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03 00:27:44瀏覽287|回應1|推薦16 | |
豐沛的水源,吸引大量閩粵移民(一) 陳瑞旭 田中舊稱「田中央」,由於這塊土地,歷代的移民,是用血汗耕耘而成的;要了解過去移民祖先“胼手胝足,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終於有成”,祖先初墾時,漢人耕作,以水稻為主,特別依賴水利建設,田中央初墾,得利於濁水溪,豐沛的水源灌溉,正是南彰化吸引,大量閩粵移民入墾的主因。葉茂杞老師談到:十七世紀初,荷蘭據台時期,卓乃潭(今龍潭里),此地已有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活動,文獻指出:彰化縣一帶,分為十大聚落,約有七百戶,人口數約三千人。明末鄭成功復台時,東螺溪沿岸,仍是平埔族盤據。田中鎮在前清時代,屬於台灣府,彰化縣太武東堡,及東螺東堡一部分。居民係於乾隆末年及嘉慶年間,由福建省漳州府及泉州府一帶遷入,清代移民,都先後從鹿港登陸上岸,開基創業,奠定了農作物穩定成長的基礎。康熙22年(1683),施琅攻取台灣,鄭氏降服,台灣正式歸隸大清版圖。清領初期,對台政策十分消極,一再頒布禁海令,對渡海來台的人民,加以種種的限制。清領康熙中葉,(18世紀初期),移民禁令逐漸鬆弛。南彰化平原,以埔心、田中、打簾、新莊、月眉為中心。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