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05 11:56:51瀏覽425|回應0|推薦0 | |
國內的社會,很喜歡把世代分成四年級生、五年級生、六年級生、七年級生等,其實就是按照出生的年份來分。其中,又以【七年級生】最為人所熟知,因為,在各大媒體當中,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與這個世代團體有關的報導,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的報導,都是負面報導。 這些負面報導,不外都是青少年自殺、吸毒、吃搖頭丸、飆車、傷害他人等,以【少年犯罪】為主題的新聞,或者,報導一些青少年「搞怪」的新聞時,乾脆就加上【七年級生】這樣的字眼,對我而言,這樣結論未免太武斷了些,媒體這樣尚未獲得詳細的【實證研究】與【田野調查】的報告,就把一些零星的個案,加以誇大、渲染,實在有害社會體系對於【青少年次文化】的印象。 基本上,根據一些犯罪學的觀點,青少年或是【七年級生】之所以會有如此反抗社會的行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群體,長久以來一直無法獲得社會體系的認同,無論是價值觀、行為等,然而,整個社會體系的意識型態的建構,仍然是比較偏向以「長輩」、【嬰兒潮世代】的年齡團體為主,畢竟這個由三、四、五年級生所組成的團體,仍是目前社會體系中的主流。 但是,在我看來,之所以會有這種類似於【團體衝突】的矛盾出現,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社會體系的主流價值觀,缺少了一種尊重少數的情操,社會中的主流價值,仍然以各種傳統權威,來規範六七年級生,特別是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在學的學生,經常會以【草莓族】來戲稱這群人,因為這些【嬰兒潮世代】的團體,他們對年輕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創意十足,抗壓不足」。 但是,一但年輕人有了驚人的成就,卻經常會遭到輿論的攻擊、抹黑。例如一位媒體的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闖出了知名度,但是以前的一些年少輕狂的事蹟,卻又被其他人給挖出來,特別是年輕的女性,保守份子對她們的攻擊,最常從私生活著手,因為這些保守份子知道,這些年輕的女性,對這種近似於身份認同的攻擊,是最沒有抵抗力的。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