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苗栗大埔事件的背後 優良農民為何淪為「釘子戶」?
2010/07/15 08:56:31瀏覽449|回應0|推薦0
















苗栗大埔事件的背後 優良農民為何淪為「釘子戶」?


作者:陳一姍
 出處:天下雜誌
451

2010/07


 


凌晨,警察包圍、怪手
入侵,輾過一塊塊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收割的稻田,開始「依法整地」。入暮,這群農民走上總統府前夜宿街頭。抗爭背後,反映哪些問題?



 






 

六月三十日,總統馬英九風光出席公益活動的場合,突然被抗議土地徵收,農地被毀的苗栗大埔群眾下跪而打亂。父親帶著小孩下跪的畫面,透過
鏡頭不斷播送。


CNN公民新聞台iReport,怪手開進農田整地引爆衝突的畫面,清晰地放送。ECFA之外,這是另一條台灣在國際受關注的新聞。


苗栗縣長劉政鴻訴求,可以帶來五千億投資的大開發,為何引發軒然大波?家有一○三歲高堂老母,牆壁上掛滿優良獎牌的農民,為什麼變成「釘子戶」?


「你知道,我們現在有多少人,晚上要吃藥才睡得著嗎?」大埔自救會會長陳文彬的媳婦怒吼。


爭議重重的開發案


事實上,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的都市計劃案,在內政部審議委員會時就爭議重重。民國九十三年,苗栗前縣長傅學鵬以竹南科學園區將額滿,科學園區周邊生
活機能需加強為由,提出三百公頃計劃。由於面積龐大,地主爭議多,九十五年,苗栗再提面積減半的新方案。


九十七年底,一紙群創光電總經理段行建署名的「投資意向書」的陳情,要求將區內原先二十三公頃工業區,擴大為二十八公頃。苗栗縣政府立刻「從善如
流」,修改主計劃。


這五公頃土地,牽涉二十四戶農民的房子是否被拆,從此埋下未來二年的爭議。在連續送件六次,劉政鴻做出「依法給予最優先補助;將向相關企業募款,協
助補助」,並繼續溝通的承諾後,案子才通過。


「就是因為台灣的土地徵收一直都太粗暴,我是逼縣長如果非徵收不可,必須承諾做到那些,才讓案子通過,」第二任專案小組委員,文化大學景觀系教授楊
重信回憶。


經過馬拉松式審查,才取得「法律依據」的大埔案,最終還是引發肢體抗爭,反映出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的兩大問題。


問題一,重工業、輕
農業的執政心態
。審議期間,群創與自救會的農民同樣是陳情人。但政府面對一樣的陳情,卻是兩樣的態度。群創不具法律效力的意向
書,立刻讓縣府修改計劃;但手上握有受憲法保障「財產權」的地主,建議皆不予採納。



「因為我有四千億到五千億的大企業要來苗栗設廠,我沒有地,所以我得趕工,」劉政鴻強調,景氣有高低潮,現在是投資熱潮,加上台中以北再也沒有
三公
頃以上的土地,所以他得搶在這個時間開闢工業區。他預估,苗栗起碼需要三百公頃以上的新工業區才夠。



除了搶時間,劉政鴻強調,必須在年底配地給其餘九八%的地主,所以也得快點整地動工。



群創不來,也堅持要蓋?



然而,出具意向書的群創,態度已有轉變。去年十二月二日群創與奇美合併的新奇美發言系統表示,需經內部討論才能發言。



但一位不願具名的新奇美主管分析,原奇美在高雄路竹早已有八.五代廠。至於大埔,群創時期的意向書並不具體,合併後,新奇美要為自己股東著想,
不可
能為地方政府著想,況且奇美在南部也有個地方政府的請託,「把投資廠商拖出來,不太道德,」他說。



即使群創不來,劉政鴻也堅定要蓋工業區,「才二十八公頃,廠商一定搶。」



「問題是,原本為群創量身打造的工業區,現在目標是什麼?這涉及主要計劃的變更,應該要重新送審,」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

張。只是,許多農民的房子已經拆了。



大埔案暴露的第二大問題,就是長
期以來,影響人民權益極大的土地徵收,是在資訊完全不明確的狀態下進行。大埔自救會成員,對於縣政府遲遲不願說明,
未來換地的地價,感到不滿。「用只有市價四成的公告地價來買我們的土地,已經是剝了一層皮,又遲遲不肯告訴我們,換地的地價多少,」他質疑,什麼都不知
道,卻要求人民交出土地權狀,很不合理。


針對自救會質疑,縣政府地政處長邱宏宗表示,主要是開發成本還沒
算出來,地價得由地價評議委員會決定,所以未能公布。「高鐵區段徵收都是這樣,」他說。



「即使不能準確,縣政府起碼應該公布一個區間,讓民眾有個依據,」元貞事務所律師詹順貴批評,這是縣政府溝通態度問題。



對此案極為關心的楊重信也建議,目前的僵局,關鍵在縣政府要不要解決。譬如:群創不來,如果工業區可少五公頃,縣政府可以「原計劃有窒礙難行之
處」,做一些局部調整。縣政府主管的細部計劃,也可以調整住宅價格,讓沒有換到地的人去買。「就看縣政府要不要解決。中央應該有人要出面協調,」他建議。




















123


















123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2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