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戒煙才科學 控煙專家介紹幾個戒煙良方(圖)
2009年05月31日 09:22 來源:科技日報 李穎 萬亮明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在吸煙者當中,大約有一半人最終將死於吸煙所導致的疾病,每年還有成千上萬不吸煙者也會因為被動吸煙而使健康受到損害。請關注———
吸煙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而當人們痛下決心想戒煙時,卻總是抵擋不住煙癮的強烈誘惑,戒煙決心紛紛落馬敗陣,該怎麼辦?在“世界無煙日”到來之際,作為“戒煙一小時健康億人行”系列活動之一,頗具新鮮感和體驗感的“戒煙體驗營”活動在京舉行。這次戒煙活動以更加貼近生活的獨特方式邀請戒煙志願者入營來體驗科學戒煙,權威專家親自出席坐診,與戒煙志願者面對面,教授科學戒煙“秘笈”,告訴戒煙志願者,科學戒煙其實並不難。
煙草依賴是高復發慢性病
在戒煙體驗營活動中,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教授表示:煙草依賴其實是一種高復發的慢性疾病,已經被世衛組織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F17.2,屬精神神經疾病)。
吸煙的人往往認為吸煙可以“解困”,其實,煙霧中並沒有消除疲勞的物質。只是因為吸入少量尼古丁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會給人“解困”的感覺,而隨著尼古丁排出體外,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不得不再次吸煙補充尼古丁來保持自身強迫性興奮。
林江濤主任強調,長期吸煙者,之所以對煙草帶來的“興奮”唸唸不忘,是尼古丁這一物質的特性所致。一旦成癮後,對此帶來的相關記憶十分深刻,對物質使用的控制能力變差。所以在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
戒煙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
林江濤說,造成戒煙困難的原因有兩方面:第一:吸煙是有成癮性的,長期吸煙的人是很難戒掉的;第二:戒煙需要一個健康的、良好的環境。可是,我們國家的煙酒文化註定了戒煙的難度。
“所以,要真正讓煙民達到戒煙的目的,讓每一個公民都能夠呼吸到純凈的空氣,就應該發揮政府的強制力量,媒體的導向力量,改變我們文化中的那些糟粕的東西,剔除那些不健康的交往方式,為煙民們創建一個更加良好的戒煙環境,讓他們更容易戒掉煙癮,同時,也是給我們返還一個純凈的空間。”
戒煙選擇時機尤為重要
林江濤認為有些人是能戒掉煙的,只是在選擇戒煙的時機上不對。如天天有應酬,有飯局在等著,戒煙會容易嗎?這樣的人,應該是控制自己少抽。還有的人喜歡搓麻,坐在牌桌上就要抽煙,輸了的時候抽得更猛,這樣的人,戒煙談何容易?因此,戒煙選擇時機就尤為重要了。
什麼才是好的戒煙時機呢?林江濤說,如果你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呆在家裏或者這段時間沒有什麼社交活動,如果你有個什麼病痛,或者感覺身體有點不對勁的時候,這就是戒煙的最好時機!他說,在做出戒煙決定之後,醫生會給一些建議,拒絕參加一些不必要的聚會、聚餐才能保證有效的戒煙。
配合藥物治療成功戒煙
據統計,在戒煙人群中,僅憑意志力戒煙並保持一年以上不復吸的成功率僅有3%%!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大多數煙民戒煙的失敗,並不能歸咎於意志力不夠堅強。戒煙僅憑意志力是絕對不夠的,還需要到醫院尋求專業的幫助、接受正規醫生的指導和治療,通過聯合心理、行為以及藥物治療,可以很好地緩解戒斷症狀,大大地降低復吸率。
林江濤介紹說:“在戒煙過程中服藥,之後也能刺激大腦,產生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能克服在戒煙過程中產生的戒斷症狀。還有一個阻斷級的作用,跟尼古丁受體結合以後,吸煙產生的尼古丁不能跟受體結合了,吸煙產生的愉悅的感覺就沒有了。”
“目前國際上臨床常用的戒煙藥物伐尼克蘭,在不同的戒斷期服用的劑量是不同的,服用藥物的第一週,並不要求完全戒煙,特別是對那些重度依賴的人也做不到。”林江濤繼續說,“儘管在第一週不要求戒煙,但從回訪的病例來看,絕大部分的人吸煙的量明顯降低。另外,用了藥以後,周圍的人再吸煙,包括他本人再吸煙,也不像以前會產生好的感覺,吸煙也不像以前那麼香,那麼有味道了。”
專家介紹幾個戒煙良方
最後,控煙專家介紹了一些有效的戒煙方法:
循序漸進。此方法主要適用於每天吸煙超過20支的吸煙者。在吸煙量降低到每天15—20支後,可採用一次性戒煙方法,因為他們不可能保持長時間少量吸煙。
延長吸煙間隔時間。逐漸增加兩支煙之間時間間隔,直至幾個小時內或整晚不吸煙。
不時地戒煙。嘗試在早晨盡可能保持長時間不吸煙。出門1—2小時內不要隨身帶煙。嘗試在喝完咖啡或茶水後15分鐘不吸煙。
一次只買一包煙。避免儲備香煙和購買整條香煙。
改變生活習慣。如果你習慣醒來後吸煙,那麼醒來後就去淋浴或去準備你的早餐。如果你習慣飯後吸煙,吃完飯後馬上離開餐桌。如果你習慣坐在椅子上吸煙,一段時間內避免坐這張椅子。
限定吸煙的地點和場合。確定幾個可吸煙的地方,避免在其他地方吸煙(如汽車裏、公寓裏、有孩子的場合)。
做一份吸煙日記。用幾天時間嘗試做一份吸煙日記。在點燃每一支香煙前,記下日期、時間、情形、情緒、想抽煙的程度,以及在當時情況下抵制吸煙慾望的方法。每天晚上,重新讀一遍你的日記並認真思考。
解疑釋惑:是誰讓人們“吸”進了疾病?
肺是吐故納新的器官。肺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如果肺不正常,全身的器官都會有問題。人死了的代名詞是呼吸、心跳停止,所以呼吸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健康人在正常情況下,有的二十幾天不進食可以活下來,甚至十天、八天不飲水也能維持生命。但沒有一個人五分鐘不呼吸還能活。
空氣的清潔比食物安全和飲水更重要。在301醫院,幹部病房病人平均年齡85到90歲。這些老同志往往得的是糖尿病、冠心病等,但其最終直接死亡原因是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保障肺部健康,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們平時說的呼吸系統除了呼吸道、氣管、肺,還包括上鼻腔、聲門。從氣管到支氣管,到肺、肺泡。呼吸系統跟其他內臟不同,與外界相通,它的健康與否和環境密切相關。一個人即使不運動,每天與外界交換的氣體也要數以萬升。每個人呼吸交換氣體的面積差不多有一百多平方米。外界粉塵、抗原、過敏原、病源微生物往往都有吸入。
鼻子的防禦功能就是所謂的理化功能。我們平時很少用嘴呼吸,而是用鼻子呼吸。鼻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防禦武器是鼻纖毛,具有過濾、加溫功能。如果有異物,會通過咳嗽、噴嚏排出來,這個過程黏液纖毛系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空氣經過鼻腔再進入氣管,氣管細胞中有一些纖毛,就像成熟的麥子,以每分鐘1000至1500次的速度晃動,杯狀細胞會分泌黏液。當我們吸進一些有害物質和灰塵,就附著在黏液表面,慢慢從氣道裏通過痰或者其他分泌物排出來。
是誰讓人們“吸”進疾病?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影響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相關因素首先是大氣污染和吸煙。
香煙在點燃時溫度可達900—1000度左右,在這種高溫下可以發生很多化學改變,會產生400多種物質,其中大多數物質都有害,而造成吸煙者肺癌的罪魁禍首主要是一種叫做苯丙比的物質。當空氣受到煙草煙霧污染,特別是處於密閉環境中時,所有深處其中的人都會吸入煙霧,不管是吸煙者,還是非吸煙者,都會深受其害。由於吸入煙霧並非主動吸煙,所以也被稱為“被動吸煙”或二手煙。環境煙草煙霧主要是由吸煙者呼出的煙霧(主流煙)和香煙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煙霧(側流煙)混合、陳化、沉澱而成的複雜混合物。側流煙相對於主流煙來說,產生較低的溫度和燃燒不充分的條件,含有更高的毒物。因此,“二手煙”中含有大量可吸入的刺激物、致癌物和其他毒性成分,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苯、多環芳烴、亞硝胺等50多種化合物,可引起肺癌、鼻咽癌、宮頸癌等癌症。此外,“二手煙”中所含二硫化碳、一氧化碳、鉛、鎘等,還是影響生殖和發育的毒性化合物。美國科研部門研究發現,被動吸煙與肺癌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非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增加了20%—30%。鼻竇癌及女性乳腺癌與被動吸煙也可能存在因果關係。被動吸煙還是兒童患癌症的一個危險因素。母親吸煙的兒童癌症發病危險是對照組的1.11倍,白血病發病危險是1.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