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站落成啟用, 社區古物展
2006/03/28 07:24:22瀏覽260|回應0|推薦15
新站落成啟用, 社區古物展 陳瑞旭
行駛豐原與二水間的鐵路,已有百年歷史;直到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台灣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田中鎮因為開發梢晚,所以保留了相當的文化資源,日治時代,田中央的發展,有了轉變的契機,因為縱貫鐵路經過田中央,並在田中央設站,日本人把火車站叫做「驛」,田中央驛;距基隆243公里,民國前七年(1904年),十月十五日,開始營業,首任站長,日本人,大林虎吉;民國九年,站名隨地名變更,為田中站,為因應客、貨運的需要,興建木造驛站,並設置少數站務員,火車站於民國五十年(1961年),經評定列為二等車站。
民國五十三年,將站房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築,設有站長室(站長為黃添福,民國五十一年就任)、事務室、信號室、候車室、廁所;同時增編人員,站務員、檢票員、維修員、雜務工,因應車站業務量增加而擴編。
從田中站通車旅客,可換搭輕便車,田中央有五分仔火車,聯絡北斗、二林等村莊,開始了田中鎮的繁榮。田中交通改善後,帶動了田尾、北斗、溪州、二林地區的發展。半個世紀來物換星移,不僅社會變遷快速,人民生活富足,連被臭罵了幾十年的「黑頭車」,也已升等到高速電車,車廂有吹冷氣吹。
較早期的生活型態,在汽車尚未普及,高速公路開通前,是田中火車站,最興盛的時期,家父曾服務鐵路局,已退休,據他描述,田中站,曾經熱鬧了幾十年,從北斗、田尾、溪州等地商人、遊客,都以田中火車站,為轉運各地,的交通樞紐。田中人則把火車站,列為約會的熱門景點,情侶常邀約到車站,噴水池戲水、照相;等火車,人很多,人數多時,就坐在月台,看情侶,當時社會保守,在外都能僅守分寸。
火車上,迎著徐徐涼風,飽覽田園風光,與家人或朋友對坐,暢談家鄉事;遊覽為人生,加入一層浪漫的色彩;窗外就是一片自然天成的大地教室,孩子們從中認識書上所講的農作物,當做實體認識。
火車貨運業務,更是台灣經濟的起步,香蕉、山產、木材、民生用品,堆滿倉庫,等待運往全省各地。運送過程,我們以運送黃豆為例,作說明:黃豆從碼頭卸貨,由火車運達田中火車站,再由柴油機關車,拖著子車(鐵皮貨車),駛入泰山分支線,分支線全長約一公里,進入工廠後,第一道工作是磅重,有地磅單,送貨、貨主各一份;其他大宗物資運送過程,也相同。
在十二大建設帶動下,經濟起飛,國民年平均所得倍增,超過美金10000元。服務業崛起,田中站結合著文化、休閒、便利商店,並於民國八十五年,委託李坤霖建築事務所,設計興建,跨站式候車室,民國九十一年,完工成啟用。
如今了高速公路開通後,田中車站,已經蜇眠多年,希望能光芒再現,田中新站落成啟用,是田中的大事,此次在彰化縣政府,及田中鎮公所等單位的輔導下, 公元2002年12月1日起, 新站落成啟用,並舉辦社區總動員活動;西路里社區發展協會,希望大家踴躍參加,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火車代步,使鄉鎮與鄉鎮間的距離,相對的縮短,新站落成啟用,鎮公所策劃了一系列活動。包括靜態展覽,和動態表演,在陳兆民鎮長,休閒大鎮的大前題下,一心,二環,三特區,做架構,所謂一心,是指以火車站為中心,二環,指東閔路、中正路二條外環道,協助本區生活圈內,商家店面美化,三特區指:鼓山寺森林遊樂區,玫瑰區,酪農區。
一心是以火車站,站前廣場為文化活動廣場,由藝術社團,與居民共組生活圈,落實文化藝術,於生活當中。讓居民把田中火車站,當成是自己的,可以一起關心、一起投入。
動態活動
畫我家鄉,千人彩繪,藉由大家一起來作畫,來喚起民眾的記憶與感情,有助於鎮民意識的凝聚。小朋友專心發揮想像力,有些柱子成了蘋果形狀,很有創意,同時特別企劃,「點畫」,由卓立委、陳鎮長、洪議員及多位校長,攜手完成。
社區古物展
西路里社區發展協會,為了讓來賓更容易了解社區,安排古農具:牛軛、犁、耙、插秧與割稻用「鐵指」,古物:嬰兒椅、提籃、明通牌「家庭藥包」、收音機、唱盤、紅瓦等,目睹陪我們生活的古物,老鄰居阿山叔說:「古物展,又勾起多年前的相關記憶」,阿山叔雖然年過半百,看到「晶晶」唱盤,心中升起無限感慨,台灣第一部連續劇「晶晶」,為了尋找母親,受盡千辛萬苦。對於「家庭藥包」,阿山叔指出,昔日交通不便,家庭藥包曾經是鄉親的救命藥。阿山嬸說:「搬家後,聊天少了,社區古物展,敘敘舊也很好。」。
社區營造的照片,老照片,社區志工隊長,陳萬來指出:八十多歲的老榕樹,長期吸收日月精華,充滿靈性,居民認為是棵樹神,鎮住妖魔鬼怪。煙仔寮,是因為附近種很多菸草,菸草必需有一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這裏適合,所以契作,因為是香煙材料,所以耕作面積有管制,煙仔寮是因應工作需要,所搭建的簡易房屋。燻箊葉,有的用木炭,比較進步的瓦斯也可以。但是煙仔寮年久失修,
不是請怪手來整理,而是社區鄰居,一起除草,砍去樹木,清理垃圾,使五十多年的煙仔寮,重新醒來。
雅石和螺溪硯雕刻,一直是田中、二水的特色,也是文化展覽必備的,知名的雕師有劉順智、阿達,收藏家:陳萬來指出:佷多人家中都會擺上一個,我曾向石雕玩家請益,集石好處,大家認為堅固(頑固)是最重要的,做事情一定有困難,信心就像石頭,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石雕有一沙 一世界,想像力的美。
回憶二、三十年前,窮困的年代,吃都吃不飽,那有閒錢,從事藝品收集,藝品不受重視,這次的雅石展覽,就有很多鄉親,交換到溪底撿拾石頭經驗。傳說:孫悟空就從石頭蹦出來,小時候,很多媽媽會說:「你是石頭蹦出來的」,這些傳說,使石頭跟人更親近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cc5c&aid=21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