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1 20:43:27瀏覽1661|回應0|推薦1 | |
未來9大綠色建築:海水溫室讓撒哈拉變綠洲 2009年06月01日 08:36:34 來源:新浪科技 據美國《探索》雜志報道,飄浮的城市能夠成為“氣候難民”的避難所嗎?一座巨型建築能夠容納100萬人嗎?海上石油鑽井又能否成為遊客趨之若鶩的豪華酒店?所有這些問題無疑都在考驗建築師的膽識和創造能力。目前,全世界的建築師正在不懈努力,試圖通過實踐的方式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面對全世界人口總數不斷增多這一不可忽視的現狀,他們正在突破想象極限,讓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最終實現在不進一步破壞大自然情況下為人類提供棲息地。文中,我們列舉了建築界的幻想家提出的一係列最鼓舞人心同時也最為牽強的想法。雖然可能給人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但這些想法卻讓我們擁有一個一瞥未來可能景象的機會。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大自然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態和環境問題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在未來社會,人類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和環境允許的基礎上。未來9大綠色建築項目具體如下: 1.阿布扎比垂直海水農場
阿布扎比垂直海水農場 沙漠城市阿布扎比總人口超過80萬,依靠5個巨型脫鹽工廠獲取淡水,新鮮水果和水彩則依賴進口。意大利建築設計事務所STUDIOMOBILE表示,所有這些均可以通過其設計的垂直海水農場加以解決。 在這項宏偉的建築項目中,5個“繭狀溫室”將被安裝在中間的一根柱子上。在每一個“繭”內,海水將被轉換成水蒸汽,起到為溫室冷卻和加濕的作用,除此之外,海水還可以通過被蒸餾方式產生淡水。雖然海水溫室的創意已在幾個小規模試驗項目中進行測試,但STUDIOMOBILE的提議卻讓這一想法得到戲劇化升級,即朝著超大規模道路邁進。 2.海水溫室:讓撒哈拉沙漠變成綠洲 海水溫室:讓撒哈拉沙漠變成綠洲 “探索”建築事務所(Exploration Architecture)也非常喜歡海水溫室這個設想,但這一想法的“野心”還不足夠大,沒有讓“探索”產生濃厚興趣。為此,這家建築事務所提出了一項更引人注目的提議,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建造一個太陽能發電站並與一個海水溫室“協同”作戰。這種“雙管齊下”不僅可以提供清潔能源,同時也可以起到灌溉作用。 “撒哈拉森林”項目可以在低海拔的沿海區付諸實施,在這一地區,利用管道運送海水並不是一件難事。所獲得的海水用于海水溫室以及一項聚焦太陽能作業——通過折射將陽光聚焦到裝滿水的鍋爐上,進而推動蒸汽動力渦輪。蒸餾產生的廢水將被用于灌溉周邊地區,讓沙漠重新成為一個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棕櫚樹的綠洲。 3.迪拜金字塔之城 迪拜金字塔之城 人類將繼續在這顆星球的表面擴張下去,在此過程中,森林和山脈將面臨被夷為平地的威脅。但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可持續設計公司Timelinks指出,我們並不一定要環境遭受如此厄運。據悉,Timelinks為迪拜設計的古巴比倫式金字塔之城——Ziggurat,能夠讓人類、自然與現代技術完美地融合在一個建築內。 Ziggurat底座佔地面積大約為1平方英裏(約合2.5平方公裏)。Timelinks表示,這座金字塔之城最多可容納100萬人。在Ziggurat,居民可利用一個公共交通係統從住處前往公司,即部分使用電梯,部分使用有軌電車。清潔能源的獲得將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其中包括利用下水道污水穿過管道產生的動能的發電機。如果厭倦了Ziggurat的生活,居民還可以走出這座金字塔之城上演冒險之旅,探索周圍未被破壞的生態係統。 4.韓國綠色“能量中心” 韓國綠色“能量中心” 自步入新千年以來,韓國政府便採取了一項高明的規劃策略。根據規劃,容納大量住宅群和辦公室的所謂“能量中心”將建在令人垂涎的理想區域,同時鼓勵在其周邊建設新的城市。為了在距離首爾20英裏(約合32公裏)處打造一座全新的城市,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VRDV提出了建造一個小山般建築群的想法。這個建築群將與周圍的湖泊和森林融為一體,體現人與大自然的一種和諧。 這座新城就是“Gwanggyo能源中心”,其最大特徵就是梯田狀的建築,每一層的外側建有花園,讓所有居民都可獲得一個室外活動空間,種植自己喜歡的花草。此外,花園這種設計也為這座自給自足的新城披上了一件綠衣。 5.保加利亞黑海花園
保加利亞黑海花園 在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及其合夥人提出的另一個想法中,5座連成串的山頂小鎮將裝點保加利亞的海岸線,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到此度假。福斯特等人提出的設想名為“黑海花園”。遊客可以從高速路上駕車而來,抵達後將愛車停在村口處的地下停車場。在此之後,他們可以搭乘電動豪華巴士、共用自行車或者徒步遊覽美麗的自然風光。 據悉,這些山頂小鎮街道狹窄,人行道兩旁綠樹成蔭,花草茂盛。遊客下榻的客房位于山坡,屋外建有陽臺,可以享受充足的陽光。海岸的邊緣建有碼頭,除了充當連接廣闊海洋的紐帶外,碼頭也是一個不錯的聚會場所。 6.深圳摩天塔 深圳摩天塔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築師崔悅君(Eugene Tsui)曾提出為奧克蘭修建一座2000英尺(約合610米)高的摩天塔的想法。但對于這一具有“野心”的想法,官員們卻表現得有些畏縮,在他們看來,周圍的一切將會因為高塔的出現成為“侏儒”。在此之後,崔悅君決定將實施摩天塔建造計劃的地點從美國搬到中國,並最終敲定中國南部生機勃勃的港口城市——深圳。 摩天塔將建在一座人工島上,周圍被用于過濾污水的紅樹林沼澤環繞,頂端將安裝巨大的風車。摩天塔能夠為周圍地區提供清潔能源,頂層將建有餐館和了望甲板。崔悅君說,中國官員此前未能考慮到深圳的快速發展所要付出的環境代價,摩天塔將成為深圳謀求更理想未來的一個生態學符號。 7.變石油鑽井為度假勝地 變石油鑽井為度假勝地 在一些被拋棄的建築正祈求改頭換面時,我們為何還要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打造一個新的旅遊景點呢?目前,莫裏斯建築事務所正將目光投向距墨西哥灣海岸幾英裏處一個廢棄的石油鑽井平臺,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度假勝地。 建築師表示,這一富有創造性的想法巧妙地體現了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一種厭惡,同時為潛泳、釣魚和航海提供了一個酷勁十足的場所。風能和波浪能將負責為這個度假勝利提供電力,客房的設計則從藤壺身上獲得靈感,依附在船只一側,並且擁有在遇到惡劣天氣時可以收回的陽臺。 8. 漂浮的城市
漂浮的城市 Lilypad項目可能是人類低歷史上最復雜、思想最超前的綠色設計項目了。它被建設成為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城市,可漂流在大洋中,是援救天災而導致海平面升高使得人們流離失所的解決方案。通過結合熱能、潮汐能、太陽能和風能等多種技術為自己制造能量。而且容量很大,可容納約5萬人正常生活。這種三維的大廈設計還創造了小山和河谷,以及休閒、商貿和住宅區,從而創造一個有機的復雜體,還真像人們安度一生的好地方。 9. 莫斯科水晶島 莫斯科水晶島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水晶島(Crystal Island)項目日前剛剛從莫斯科當局獲得初步設計許可,將在離克林姆林只有4英裏半的納加蒂諾半島上建造。水晶島高1500英尺(約合457米),是一座實現自給自足的城市,佔地面積0.96平方英裏,是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的4倍,將擁有多種用途。這座巨型建築物有900套公寓,可供3萬人居住,同時還擁有3000個酒店房間,設有電影院、劇院、購物中心、健身中心和容納500名學生的國際學校。從980英尺(約合300米)高的觀景平臺俯瞰,遊客可以看到莫斯科大街小巷。建成後,莫斯科水晶島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庭之一,這個中庭將在夏季開放,屆時可以調節大樓內500英裏高處公共空間的溫度。(秋淩) 相關新聞→ 紐約有望建蝴蝶型摩天大樓——蜻蜓農場 2009年05月25日 10:05:17 來源:新華網
這是一座外形像展翅的蝴蝶的巨大的垂直溫室 摩天大樓有132層樓高,裏面可以種植各類農作物 它也有足夠的空間用于居住和辦公 這只“大蝴蝶”有兩個主塔,圍繞著主塔的是巨大的溫室 日益擁擠的城市中,向往自然的人們會利用屋頂、陽臺及任何可用空間種植花卉蔬果。但如何才能徹底解決城市化與耕地間的矛盾? 比利時設計師設計出一種新型建築取名為“蜻蜓垂直農場”。設計師維桑·佳利伯認為,這種建築將引發城市農業革命。 巨型農場 提到農場,人們通常想到大片土地,但“蜻蜓垂直農場”打破這種固有思路,在一座巨大建築物中垂直分布。 雖然名為“蜻蜓”,但整座建築的外觀看起來更像一只正合起翅膀休息的蝴蝶,樓體一邊還“長著”兩根高高的“觸角”。 樓內各個區域通過透明的玻璃與鋼結構聯係在一起,這部分造型的靈感來自于蜻蜓翅膀,這也是整座建築被稱作“蜻蜓”的原因。 這座“巨無霸”農場將可能建在美國紐約羅斯福島。它共有132層,“觸角”最高處為700米,樓體最高處為600米。
有機結構 “蜻蜓垂直農場”能提供足夠空間供人們飼養豬、牛等牲畜。它還設有28個種植區,可以讓人們根據季節特點種植不同農作物。 農場完全利用風能與太陽能提供動力。冬天時,兩扇“翅膀”間的熱空氣可以幫助房屋保持溫暖;夏天時,自然通風和植物的蒸騰作用又能給房屋降溫。另外,整棟大樓還可有效將固體垃圾轉化為肥料並凈化廢水。 維桑·佳利伯官方網站上介紹“蜻蜓垂直農場”時這樣說:一層又一層,這座大廈不僅能保證肉、奶、蛋生產,同時還是一個“真正的有機結構”,沒有東西被浪費掉,每種東西都可回收。 這座大樓並非專做農耕之用,設計師還在其中設計了公寓、辦公室、試驗室等。居民與上班族可以在工作生活之余,利用大樓的獨特性能,種植些瓜果蔬菜,體驗收獲樂趣。 獨特設計 佳利伯以設計風格新穎獨特聞名于世。他近期作品還包括一個巨型睡蓮葉子形狀的“飄浮城市”。英國《每日郵報》說,設計“睡蓮城市”是為了應對日益上升的海平面,而“蜻蜓垂直農場”則有助于解決人口增加過快、糧食短缺問題。 佳利伯說:“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數量將從2009年的31億增長到55億,……這座生態城可以通過對自然資源及可降解廢料的重復利用,重新整合城市裏的農業資源。” 專家評論說,“蜻蜓農場”由于造價太過高昂,短期內還無法變成現實。不過,它為城市如何在節約土地前提下實現糧食自給自足提供了新思路。 延伸閱讀→ 防冰川融化淹沒地球 建築師造“睡蓮之城” 2008年07月05日 10:04:29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睡蓮之城將成為未來的“諾亞方舟” 睡蓮之城將成為未來的“諾亞方舟” 來源:重慶晚報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眾多的科學家也早已為我們描繪出無數的城市及島嶼將有可能被海洋所淹沒的恐怖情景。為了應對這場也許會在不遠的將來發生的災難,許多有識之士正搜腸刮肚地尋找解決方案。日前,一名比利時的建築師就構思出一個“諾亞方舟”——“睡蓮之城”。根據這個設想,一旦人們的家園被淹沒,就可以居住在這種能夠漂浮在海面上、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建築物中,每一個“睡蓮之城”都可以容納大約5萬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4日報道,根據電腦合成的“睡蓮之城”的外型圖,這種漂浮在海面上的奇特建築物第一眼看上去就像巨型的充氣椅,它能夠漂浮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並且實現自給自足。比利時建築師文森特·嘉勒博設計這個“漂浮之城”的初衷就是為那些將遭受“滅頂之災”的人們建造一個容身之所。 “睡蓮之城”的中部有一個能夠收集並凈化雨水的湖,三座形態各異的假山還可供人觀賞,而動力則來自于一係列可再生能源,假山上面設置一些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將太陽的輻射能量轉化為電能,此外風力渦輪機以及能夠將潮汐產生的動力轉化為電能的發電站同樣可以為這個“理想城”提供動力。根據設想,“睡蓮之城”完全能夠實現“零排放”,因為所有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廢棄物都可以實現再循環。 對于自己的傑作,文森特·嘉勒博表示:“這是一座兩棲城,城中沒有任何馬路或車輛,我們想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一些國家花費數十億英鎊擴建海灘、加固堤壩,但是‘睡蓮之城’實際上是應對水平面上升的終極解決方案。我認為如何安置因氣候變化而失去家園的數百萬人將是21世紀的最大挑戰之一。” 據悉,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估計,到2100年的時候全球的海平面高度有可能會上升9厘米至88厘米。在許多地區,如果上升高度達到50厘米的話,那麼整個海岸線將不復存在。在一些地勢低洼的島國,如圖瓦盧、基裏巴斯以及馬爾代夫等,海拔最高也僅有2、3米左右,一旦海平面上升大約50厘米,這些島嶼中的主要部分將會被衝蝕或淹沒在水中。即使上述現象沒有發生,這些島國的飲用水供應也將出現困難,因為屆時淡水儲備將會受到海水的侵蝕。此外,如果全球海平面高度上漲的話,生活在巴基斯坦、印度、斯裏蘭卡、孟加拉國及緬甸等亞洲國家沿海地區人們的生活也將受到嚴重影響。(董楠)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