝鳳姊  提供如此豐富的內容分享 ^^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7 18:32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我 們 從 事(社會和學校) 教 育 者 ﹐ 更 加  明 瞭 的 ....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hanks for sharing
2011/08/27 01:22
我只知道夏祖麗的文章很不錯,不知道她哥哥(或弟弟)也是寫文章的人, 林海音和
何凡的小孩, 想當然爾, 一定文筆都是很厲害的。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7 19:18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是夏家哥哥﹐一 門文彩斑斕 ﹐ 見 <紀念林海音阿姨與何凡伯伯>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異鄉學子
2011/08/26 14:33
針對於離鄉求學這部分, 年齡有斟酌的必要,
太被保護的孩子, 自我文化根基不深的, 離鄉背景有極大風險.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6 22:17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當 然 是 因 人 而 異 ﹐ 因 才  施 教 ﹐ 小 留 學 生 失 敗 的
例 子 見得 也 不 少 ﹐ 本 篇大 多 以 台 灣 之 內 而 言 ﹐ 文 化 衝 擊 較 小 ...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知識的精華
2011/08/25 20:27

已經仔細的讀畢,格文內容,對我來說是知識的精華。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6 22:13 回覆:
感謝能了解為 文 用意回應鼓勵 !謹 以 ( 華 美 )文學史視野持續孤寂寫作:  
也認為部落格的寫作除應發揮網路互動多元的長處﹐ 不論如何﹐
都應該秉承寫作的初衷﹕ 材料主題的選擇審核, 字句的斟酌, 挑揀相片
[鏡頭會說話]... 在在都顯示,個人對全體社會的責任感和歷史感..
根據英國史家柯林烏等的說法:史學思想的自主性,  最見於
資料取捨工作...文學也是一樣的。 比較喜歡有不同的聲音,
如果只有一人聲音,覺得太單調了。 取捨就是功力。

阿鍾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豐富的一篇文
2011/08/25 10:26

報載部份建中學生到清交都覺得遠,看來小犬有我「獨立飄泊」的因子,

大學高雄,研究所台南,研究所也有上台大,就是不回台北,

上班也選南科。我覺得是怪咖。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6 22:07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 令 郎 出 類 拔 萃 ﹐ 又 有 宏 觀 調 控 的 遠 見 ﹐不 得 不  贊 ﹗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