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陳仁德跑遍各國收購礦石、化石,設置租用後壁鄉閒置廠房整修為日光石頭博物館。
2010/04/22 13:35:45瀏覽1480|回應0|推薦0
罕見礦石 驚豔石頭博物館
77歲陳仁德跑遍各國收購礦
石、化石,設置租用後壁鄉閒置廠房整修為日光石頭博物館。(記者王涵平攝)

〔記者王涵平/後壁報導〕77歲陳仁德感念
兒時師恩,設立石頭博物館回饋社會,不少化石、寶石等收藏品為全球僅有(見圖,記者王涵平攝),美國學者來台參訪也專程參觀,驚嘆不已。


壁鄉台一線八掌溪橋附近一處閒置多時的工廠廠房,近來飄起日光石頭博物館的宣傳旗幟,外觀並不起眼,假日卻常有遊覽車進出,原來一走進博物館,各式礦石、
化石多達數千件,全票卻僅收70元,讓參觀民眾覺得物超所值,流連忘返。

28歲開始收藏石頭,陳仁德幾乎是親自跑遍各國鑑賞採購,包括南
非、巴西、澳洲、摩洛哥等,每年都會前往美國參加一年一度的礦石大會,不少收藏品甚至是全球僅見。

陳仁德說,有次前往巴西採購後準備返國,
在商店街閒逛時,發現1家寶石商店的門口有1塊很大的玉石礦,他走進店家,老闆以為是要買櫥櫃內的寶石,一聽到是詢問玉石礦價格,直覺顧客是在開玩笑,老
闆幽默地說了價錢,他考慮幾秒後,向老闆說「成交」,老闆卻嚇了一跳,反說玉石礦是店招牌為非賣品。

經陳仁德向店家說明收藏的理由,店家終
於同意賣出,但是請陳仁德自行設法將礦石運回台灣,為此還在聖保羅多停留一個禮拜,辦理相關托運手續。

陳仁德表示,兒時曾獲1位老師照顧,
恩師希望以後能回饋社會,原本想要設圖書館,但圖書館普遍,轉為設立石頭博物館,希望達到社會教育目的。

嘉義陳仁德石頭館遷移後壁鄉轉型日光石頭博物館館春節前開幕!






陳仁德租用後壁鄉閒置廠房整修為日光石頭博物館,嘉義縣記者公會理事長鄭榮文關心





陳仁德嘉義石頭館列入世界博物館名錄,肯定陳仁德五十年的收藏展覽特色



陳仁德忙搬嘉義石頭館的珍藏到日光館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今年七十七歲的陳仁德不忍嘉義石頭館配合嘉義市政府區段徵收歇業,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廿日租用位於台一線後壁鄉的閒置倉庫,趕工整修為日光石頭博物館,預訂春節前開幕,老當益壯的陳仁德石話實說、玩石點頭,活化蚊子館的積極行動令人佩服!


 
陣陣寒流來襲,但是陳仁德充滿熱情,指揮吊車、怪手,把他展示在嘉義市湖仔內石頭館的恐龍、螢光礦石、億年化石,有的每件重逹數頓,他特別叮嚀貨車小心搬運,他的弟弟陳奎融和家人在日光石頭博物館協助指揮工人整修,陳仁德希望在春節前日光石頭館能開幕,連家人原本都不相信,但是陳仁德帶頭監工,挑戰不可能,使得原本雜草叢生十五年的閒置倉庫,因有恐龍等指標性主題進駐,嘉義縣記者公會理事長鄭榮文到場參觀,刮目相看!


 
陳仁德表示,他從廿八歲開始收藏奇石、藝術品,從台灣到世界一百十二個國家,持續性的收藏品在嘉義市成立石頭資料館,成為嘉義市文化之旅特色之一,他原本要把大批收藏品捐給嘉義市政府成立石頭館,但是嘉義市政府爭取博物館設置,無法專門展示他的收藏;去年底配合嘉義市政府湖仔內區段徵收案,他為石頭館展示十九年熄燈,剛好有人推荐在台一線省道,和水上鄉南靖糖廠交界的後壁鄉閒置倉庫五千坪,十五年閒置早成蚊子館,但是便捷交通和寬敞的廠房,讓他興起再出發的決心。


 
陳仁德說,他父親在日據日代曾在朴子市經營日光食堂,日光和石頭相互輝映,他取名日光石頭博物館緬懷父母;台灣光復後,家道中落,他不得不半工半讀,清晨賣豆漿、醬菜,曾經有一年無力繳交學費,他含淚向老師惜別,表明有錢再來上學,他的導師梅一沖竟緊抱他,鼓勵他繼續上學,學費梅老師支付;他一再向梅老師道謝,發願長大後要回報梅老師,但是梅老師說他已六十歲了,請回饋社會就好!每次想到梅老師的無私教誨,他就堅持展示博物館回饋社會。


 
陳奎融透露,嘉義市石頭館環境侷限,遷出是早晚的事,多年前也在台南縣烏樹林糖廠設置休閒博物館,如今日光石頭博物館是更大的挑戰,在此蚊子館要活化、在不景氣的大環境、在離開嘉義故鄉拼觀光,實在充滿變數,但是只要大哥陳仁德堅持理念,家人即使起初反對,最後也總動員協助,石頭博物館是陳仁德一生最大的成就,家人希望克服困境同舟共濟再出發!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396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