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灘血到慈濟田中分會
2006/02/25 00:40:44瀏覽323|回應0|推薦5

一灘血到慈濟田中分會           陳瑞旭

九二一滿載西路里物資的卡車,隆隆的開進集集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廿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是世紀大災難的一天也罷!是百年大浩劫也罷!在全台大停電後,整片屋內的漆黑在持續的餘震中,我跌跌撞撞地,在一堆已挪位的陳設中,打撈出電筒,南投陸續傳來的災情,過了驚恐的夜之後,田中鎮西路里,大社路民房有些瓦片悼落,瓦礫、斷壁被不斷的清出,幸好沒有民受傷。

慈濟田中分會,西路里有很多志工,跑在最前,例如金河夫婦,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配合西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水場幫忙,滿載西路里捐助的物資的卡車,爬山涉水,隆隆的開進集集慈濟田中分會,投入百餘名志工救災,接著第二階段,安頓與關懷工作,由於慈濟田中分會,人全力復健災區的大願,感動西路里民眾積極參與,成為日後慈濟社區志工,與環保資源回收的一股大力量。金河回憶九二一大地震時,進了集集鎮,很多慈濟志工素昧平生,紛紛捲起褲管,幫忙整理家園,而且餐風宿露,未驚動任何人,這一切深深的感受到愛是沒有疆界的。

 

回顧過去,慈濟一灘血的故事,慈濟與鳳林鎮莊姓醫師,打官司,成為媒體焦點,在面對此一指控,莊汝貴的子女強調,他們的父親曾獲頒「中華民國第一屆,偏遠地區優良醫師奉獻獎」,從不拒絕窮人求診,我們相信莊姓醫師是慈愛的。遺憾的是,那位原住民婦人,沒有保險,所以被家人抬了八小時後到醫院,卻因繳不起八千元保證金,而被醫院拒收。

袓父就談起貧窮的記憶,民國五十五年,醫院不普遍,舊時的村莊,白天忙於農耕,居住衛生普遍不佳,醫院收繳保證金,是社會普遍現象,很多孩子都吃過教堂發放的奶粉,穿過麵粉布袋裁成的汗衫。

慈濟田中分會,西路里志工金河師兄表示,民國五十五年,證嚴法師到鳳林鎮,一家診所,探訪徒弟德融的父親,證嚴法師從病房走出時,看到地上有一灘血,但是卻沒有看到人。一灘血的陰影,映在白色的牆面,隨風晃動,與亮恍恍的陽光,形成強烈對比,這些律動,既神秘又濃郁,有人好奇的多看兩眼,有人視若無睹,有人避之唯恐不急。

證嚴問信徒:「地上怎麼有這麼多血呢?」,住院病人告訴她,是豐濱山上,的一個女山胞小產,由他們家人,四個人用椅子當轎子,,抬著她翻山越嶺走了八小時,才到了這裏,,遺憾的是,醫院要他們,先繳八千元醫療費,才能為她動手術,女山胞錢不夠,只好將病人又抬走了。證嚴法師聽到這裏,幾乎暈了過去,小產是不容易馬上痊癒的!心想:「社會竟然這麼冷酷!」,她含著眼淚,當下興起一個偉大的念頭,下定決心,要設法積錢救人。

每人日存下五毛買菜錢,每月集資一千多元開始

大處著眼上面,「慈濟功德會」,從此萌芽。證嚴法師由寺內人員,小處著手,增加生產開始,六位常住眾,每人每天多做一雙嬰兒鞋,配合信徒的樂捐,三十位信女,每人日存下五毛買菜錢,每月集資一千多元,民國五十五年四月,在普明寺正式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慈濟功德會正式創,心的收穫,只有自己付出,才知道它刻畫有多深。促使上人發願以「集合五百人,就是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的精神,建立一個菩薩網,開始從事濟貧救苦的工作。在慈濟三十五週年慶時,李滿妹說:「凡事要多用心,不用心,每天發生的事,看到又怎樣?」李滿妹表示:「我也看到這一灘血,也看到這位小產的婦人,只是沒想到,當年的這一幕,會讓法師創造一個慈濟世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cc5c&aid=18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