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長久以來對其支持群眾宣揚仇恨、悲情的政治意識,近來尤其集中強調 ECFA對弱勢產業及基層民眾將造成傷害
2010/03/20 18:02:47瀏覽453|回應0|推薦0








反社會行為的危機









 



近日,針對胡志強的「美
工刀」事件,以及針對馬總統女兒的號召「撲殺」事件,接續上演。這究竟只是偶然?還是某種不安的燈號 亮起?頗值得思量。


這兩件事本身互無關聯。身懷美工刀嗆聲的是個年輕大學生,而網路上號召行動的中年男子,據說對社會現況不滿。令人不解的是,胡志強個性溫和、愛妻顧家,馬
家二女更是自立自愛、不沾政治,他們卻成了暴烈的語言或潛在行動的目標,這是怎麼回事?



兩起「未遂」事件的當事人,看來多少都有點反社會人格,也有個人的情緒管理問題,由於並未造成實質傷害,且藍綠雙方恐怕都希望不要造成傳染效應,所以低調
以對。但另方面,事情不可能船過水無痕,有些警訊不能輕視。


民進黨在目前蔡英文主席的帶領下,致力擺脫暴力形象。但另方面,台灣選舉頻繁,民進黨長久以來對其支持群眾宣揚仇恨、悲情的政治意識,近來尤其集中強調
ECFA對弱勢產業及基層民眾將造成傷害,這在景氣不佳時刻,特別對某些處於經濟困境的民眾,很可能會煽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身懷美工刀的大學生痛罵胡志

強是「台奸」,民進黨人對此說法應不陌生吧?長期向支持者如此「教化」的結果,妖魔化兩岸經濟協議等措施,極大化地宣揚兩岸間的政治仇恨,終於塑造出這樣
不知所云、甚至自認「暴力有理」的青年。



另方面,馬英九政府的政策溝通有時效果不佳,尤其居高位者的精英式、強調理性的風格,對某些草根性濃烈或自恃革命想法的民眾,可能在溝通上形成死角。這次
網路上貼文號召行動的男子,據稱是不滿時局,其不滿可能是針對民生問題,也可能是對政治前景感到悲觀。其人思想和行動激烈,固然是極端的例子;但社會體會
不到清晰的願景,相當比例的民眾完全聽不進政府試圖溝通的訊號,卻可能是一普遍現象。


無論如何,兩起事件雖是極端個案到病態的地步,但反社會的行為畢竟潛藏著為害的危機,藍綠雙方都要致力於化解這樣的政治暴力因素。


【2010/03/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38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