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司改為何原地踏步?
2010/10/06 15:37:01瀏覽163|回應0|推薦0

司改為何原地踏步?



  • 2010-10-06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白雲蒼狗,世事多變,十一年,台灣總統都換了三位,誰記得十一年前的事?但是,很多人記得,因為十一年前召開的全國司改會議,幾乎一事無成。


     當法官收賄成為重大醜聞的時刻,當人民為司法判決爭議走上街頭的時刻,司法院副院長提名人蘇永欽公開在立法院公聽會上主張:現在的司法院,沒有義務遵守當年全國司改會議的結論!


     蘇永欽多年在學術界著作甚豐,但被視為對司改相對保守,包括十一年前的司改結論,他也有諸多不同見解。不過,換個角度想想,為什麼十一年來司改原地踏步?


     事實上,當年司改會議召開時,就有許多不足之處。舉例而言,李登輝總統並未親自主持會議,致使許多結論無法得到相關機關的支持;參與會議的一百多人之中,社會賢達僅十五位,質言之,這是人民參與不夠的會議。


     各項結論中,諸如司法院重新定位,以十三到十五位大法官綜理所有民、刑事、行政訴訟審判、公務員懲戒及憲法解釋等;以目前每年數千上萬件上訴到三審的案件,可想而知,大法官再有通天的本事,都無法執行。


     對司法界而言,司改著重的是制度和保障。但對人民而言,司改的核心價值應該在彰顯司法正義。當年重點強調的法官優遇與保障,夠了,此刻人民需要的是淘汰不適任法官和檢察官的機制。司改必須持續進行,甚至重啟爐灶,但是,十一年前的會議結論,真的可以休矣。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475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