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家谈中国:上海大火带给我们未雨绸缪的“知识”
2010/11/19 05:19:46瀏覽162|回應0|推薦0

大家谈中国:上海大火带给我们未雨绸缪的“知识”









上海大火死难者亲属痛悼

生命无价,类似的灾难面前,我们应有防范意识。




上海11·15特大火灾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目前已有8人被拘。遇难人数升至53人,受伤70人中重症病人病情出现波动。另有报道称尚有几十人失踪。


上海大火发生,伤亡人数之多,让我们的心紧绷着。去年的央视大火,因为是新楼,还没有人入住,大火过后,问责来了,之后便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一种缺憾,更是一种悲剧。


这次的大火,是一种提示,要我们多注意科学的避灾方式;更是一种警醒,告诉我们高楼的消防安全保障还有很大的问题,应该主动地去寻找漏洞,积极地让高楼中的人“高枕无忧”。


事实上,9·11事件时的高楼就曾有过熊熊大火,只是那时,我们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并没有审视自
身,也就谈不上经验教训。9·11·事件发生后,纽约总结出的三条教训分别是:要有消防电梯;住户要具备撤离常识;大楼结构要有专职人员组织撤退。这些血
的教训,之前没有意识到,当事情发生在我们周围时,唯有感叹——如果我们早有忧患意识,那这次的伤亡人数会少。


逝者已逝,追求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过分地停留在追求责任本身则可能缩小了这件事情的价值与意义。我们更应反思的是,这场大火能带给我们什么?因为大火,我们需要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昆明消防车


据报道,在昆明,最高的建筑是147米,而云南省目前配备的最高登高车是68米,20层以上的楼层一旦发生大火,车辆的装备难以满足需要。很显然,前面9·11事件留下的宝贵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同时,我们也无需夸大这个危险的事实,因为我们的准备是未雨绸缪。


众所周知,发生火灾后,我们的第一反应的消防队救人,但身在高楼,消防队也是爱莫能助,力所不及,这是上海大火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大火过后,我们必须具备的常识。


因此,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建设是当务之急。在这方面,美国有袖珍降落伞,日本和英国有滑梯和充气滑道,这些,值得借鉴。而在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就有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应该设避难层。


显然,这其中就有了一个“真空”地带,云南登高车能达到的68米到100米的建筑之间,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是不该发生的。


任何能用价值衡量的东西都应该让位于生命的保障,这是我们一贯的姿态。就如同在苍山,对于云南警方不计付出地营救任圣杰,我们认同。毕竟生命无价,类似的灾难面前,我们也应有这样的意识,但更要有防范于未然的姿态,不能一味地“打补丁”,而应该事先做好准备。


智利成功营救矿工就是一面鲜活的例子,在任何可能发生的灾难面前,我们都应未雨绸缪,这就是上海大火带给我们知识,只是希望这样的课堂,越少越好。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按键
tougao@bbc.co.uk

两岸三地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61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