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肯德雞意識(中)
2006/12/05 11:18:20瀏覽432|回應0|推薦0

然而,最近的廣告,我覺得又更有意思了,這回拍攝的場景是一座三太子的神壇,主角是一位被三太子附身的乩童,或許對某些人而言,這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是對於眾多民間信仰的虔誠信徒來說,看了這則廣告之後,可能信以為真,進而去改變了他們在吃炸雞時的選擇。

這是因為,無論任何事物,只要牽涉到宗教的信仰,它的控制能力便會大幅提昇,特別是真正普及於民間的神祇,如三太子、媽祖、關公等,若被拿來當作產品宣傳的廣告,那麼這個廣告的說服力往往也會加倍,因為無庸置疑地,宗教是最有能力引起、凝聚人們情緒的一種權威精英。就權威來分類,宗教是感召權威;就精英/領導者來分類,它是屬於深具自然領袖氣質的類型。

根據Karl Marx對於象徵模式的論調,它主要是把探究的焦點,鎖定在社會關係、日常生活、商品象徵三者的關係之上,因此,我們也可以由此看出,一個商品的廣告,會如何影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選擇他們所認同的商品;基本上,像這種對於商品與金錢的價值觀,幾乎都是建立在商品的象徵之上,商品的象徵,無疑是在左右我們體認消費價值的方式,它透過物品之間的想像形式或幻覺形式的關係,更甚於透過社會互動形式的關係,來建立價值的認定。

在肯德雞的廣告當中,最特殊的,便是它並不極力宣傳自己的優點,而是透過別家產品與自家產品的比較,使人們不自覺地認同它;其實,這就是在刺激人們的對於物品的想像與幻覺。在同一時間,肯德雞也推出了一系列以人情冷暖為主軸的廣告,像是一位爺爺與他的孫女種楓樹,意圖採楓糖的廣告,這也是另一種藉由物品/圖像之間的關係,來激發人們想像的例子。

Don Slater在解釋Marx的商品拜物教時,曾提出把勞力的產品轉換為社會的難解之謎,任接受到此種訊息的閱聽人,必須針對這項訊息進行解碼,以便猜出產品製作背後的形而上意義。其實,產品的廣告在為產品作宣傳時,已經把該產品的意義給「解構」與「再現」,基本上來說,產品原先的意義已經失去了,就是事物已經產生所謂的「內爆」現象,關於這方面的探究,有位法國學者更提出了圖像複製與重現的概念來說明。

肯德雞的廣告,基本上就是在強調「炸雞」、「日常生活」、「內心情緒」三者之間的協調與衝突,與炸雞原先的特性完全不同。它除了完全實踐了Marx的圖騰形象與神祇的宗教式崇拜之外,也實現了這位法國學者圖像複製重構的理念。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7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