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8 11:18:08瀏覽800|回應1|推薦51 | |
‘ 《哈佛問學30年》 杜維明教授序
張鳳女士的《哈佛問學錄》是因對一批當代旅美學人“所學所思所感所行的關切” ﹐ 而加以引介論述的文集。這本文集所採的筆法﹐既非扣緊文本的學術批評﹐也不是浮光 掠影的品題人物﹐而是通過和每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逐字逐句的閱讀有關文獻﹐再加 上“尋覓根苗”的思索﹐讓心影漸有雛形才作出勾勒, 寫成篇章的。 自從1982年﹐歷史出身而偏好文學的張鳳和夫婿黃紹光博士遷居劍橋一帶以來﹐ 她即苦心於筆耕開拓人文天地﹐並藉方塊漢字建構自淑淑人的文化事業。我想張鳳 選擇了一批文史哲工作者為書寫和評介的對象﹐與其說是對海內外媒體特別重視 政治和企業人物(不必提明星和歌星) 的反應。毋寧說是為自己提供了一吐胸中塊壘 的園地。 我們這批樂觀其成的學人對象﹐為她的熱忱﹑敬業和鍥而不捨的精神所動﹐ 也都感到能和一位有志趣投身人文學領域道友談天﹑談心或通信﹐不是責任而是欣然 的承諾。 多年來因為李歐梵教授創立﹐後王德威教授引領,和現在張鳳主持的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 一度鄭培凱教授和我們主持的中國文化研討會(原九州學林學刊) 年會及哈佛儒學研討會﹔ 過去趙如蘭教授和陸惠風教授作東,張鳳聯絡的“劍橋新語” ﹔還有張鳳創會的北美華文作家 協會紐英倫分會﹔及通過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安排召集的藝文小集等﹔哈佛已經成為 在英語世界中經常用普通話談論“國學”(中國學問) 的道場。 《哈佛問學30年》生動的刻劃了協力使哈佛大學成為“人和” 勝境的一批求道者的學思歷程。 我們不能改變新英格蘭的嚴冬和酷暑﹐我們雖然希望面向大西洋的美國歷史發源地可以為 東亞文明的再生創造契機﹐但我們有自知之明﹐真正塑造劍橋話語的是現代西方的啟蒙心態。 不過﹐如果我們真像張鳳描寫那樣(她帶著深情﹐懷著厚意﹐用褒而不貶的熱筆替 一群在海外為“文化中國”招魂而不知自己魂歸何處的智識分子﹐繪製了一幅具體圖象) ﹐ 我們的”想像社群“也許在花果飄零之後還有一線“靈根再植”的生機﹗ (杜維明教授﹕哈佛大學哈佛燕京中國歷史及哲學與儒家研究講座教授及哈佛燕京學 社首任華裔社長。哈佛東亞系首任華裔系主任。現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 杜維明教授 (摘至 張鳳著《哈佛問學30年》 秀威2018出版 P.341-343) 《哈 佛 問 學 30 年 》序 王 德 威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