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蔣家政權”囚禁五十多年,他對蔣介石的感情很復雜,但是至死都沒有抱怨過
2010/04/24 11:12:30瀏覽442|回應0|推薦0








張學良至死沒抱怨蔣介
石 稱蔣介石"有大略沒雄才"

本文摘自《文史參考》第7期

 


口述 | 張閭蘅  撰文 | 周海濱


2010年04月16日08:48  來源:人民
網-讀書頻道







 【字號 打印

網摘
機點評

E-mail推薦: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

 
 文章摘要:根張學良侄女張閭蘅回憶,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蔣家政權”囚禁五十多年,他對蔣
介石的感情很復雜,但是至死都沒有抱怨過。關於蔣介石,張學良曾對她說過這麼一句:“你爺爺是一個有雄才沒大略的人,蔣介石是一個有大略沒雄才的人。”




    
  

  
晚年張學良

 

 張閭蘅是張學良五弟張學森的女兒,全國政協委員,在香港經商。由於張學良的子女都不在身邊,1967年以后,張閭蘅與妹妹張閭芝便成了張學良最親密的家
人。直到2001年張學良在夏威夷去世,張閭衡一直陪伴在他身邊,見証了這位傳奇將軍的后半生。

  2010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張
閭 蘅在北京接受本刊採訪。“他是一個喜劇人物,卻活在悲劇裡面”,在張閭蘅眼裡,大伯張學良性格活 潑,但一生坎坷,在沒有自由的日子裡以苦為樂。

  
們宛如生活在“鳥籠”中


  大伯是張家的長子,與我
父親為同父異母的兄弟,但年齡懸殊甚大。大伯帶兵打仗時,我父親還是一個嬉戲打鬧的頑童。我的奶奶是東北張作霖的五夫人——壽夫人,壽夫人本名壽懿,是清
朝黑龍江將軍壽山的女兒。

  我們一家原先住在天津,1948年才搬到台灣,我當時才8歲,不明白為何搬到台灣。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
搬 到台灣后,我們一家成為大伯、大媽最為親近的人。

  我第一次將大伯、大媽的模樣凝刻在記憶中,是我上高中時,隔著大玻璃窗看清了大
伯的 模樣:個頭不太高,有些發福,頭發灰白,幾乎掉光了。我怎麼也想象不出當年“英俊少帥”的樣子。

  高中畢業后,我到美國留學。
1965
年回台北省親,在家裡再次見到了大伯、大媽。聽家人說,大伯、大媽從幽禁的新竹搬到台北了,在北投復興崗建房,到台北市區時總會來家裡坐坐,每星期起碼有

三到五次。與過去在新竹山區的幽禁生活相比,大伯、大媽這時稍許自由些了。他們家裡沒有別的親人,除了一位跟隨他們同生死共患難的、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
吳媽,其余“服侍”的人,都是派來的看守特務。

  每次到我家來,他們總要弄出很大的“動靜”。一群時刻跟隨的特務先進家裡轉一圈,看
沒 有陌生人后,便在門外警戒,有時甚至坐在屋裡,面無表情地聽我們家人聊天。

  大伯的自由活動區域隻有200米,且隻限於白天,黃昏
以后
便不能走出屋門。負責監視大伯的劉乙光有規定:執行內部警戒任務的特務,白天須站在張學良住房十丈左右的位置,晚上則移至寢室窗外和門口﹔外圍憲兵白天在
遠處站崗,夜晚則移到特務們白天所站的位置放哨。在特務的警戒范圍外,憲兵連的士兵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彼此相望,形成一個包圍圈。

 

 大伯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被人監視的生活,他很坦然,依舊與我們家人大擺“龍門陣”,聊到高興時,笑聲朗朗。或者拉我們一同去下館子,邊吃邊聊。我就是從
那時起,才真正認識了我這位“鼎鼎有名”的大伯,我與大伯的感情,也是在這段時間的交往中,在聽他的講述中慢慢建立起來的。

  大伯的
言 語不失機敏活潑,有一次他請客,席上有好幾位中年太太,這些太太都是平常陪他打牌的牌友。期間有人說:“大爺,這一屋子的美女陪你吃飯,您多幸福呀。”
大伯馬上笑著回答:“嗯,你們都是美女,那丑人都到哪裡去了?”在場的人都笑得不亦樂乎。
【1】 【2】 【3】 【4】 

 


【以下內容你可能也感興趣】
  · 蘇聯"大清洗"死了多少人? 俄民間認同死亡2000萬人
    · 法老生死之謎 圖坦卡蒙黃金面具的神秘故事
  · “丁戊奇荒”:奪走1300萬人生命的旱災與人禍 
  · 中美關系三次危機 美國人眼中的1999年炸館危機
  · 民國時期教授治校:蔡元培絕不做政府任命校長
  · 紅色高棉:空前絕后的恐怖執政
  · 民國時期教授治校:蔡元培絕不做政府任命校長
  · 唐宋高官也蝸居:蘇轍從"蝸居"熬到"房奴"
  · 揭秘"駐京辦"古與今 為何變成滋生腐敗的溫床?
  · 貪官為何喜歡養情婦 對腐敗現象的經濟學思考
  · 一個國家的復仇 摩薩德暗殺史之七宗“最”
  · 近史探幽:蔣介石日記解讀苦追宋美齡始末
  · 中美俄最新解密檔案 中蘇同盟阻礙解放軍攻台
  · 從"平津"到"淞滬"的反腐戰 陳良宇"落馬"全過程
  · 財富榜成"死亡令" 中國富豪們的恐懼與尷尬
  · 梁漱溟遺稿:周恩來總理 如我所知者
  · 魯迅和許廣平犯"通奸"罪? 不實之詞該推翻
 
(責任編輯:雷志龍)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397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