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2/14 10:11:15瀏覽157|回應0|推薦0 | |
一樣米養百樣人。 有人天生柔軟如布,三言兩語動輒妥協;有人偏不,說什麼都非要據理力爭到底不可。 阿布屬後者,且恰是再標準不過的那種。 他叫阿布,但他性格從來都不是一疋柔軟的布,非但不柔軟且還又臭又硬,簡直就是茅坑裡的臭石頭。 只要他認為狗屁不通沒道理的事,就算拿刀架他脖子也一樣,抵死不肯點頭附合認同你一聲OK。 常言道,「三歲訂今生」。三歲時候的阿布就是這個樣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的阿布仍舊變也沒變,相信再過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他應該也還是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誰都沒資格批評阿布這性格是對或錯,他堅持「凡事講道理」的做人原則其實並沒有太大問題,問題根本在於我們身處的世界並非一根腸子通到底的世界,直線行進的思考模式與直來直往的行動表現顯然只能獲得「NG」二字評語,反倒拐彎抹角一肚子彎彎曲曲那類的才屬順暢無阻的唯一王道。 也因此,阿布一路走來理所當然吃了不少苦。 學生時代的阿布三天兩頭跟老師爭,成了校內榜上有名的訓導對象,老師們眼中頑劣難教麻煩透頂的問題學生;出了社會阿布還是沒想過要嘗試改變,跟上司同事們爭個面紅耳赤是家常便飯,面對客戶姿態同樣還是頑硬不放軟,始終秉持有理才有商量的餘地直接硬碰硬。 職場不同純真校園,硬碰硬除了頭破血流,似乎不太可能有更理想的結果。 偏阿布這顆臭石頭一昧堅持,說什麼就是不肯輕易妥協,學習在「道理」之外稍微圓滑融通些,寧可撞得自己一身是傷,因不合群而被排擠孤立,都好。 阿布說,如果他放棄了這個做人原則,那麼他就不再是阿布了,一旦阿布不再是阿布,做人還有什麼意義? 沒有老闆忍受得了像阿布這樣性格的員工,畢業後阿布連換數份工作,下場同樣都是撐不了多久老闆就氣虎虎地叫他捲鋪蓋走人。資遣費加失業津貼補助意外成了阿布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令他不致於悲情到淪為天橋底下的某街友。 阿布不頂在乎自己會不會淪為街友,如果街友的世界人人都講道理,相信他寧可愉快去當街友,遠勝孵在某大機構當應聲蟲。 截至目前為止,阿布尚未淪為天橋底下的某街友,他還在跟整體大環境努力抗爭,年前再度被老闆資遣後阿布索性跑回老家去,在自家雜貨店門口有模有樣擺起了滷味攤,乾脆自己當自己的老闆不用再吃人頭路看人臉色了。 山不轉路轉。 阿布走這一條路似乎是頗為明智的選擇,不必刻意改變自己委曲求全,日子照舊衣食無慮地安穩過下去。 後來沒機會再見阿布,通電時聽見他好愉快的聲音,我想他應該過得比過去幾年都要更好。 阿布笑說,他現在在他老家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人」呢,街坊們全都認識他,那個雜貨店前賣滷味臭脾氣的傢伙! 他當然還是沒變,有理的事點頭點得比誰都要更用力,狗屁不通沒道理的他照舊毫不客氣轟隆隆開炮,最常被他轟的對象就是上門來光顧的客人。 哈!隔著話筒,我幾乎可以想見當時的情況,阿布堅持自己的滷味已經是滷得一級讚了,而客人卻想蘿蔔可以再多滷爛一些時間……跟著,茅坑裡的臭石頭二話不說就蹦了出來! 阿布就是阿布,不管幹哪一行都一樣。 我打心底佩服阿布,盼他滷味攤生意興隆,可千萬別創史上第一攤老闆吼光客人的先例才好。嘻嘻!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