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是剝削台灣農地的禍首?--農業博士」李登輝和「貧農之子」 陳水扁主政者為了自身的選舉利益, 以短線操作出賣了台灣農業的長遠根基
2010/10/27 06:35:34瀏覽218|回應0|推薦0
誰是剝削台灣農地的禍首?
----農業博士」李登輝和「貧農之子」


陳水扁
主政者為了自身的選舉利益,

以短線操作出賣了台灣農業的長遠根基





















許多錯誤的決策,都始於美麗的承諾,卻以苦澀收場,把災難留給後人。民進黨的鎖國政策,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台灣的農地開放政策,導致良田遭到豪宅的侵奪和擠壓,是最近受到矚目的問題,則是國、民兩黨聯手留給台灣的「歷史共業」。


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是在「愛台灣」口號喊得最響的年代,一個政治的產物。公元兩千年,李登輝主政最後一刻,以幫終身勞苦的老農有機會翻身為由,在「老農
派」立委力挺下修正農業發展條例,開放一般民眾購買農地,同時放寬農民在農地上興建自宅的限制。李登輝以為這項政策可以擄獲農民選票,殊不知,他卻一手把
台灣農田送進了建商及投機客的手中。


更懂得操作農村選情的,其實是民進黨。陳水扁執政後,除繼承農地開放及改建的政策,全面收割了李登輝的「稻尾」,更不斷提高老農津貼的價碼,以「農民救
星」的姿態,來布建其中南部農村的樁腳。更有甚者,在2008大選前一年,阿扁為鞏固農村票源,大幅放寬農舍興建面積的限制,民眾原須持有七百五十坪農地
才能興建農舍,扁政府修改為只要持有三百坪即可。如此一來,形同門戶洞開,歡迎建商及地產投機客入內炒作,加速良田遭切割、變賣、轉手乃至豪宅侵奪的惡性
循環。


亦即,從農地的開放自由買賣,到開放農地興建農舍及集合住宅,再到放寬興建面積限制,一直打著「便民」、「富農」、「農業蛻變」的甜美口號;實際上,卻一
步步把農地推向商品化、投機化的險境。這也正是「假農舍」變「真豪宅」的三部曲。根據監察委員的調查,十年來政府核發的農宅使用執照多達一萬五千件,吃掉
了許多高等則的良田及滯洪池;然而,台灣農業經營卻看不出有明顯進展。


問題就出在這個「假」字。大家都知道,近十年台灣農村雨後春筍般新冒出來的華宅,儘管大大改變了鄉間風貌;但豪宅中住的並不是耕地上的農人,而是城裡來的
投資客。通常,豪宅主人只在周末或假日來此度假開轟趴,他們跟周遭的土地耕作一無關係,也一無關切;有些人甚至只是在等待時機,將宅邸脫手轉售,撈取一筆
罷了。也就是說,真正享受了農地開放「德政」的,是土地開發商及房產投機客;而實際務農的人,卻在左鄰右舍土地的分割及改建下,越形動彈不得。乃至有農民
要申請興建小型農具儲放所,卻苦等半年而無法通過。這就是農地十年開放的冰冷真相。


諷刺的是,在「開放」口號的美飾下,政府規定農宅的建蔽率不得超過十分之一,卻又允許建地不必和農地毗鄰;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便產生了豪華農宅
建在路邊、農地卻在雲深不知處的兩極景象
。土地投機客原本無孔不入,但決策者的思慮卻也如此疏鬆,難道沒有刻意放水之嫌?更荒謬的是,政府在法令上對違規
買賣、炒作者只採取輕罰,一個農村集合住宅的開發,利潤數以億計,但政府對於蓋在特定農業良田的農宅,卻僅課以六到卅萬的罰金。這種毫無嚇阻作用的行政
罰,豈不是在暗示建商:「儘管違規,划算得很!」


回首農地十年開放,只能說是充滿謊言的一頁。其一,是主政者為了自身的選舉利益,以短線操作出賣了台灣農業的長遠根基,「農業博士」李登輝和「貧農之子」
陳水扁是兩大操刀禍首。其二,是投機政客、買家和貪婪建商聯手,鑽營各種法令漏洞,把對台灣農地的剝削,玩弄到極致。其三,是中央和地方行政官員的因循庸
懦,坐視良田遭到侵吞、農宅遭非法變賣,而無動於衷。連事後要採取懲處及補救措施,都還在強調其無力感,絲毫不思積極作為。


李登輝和陳水扁,誰比較愛台灣?又是誰比較真心關懷農民?看看台灣農田遍布豪宅的真假虛實,也就一目了然了。



【2010/10/27 聯合報】@ http://udn.com/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538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