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30 08:55:32瀏覽678|回應0|推薦8 | |
邵僩(1934-)可能是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迄今,短篇小說寫作數量最多的作家。 他的小說沒有龐大的主題,即使在當年「反共抗俄」的時代,也不教條八股,寫的是你我身邊活生生的小人物之悲喜人生,對現實社會不時有所諷刺,但不流於刻薄。他的作品為戰後台灣的社會轉型與變遷,留下了極可貴的見證。 文體是邵僩短篇小說最大的特色,形成其作品的一貫風格。其語言文字清新動人,輕鬆明暢,而敏銳、準確的描寫往往一針見血,讀來痛快之至。可惜邵僩短篇小說有著因點的集中而產生的驚喜,卻也難免整個面的鬆散的缺失,有時候,讀者會以為這不是小說而是散文。 如今,邵僩自小學教師崗位退休下來,也跟許多老作家一樣,幾乎都擱筆了,不過,偶爾還是會在《文訊》月刊專為老作家開闢的「銀光副刊」看到邵僩的新作,堪稱寶刀未老,令人兩眼為之一亮。 無論如何,我要向創作不輟的邵僩致上由衷的敬意。※ 【註】:邵僩之「僩」字,字形右邊的「閒」應為「間」。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