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桔梗的哲理之說
2006/12/07 14:26:39瀏覽3449|回應0|推薦0

根據在下的觀察,【犬夜叉】的劇情安排,除了殺生丸之外,桔梗的戲份也有增加的趨勢,不知道為什麼,在下總覺得,桔梗給我的感覺,彷彿就是女生版的殺生丸,而且這張照片,我是打「殺生丸」的關鍵字才找到的,而非打「桔梗」的關鍵字,而且她的這篇文章,我也是要從東方哲學的思想來談起。

在下之前所寫的【桔梗之歌】,其用意在於,她的遭遇,就某方面而言,還真的很像桔梗中藥材的特性。另外,中藥材當中的桔梗,除了經常配合其他藥材做成方劑之外,它開的花也很美,大多為紫色的鐘型花,人稱【桔梗花】;桔梗中藥材的性狀,是有微微的氣味,一嚐之下,先微甜後稍苦。可不是嗎?桔梗的感情世界,不也是先有清淡卻甜美的依戀,而後則變成痛苦卻依舊帶著溫情的思念!

神話的箭術:有看【犬夜叉】的觀眾,對於桔梗的箭術,應該都不陌生,不過她的箭術,從道家的眼光來看,還不能算是最高明的箭術。真正高明的箭術,是不用弓、也不用箭的。形體即是弓箭,弓箭即是形體,人箭合一,屋樑驚鵲!只有達到無我也無他的境界之時,人才可以全神合一,收放自如,而且神色不變,這樣一來,即使手中沒有弓箭,也一樣有驚人的弓箭之氣,圍繞在身旁。

前面的這段形容,乃出自於【列子⊙湯問篇】的【不射的神箭】,內容描述一個名叫紀昌的年輕人,為了成為偉大的箭術高手,他先後向飛衛、甘繩老人拜師,最後終於成為一位箭術大師。他曾有句名言:「至動無動,至言無言,至射無射,是以不射。」正是這一篇寓言故事的核心精神。基本上,列子在講這一篇寓言的時候,其實,他自己也經歷過同樣的情境,所以才會有感而發。

列子的情境故事,出自於【莊子⊙田子方第二十一】的【至人之箭】,故事描寫列子表演箭術他的「杯水神箭」給伯昏無人看,但伯昏無人看了之後,卻只冷冷地說道:「是射之射,非不射之箭也。」其意思跟前段列子的那則故事相同,都強調最高明的箭術,要忘掉弓箭,將意志與身體合而為一。而道家的始祖老子,則把拉弓比喻為自然的規律,將弓弦的調整比喻成自然的變化。

童謠的相對:在【犬夜叉】劇中,有一句頗具哲理的童謠:「乾淨就是髒,髒也是乾淨,活著就是死了,死了也是活著,善就是惡,惡也是善。」這首童謠,或許是得自於佛家常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名言,這是說,一切的價值都只是相對的,而難有絕對的價值存在,器時這句名言語句中的童謠,在日常生活中,是隨時都可以體驗到的,如果都是同樣一種顏色,不就成為一種「空」嗎?

再者,究竟是空白,還是彩色,也沒有絕對的標準可以去判斷。就拿風景來說,當我們看到一片湖光山色,或是山中白雪皚皚的景象時,何以會有「心也放空」的感覺產生?不是有顏色嗎?何以言空?依在下之見,若要回答這一連串的問題,可能變成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切盡在不言中」的結果,換言之,是這樣的「顏色」,給予人們一種「空」的純淨與自在。

對在下來說,這首童謠不但是描述桔梗所具有的情感、形體之矛盾的存在,它也是在說明:這部動漫劇的人物,沒有絕對的善惡、美醜、好壞、對錯的分別。以桔梗為例,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審美觀、不同的價值觀來觀察她,有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或是正反兩極化的評價,因為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觀眾對於桔梗的不同看法,其實不過是這個符號的解碼過程中,方法不同而已。

生死的論辯:儘管,韓劇【人生多美好】當中,所強調的是愛上死去的戀人,強調戀人無法死而復活。但是此處的桔梗,卻再一次地復活,正如童謠的「活著就是死了,死了也是活著」的敘述一般,生與死的差別,其實有的時候,只是觀念與想法的轉變而已;桔梗曾質問七人幫的老大---蠻骨,為何已經死過一次,卻依舊不改作風?蠻骨的答案相當耐人尋味,大意是:「對我而言,生與死只是不同的世界罷了!」

這樣的一段情節,倒讓在下想起【列子⊙天瑞篇】的寓言故事當中,子貢與一位老農夫的對話,這位老農夫說:「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不知生於彼?」其想法與蠻骨對桔梗說的異曲同工。蠻骨的這段說辭,充滿了道家的生死哲理,桔梗聽了這段話,在隨後的情節裡,便一直反覆地思考這段話。蠻骨其名為「蠻」,但他真的是老粗嗎?在下倒不這麼認為。

之前,我說某小姐的文章缺乏結構,的確頗為傷人的。其實,我是盼望她在寫文章時,能忘記她在「寫文章」這件事,或者,文章的版面之美醜,也要忘記或「不經意地忽略」,如此一來,才能把文思與形體合而為一,寫出更動人的好文章,就像前面射箭的道理一樣。最後,藉著這篇文章,在下也要跟這位小姐說聲:「對不起!請妳原諒我!」
( 興趣嗜好電玩動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8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