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智庫學者:賴清德的「台獨」標籤,可以成為兩岸破冰的政治資產
2024/05/21 00:30:57瀏覽14|回應0|推薦0

美智庫學者:賴清德的「台獨」標籤,可以成為兩岸破冰的政治資產

2024-05-20 18:46 

2038 人氣

總統賴清德(中)、副總統蕭美琴(右)、前總統蔡英文(左二)20日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於20日宣誓就職,並在就職演說中表達與北京對話的意願。他表示,希望中國能夠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並展示誠意,與台灣合法民選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進行對話、交流、合作。他更提出重啟雙邊對等觀光旅遊和允許中國學生來台就學等措施,呼籲一起追求和平與共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賴清德上任之際,台灣面臨中國軍事施壓不斷增加。上週,國台辦呼籲,新的台北當局必須在和平發展與對抗之間作出明智選擇。而對於賴清德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關係的言論,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於20日下午表示,「台灣地區領導人」的發言釋放了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訊號,暴露了「台獨工作者的本性」。

賴清德該如何因應棘手的兩岸關係,同時堅守國家安全與主權?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Wen-Ti Sung)認為,賴清德被視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反倒有機會化不利為有利。儘管這標籤看似是緩解兩岸緊張局勢的阻礙,但若能善用,也可能成為賴清德的一項政治資產。

總統賴清德20日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為什麼「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可能反而有利?

2017年,賴清德以行政院長身分至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到了2023年,他在宣誓就任民進黨主席時進一步做出闡述,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指的是「務實的認定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另外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中華民國主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只有2300萬人可以決定」。

對此,宋文笛指出,賴清德的解釋更全面地闡述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立場。首先,他通過稱呼中華民國台灣來安撫北京。其次,他斷言台灣已事實上獨立,因此不需要宣布或追求法律上的獨立。如果兩岸希望破冰,賴清德的這條路線可以為各方排拒勢力提供台階下,包括民進黨的台派選民和北京當局。

總統賴清德(中)、第一夫人吳玫如(左三)、副總統蕭美琴(右一)20日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賴清德與北京打交道的政治負擔或資產?

宋文笛指出,目前北京利用「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標籤,將賴清德塑造為一位激進的麻煩製造者,未來北京更有可能將賴的舉動描述為觸碰「紅線」的台獨行為。相較於蔡英文,北京對賴清德可能會抱持更大的懷疑。因此,北京在應對賴清德政府時,可能更傾向於使用更多大棒,而非胡蘿蔔。

然而,「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標籤也可能幫助賴清德進一步吸引民進黨的台派選民。這類似於1970年代美國政壇所謂的「只有尼克森可以去中國」。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因建立強硬反共形象,而在美國右翼擁有強大的支持。這使得他擁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可以在不受媚共的懷疑與指責下開啟美中關係的大門。

就賴清德的情況而言,如果受到台派喜愛,便是贏得台灣最反對中國的群體(指台灣民族主義派)的高度信任。這種情況使得賴清德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時,所需付出的政治代價會比其他民進黨政治人物要低因此,如果北京和台灣要就穩定兩岸關係的協議進行談判,賴清德可能更容易促成立法院批准該協議,因為通常最可能反對兩岸協議的反中鷹派選民,將相信賴清德作為「務實的台獨主義者」會保護台灣的利益。

國內民意的支持對於任何兩岸談判都極為重要。如果其他台灣政治領袖試圖與北京進行類似談判,可能會被疑中選民視為投降屈服的先兆;然而,若由賴清德推動此事,他們更有可能相信他正在展現高瞻遠矚的領導風範,並與北京展開長期的策略博弈。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右三)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右二)時,季辛吉(左三)也在一旁陪同。(美聯社)

賴清德領導下兩岸互動的前景

宋文笛指出,賴清德有興趣尋求兩岸對話,但不是以北京單方面設定的政治前提為基礎。然而,北京似乎不太可能很快與他接觸。近年來,民進黨在經營台美關係上富有成效,國民黨則幾乎完全掌握了與中國大陸的交流關係。如果賴清德能領導民進黨,同時積極發展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這將使執政黨在選舉中獲得更多支持和利益,並讓台灣其他在野勢力望塵莫及。

因此,北京不太可能急於與台灣進行真正的對話。相反,北京可能會要求賴清德先展現足夠多的善意,並做出高政治風險的重大承諾,然後才願意與他進行對話。北京可能會假設,賴清德無法承擔冒險的舉措,因為它或許將要求他支持「九二共識」。中國認為「九二共識」核心意涵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然而絕大多數台灣人反對這一觀點。

所以北京日後更有可能繼續對賴政府採取強硬手段,包含:國台辦持續進行言論譴責;在台灣各地擴大散播假訊息或影響力活動;繼續針對台灣出口產品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制裁或其他強制行動,並可能以「無限期暫停」而非永久禁令的形式執行;以及更頻繁對台灣實施接近軍事手段邊緣的灰色地帶行動,尤其在金門和馬祖附近水域的混合戰手段。

2024年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見面。(美聯社)

宋文笛指出,如果北京持續對台灣施加壓力,將錯失兩岸持久解凍的重大機會,使國際社會預期未來4年台海將面臨許多挑戰。他認為,考慮到北京的態度不太可能輕易軟化,賴政府應該繼續發展台灣的實力,並尋求安撫北京和國際夥伴。

他建議,賴清德政府可以積極擴大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和關係,從而提高台灣的全球地位和聲譽,進而提高與北京對話的籌碼和信心。同時,台灣需要持續向北京保證,台北的大門是敞開的。賴政府必須表明,他們沒有計劃採取任何激進的行動,並且雙方有足夠的時間來和平解決分歧。只有這樣,北京才有保持耐心的理由。(相關報導:回應賴清德演說 王毅談「三個不可」:台獨分裂行徑,是對台海和平最重大的破壞更多文章

最後,他認為,賴清德政府應該明確表示,願意通過對話來緩解兩岸緊張局勢,擴大既有共識,但前提是對話必須建立在雙方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畢竟,任何由北京單方面設定先決條件進行的兩岸對話在台灣政治中都是行不通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8063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