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1 22:42:10瀏覽411|回應1|推薦3 | |
引用文章台灣,走到第11個小時? 《臺灣環境變遷解密:改變未來的12堂課》串連贈獎活動 感想:人類為求生存以及求更好的生存環境,不斷向大自然爭取生存空間,帶給環境無限的衝擊與變遷。隨著人口快速增加、科技不斷突飛猛進,人類的影響不斷加速而且擴大影響範圍,假以時日演化成森林縮小、水污染、土壤流失、空氣污染、臭氧層破洞、生物的多樣性減少、沙漠化甚至可能導致全球氣候變遷。 暖化研究重點在前後百年 氣候暖化議題發燒,人類真的改變了大自然的變動機制,讓地球持續熱下去嗎?天體運行的規律,目前是不會被人類破壞的,所以八萬年後地球氣溫將下降約十℃,全球冰川大幅增加,氣候進入另一次的冰河期,應該是必然會發生的規律。但,那是八萬年後,不是現在。 現在,地球正處於溫暖的間冰期,且並非過去八千年來最熱時期,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卻是六十多萬年來最高。若要地球氣溫不再上升,除非太陽遠離地球,或全球火山大量噴發──只有進入大氣層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才可能抑制大量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增溫。 大氣科學界對過去與未來百年氣溫持續上升趨勢的說法是:若忽略人為影響,無法解釋現今全球暖化的情形。換言之,是目前天體運轉的自然狀態,與人為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共同創造了目前氣溫持續破紀錄的情形,並非單由人類造成全球暖化。聯合國「跨國氣候變化小組」(IPCC)報告,主要將重點放在過去百年人為影響的重要性與未來百年,並非是千年、萬年後持續暖化中的地球。二○○七年的報告,更將二○五○年後全球可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使溫室氣體排放出現減少的情景納入模擬重點,期望人類能減少干擾氣候,讓氣候變化規律漸歸還大自然主宰。 一波波的媒體熱炒,造成漣漪不停震盪,似乎符合《恐懼之邦》內環保及科學人士的設局。不過,那僅是創意十足的科幻小說。該作者雖找到四、五○年代科學界對資料分析誤判的切入角度,但其終究不是科學家。過去百年增溫,一九四五至一九七五年間卻略降溫情形,早已經科學模擬探討,確定是大氣與海洋交互作用下的小插曲。目前持續破紀錄中的全球氣溫,也可能再因海洋增溫較慢與海洋環流調整,再度出現一波修正,但那應不會影響未來百年持續增溫的趨勢。該書雖出版於電影《明天過後》之後,但作者或許不了解《明天過後》誇張劇情背後的科學研究進展,而未將正確觀點納入書中。 全球熱炒氣候暖化議題的局面,已持續燃燒。二○○七年四月底,IPCC經濟衝擊議題在泰國曼谷上場,五月在德國波昂進行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下屬機構會議,六月初經濟高峰G8會議在德國海利根達姆討論下一階段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九月聯合國宣佈召開部長級會議,十一月IPCC在西班牙瓦倫西瓦提出第四次評估報告的整合版本,均為十二月在印尼巴里島舉行的第十三屆UNFCCC締約國會議提供更有決策效率的政治方向。 我國各大報、雜誌、廣播與電視均注意此現象,也紛紛進行系列性專題報導、規劃與製作,而我國二○○八總統候選人也均對全球暖化下的臺灣因應策略有所表態。
◎《恐懼之邦》: 6 6 State of Fear,是美國暢銷書作家麥可‧克萊頓(MichaelCrichton)於二○○四年出版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與克萊頓以前多部小說一樣屬於「科技驚悚小說」,是關於環保恐怖份子意圖破壞地球的故事,包含大量與氣候變遷有關圖表和注釋,還有兩項附錄和二十頁的參考書目。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