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島台灣發生了繼「921地震」25年後的最大地震,位於震中的花蓮陸續傳出災情,就連隔壁宜蘭縣著名景點龜山島也稍微斷了一部分。多年前曾因工作等原因先後十多次前往台灣,踏遍了台灣島內除了宜蘭之外所有的縣,陸續打卡了金門、澎湖、小琉球、綠島、蘭嶼等諸多島嶼。宜蘭以及其所屬的龜山島成了一直計劃中但始終未能成行之地,沒想到此次強震讓龜山島上了熱搜。在為島內同胞們祈福平安的同時,寶島之行無數的鏡頭也在腦海裡不斷地浮現。

每個人夢想中的旅行目的地也許各盡不同——沙漠、森林、高山、海島、異域……而海島一直是我的旅行首選,海邊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有種放鬆的肆意,平日緊繃的節奏一下子就會慢了下來。海風一吹,天大的事兒也沒什麼大不了,這種氛圍簡直就是為度假量身定做。所以那些年走訪寶島台灣時,遇上週末假期,我會隨意挑一個沒去過的海島去走走。躺著也好、曬太陽也好、或者也僅僅是靜靜地坐在海邊發呆看日出日落和潮起雲湧,又抑或哪怕只是單純看時間流逝也罷,輕輕鬆鬆地過一段放空自我的靜謐時光。多處島嶼之旅,欣賞過無數壯麗美景,而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當屬蘭嶼。

島嶼上隨處可見山羊、狗狗、貓咪出門。(作者提供)

腦海裡關於蘭嶼的記憶多年過後卻一直依舊是那麼的鮮活:島嶼上隨處可見山羊、狗狗、貓咪出門。海風將頭髮吹到打結,夜晚的星空與大海連成一片,閃著一抹抹耀眼的亮藍色,海水裹著鹹濕的水汽跑進鼻腔。小小的島嶼那樣的廣闊無邊,這就是蘭嶼---台灣小眾絕美海島,西太平洋上的「遺世明珠」,一個隱藏孤懸在台灣東南外海之中的小眾秘境,和小蘭嶼相依為伴。島上景色優美、空氣清新,椰風蕉雨,一派熱帶風光。在蘭嶼,除了能欣賞到藍天碧海,火山岩石,丘陵起伏,怪石林立的絕美風景,還能感受頗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島上住有兩千多名達悟族人,多以漁為生,著名的捕撈飛魚是熱門的旅遊項目。因島上旅遊開發力度不大,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的傳統文化和原始的生活習性。他們性格溫和,忠厚純良,能歌善舞。這裡民風淳樸,與世無爭,堪稱世外桃源。之所以得名蘭嶼,是因為島上盛產名貴植物蝴蝶蘭(蘭花的一種),蘭嶼與鼓浪嶼、江心嶼、東門嶼,一併號稱為「中華四大名嶼」。而蘭嶼所處位置戰略價值極高,這裡緊鄰巴士海峽。巴士海峽位於台灣島與巴丹群島之間的海峽,是我國進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日本作為一個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大量資源依賴進口。巴士海峽是日本對外貿易到達歐洲和中東地區必經之地,中東地區石油和天然氣都是經過巴士海峽再穿越琉球群島之後方才能到達日本本土。

去蘭嶼可以坐船,亦可搭乘小飛機。乘船前往蘭嶼有兩處碼頭,一是台東縣(蘭嶼行政隸屬台東縣)富岡漁港碼頭,航程兩個多小時。有些船班中途會經停綠島,時間還要更久點;二是墾丁的後壁湖碼頭也有船班開往蘭嶼,航程近兩小時。我選擇的是從墾丁前往,當船進入後半段航程的海域裡,整個天際間呈現在面前就是一幅精彩絕倫的畫卷,主色調藍色,藍得讓人懷疑如處夢境之中。

抵達蘭嶼的開元港碼頭後,港口設有租車行。大陸的駕駛證無法租藉機車,所以我租了一輛自行車,費用250台幣一天,計劃在島上停留一晚,正好差不多24小時。抵達時已是中午時分,在民宿放好行李,出門用了個簡餐。面對著大中午毒辣的太陽,正打算返回民宿休息時,見路邊有一公共休息的涼亭,便走進去倚靠長椅眺望遠處。岸邊停著一條條紅白相間的蘭嶼木舟,襯托著柔美沙灘和湛藍的海水,碧海藍天彷彿自成一色,美不勝收。涼亭裡不時迎面吹來海風,愜意極了。涼亭裡有一位本地老者見我是外來的遊客,主動向我聊起蘭嶼背後的一些傳說。相傳蘭嶼因為地殼運動,一百萬年前從菲律賓板塊脫離出來,之後就在在太平洋上不停地漂移,最終移動抵達如今的位置。如果再繼續保持現有移動的速度,或許再過一百萬年,將漂移與台灣主島相連。事實真相以及未來終究如何,無從考證。因為百萬年後世道已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輪迴,現今生活這個世界裡的人類肯定都早已「塵歸塵土歸土」了。不過老者所言的傳說也並非完全說是空穴來風,在島上還有一奇特現象,就是不少土著老人會說的一種方言,與臨近菲律賓一處島嶼上的方言相似度竟高達七八成,幾乎不用翻譯便可進行日常交流。

休整到傍晚時分,騎著單車沿著海岸線旁的公路一路向東,來到了青青草原。據島上居民推薦這是島上觀看日落絕佳勝地,果不其然一場絕美的日落晚霞視覺盛宴大片很快就在此「上演」。青青草原的地勢較高,視野非常開闊,登高望遠,一覽眾嶼小。落日的餘暉灑向整個太平洋海面,遠處的小蘭嶼和右邊美輪美奐的蘭嶼海岸線盡收眼底。當天空逐漸轉變成橘紅色的霞彩,穿過巴士海峽,一時間滿天紅霞真的美醉了賞景人的心,一抹抹霞光炫亮了眾人的眼球。「日落是永遠拍不完的浪漫!」 黃昏日落時分的青青草原,到處都鍍上了一層橘色的濾鏡。沐浴在霞光裡隨風搖曳起舞的野茅草,撩動著每個人的心弦,空氣裡到處散發著溫馨浪漫的氣息。遊客不多的蘭嶼本來就有一種難得的寧靜,此刻哪怕不是成雙成對的情侶,即便是我這樣的獨行俠,在那種獨特的氛圍下也完全被那份浪漫觸及靈魂深處。

一夜無語,次日一早用完早餐後,我騎著單車沿著海岸線向西而行。路上人煙稀少,時不時會看到一些山羊矗立於高高的岩石之上,仰天眺望著遠處的大海。一路上在不斷地驚歎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蘭嶼每年要面對強勁的冬季季風和夏季的颱風,海水的潮漲潮落,海岸線不少地方長期受風蝕及劇烈的海浪沖擊侵蝕,造就了許多特殊海蝕地形景觀地貌。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海蝕巖、海蝕洞,以及奇形怪狀的巨大岩塊,怪石林立,形狀各異,不少酷似各種動物和物體,惟妙惟肖。數量頗多的天然巖穴與奇石怪崖,鑄就了蘭嶼眾多險趣自然的海蝕景觀,尤其在蘭嶼的西岸和北岸較為常見。穿過最富趣味的兩獅對臥的「雙獅巖」、母雞帶小雞的「母雞巖、小雞巖」等坐標景點。在島嶼西岸與北岸交界處,發現近處的海域裡有黑潮流過,顏色格外深暗,還翻滾著洶湧的白浪。之後沿途陸續又穿越了鱷魚巖、坦克巖、五孔洞、青蛙巖等諸多名勝。

最後在島嶼北部偶遇了一群從台中而來的遊客,不得不說台灣不少民眾的淳樸與熱情是骨子裡與生俱來的。他們見我獨自一人,上來就是一大通台語。雖然沒能聽懂是啥意思,但知道是在打招呼。趕緊跟他們解釋我不是台灣人,那群人馬上換普通話與我交流。當得知我從上海而來,一個個如見外星人一般,因為我是他們在蘭嶼上見到的第一個非台灣人。接著團團將我圍住,拉著聊家常,又要加微信又是發名片還拉著一起合影,最後盛情邀請我一定要去台中做客(其實台中也不知去了多少回了)。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好快,短短的蘭嶼時光很快就過去了。返程的船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蘭嶼,最後消失在視野之中,離開確實是為了更好的懷念。蘭嶼,一個遠離世俗喧囂的世外桃源,這樣的旅程注定是為生命的記憶描繪了一幅壯麗的詩畫!(薛峰)

(本文來源:「兩岸青年」微信公眾號)

#蘭嶼 #島上 #島嶼 #巴士海峽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