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積電被要求去美國及技轉英特爾解方:從美國禁公民及永久居民在中國半導體,到富士康設備&工程師限制到印度談起
2025/02/20 13:19:41瀏覽2367|回應2|推薦8

美國政府2022年限制美籍公民及永久居民在中國半導體企業任職,世界輿論認為這對中國是重擊,最近則傳出美國要台積電赴美入股英特爾乃至技術轉移,以及金融時報說富士康設備與技術人才調往印度的過程遭遇阻礙。我認為,台灣自救之道就在其中,就看台灣敢不敢而已。



話說從頭,202210月,美國為了打擊中國半導體,開始限制美國公民與永久居民在中國任職,自由時報2022/10/15 新聞標題是「芯崩潰!中國半導體協會PO文求饒 理事長竟是中芯前老董」,自由時報2022/10/17 新聞標題是「全撤會倒光?美媒清查中晶片廠美籍高管 43名中鏢」,當時台灣媒體幾乎一片叫好美國的政策,沒有人質疑以公民或居留資格限制職業自由,或此前美國以美國技術為由限制ASML出售極紫外光機台給中國有任何問題。




時鐘快轉到最近,美國對台積電的要求從要求到美國設廠到去「拯救」英特爾,台灣出現許多反對意見,奇怪了,張忠謀蔣尚義有美國籍,台積電外資持股七成、大量運用美國技術,主要管理層有美國籍也一堆,美國的長臂可以搞中國不能搞台灣嗎?

或許有人說,是美國做不出來台積電等級的晶片,不應該遷怒台灣,但真的是這樣嗎?



晶片業發源於美國,是晶片業的代工模式在台灣「發揚光大」才對,其實美國把製造業外包到亞洲幾十年來,亞洲人做的比美國更好,從小家電電視到汽車到晶片,不都是如此嗎?

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他也是在美國搞半導體的,是他把美國那一套帶回台灣,由於台積電沒有工會加上台灣人無窮盡新鮮的肝,還有台灣政府用超級廉價的水電與超級優惠稅捐,等於全台灣變相補貼台積電,才有台積電今日的稱霸世界

而台灣可以說是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生存,現在美國要拿回那些美國人在台灣創辦的企業與美國技術的相關產業,既然台灣之前對於美國制裁中國半導體「樂觀其成」,現在被「請君入甕」,對美國而言不也是「善的循環」?

然而,台灣就應該這樣坐以待斃嗎?

身為台灣人,我就舉一個例子,看台灣有沒有這個大腦去採用了。

根據聯合報2025-02-16 「被歐美對陸關稅戰波及?傳富士康設備及技術人才外移印度 遭北京阻礙」,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大陸分別與美國和歐盟陷入關稅戰,威脅本土和外資企業遷出生產鏈。對此,北京當局近月來加大對境內先進技術和人才離境的限制,目標將關鍵技術留在本土,受到影響的企業包括蘋果iPhone最大供應商富士康(Foxconn),他們在將設備與技術人才調往印度的過程遭遇阻礙。



我用Financial Times Foxconn India當關鍵字查了一下新聞,2024626Financial Times就有”Thousands of Chinese tech workers fail to get Indian visas, industry says”的報導,可見至少八個月前,中國就開始限制工程師公民前往印度,最新的新聞” China tightens grip on tech, minerals and engineers as trade war spirals”則是連機台外移也都禁止了。



這對於台灣有何啟發呢?

2019616日網紅【 志祺七七 】深訪郭台銘!敢戴國旗帽去見習大大嗎?談判如何不偏袒中國?《總統無限寶石》 EP001的節目中,郭台銘怒嗆表示「中國大陸是怕我們的、給我幾個月的時間,我一定會搬到更有競爭力的地方」,結果Financial Times證明了,不管給你富士康多久的時間,你們要派中國人或在中國的機器移往印度,都沒那麼容易




所以呢?

我相信在富士康使用的技術應該還是富士康所有的,但在中國富士康集團的員工則大部分是中國人,如果富士康要去印度也不是不行,就從台灣派去不就得了!

中國之所以限制設備與技術人才調往印度,顯然也是美國教會中國共產黨的,那台灣若不想台積電被美國「無痛取得」,台灣難道不能限制台灣的台積電工程師前往美國嗎?

還是說,美國人與中國人可以做的,台灣人不敢?


Blackjack 2025/2/17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人間無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5/02/21 09:14

歐美就是野蠻人,沒有成熟文明種族應有的價值和行徑

自由經濟體制、貿易自由化和全球化是誰首先提倡的?是歐美集團,但現在破壞的就是歐美集團

言論自由和人權保障是誰極力提倡的?是歐美集團,但破壞者的名單也有歐美集團

這就是人類的劣根

blackjack(blackjack) 於 2025-02-22 00:21 回覆:

全球化就是比較利益,西方人要把更多的時間拿去賺快錢

沒想到,他們以為只會盜版的日本乃至中國人,可以創新,不只代工而已,進而使西方不但連製造業的工作都沒有之外,他們自己的產品也不見得更有競爭力,例如西方的智慧型手機有市場的只剩apple,當華為能自研CPU晶片時,對華為的貿易戰就開始了,諸如此類的還有無人機、汽車乃至民航機...

現在美國要把製造業拿回去,那也可以,其實中國與南方國家還有東南亞自己搞一個圈,歐洲願意也可以加入,然後美國自己搞一個圈,看看誰活得下去吧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5/02/21 03:47
生產線的流程,不是嘴巴說說,而是要靠員工實力
IC生產過程,最後一關是封裝與測試二關

測試要靠檢驗員雙眼貼着顯微鏡八小時,不能離坐位,這一關是美國人無法做得到的。美國人的人權高漲,你叫他8小時貼著顯微鏡是辦不到的。若台灣工資usd1000員,美國人不幹的

其二,
一般電子產品:
大約30人在生產線,每30秒經過一位員工,這30秒要插約10個零件,要是尿急或喝水,必需有人接替。這種工作月薪USD1000,美國人不幹的

川普再三說台灣偷他們工作,請這瘋子到亞洲參觀一下生產線
blackjack(blackjack) 於 2025-02-22 00:08 回覆:

美國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還有持續製造晶片,只是可能量與品質不一定比得過亞洲,例如intel在美國還是有製造晶片,現在台積電美國廠的良率據稱也比台灣好了

我的看法是,以前美國人也有美國製造,如果一般美國人真的沒有工作與相當的收入,還是會願意去做的

就像台灣很多行業缺工,然後要政府開放外籍勞工,實際上是例如這些行業如旅遊業住宿業,都只給非常低薪,那誰要做?如果把這些勞工薪水變成兩倍,怎麼可能找不到人

換句話說,給美國人更多的薪水,他們當然願意做,然後代價就是東西貴三倍

這也是去全球化必然歷經的道路

***

【專家之眼】台積電美國廠良率超前的背後意義 -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 › 產業

2024年10月29日 — 外電報導,美國分公司總裁卡希迪(Rick Cassidy)24日表示,該廠試產的晶片良率已較台灣同類型、類似製程高出約4個百分點,成為該公司推動美國晶片製造的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