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不同的戶口制度
2023/12/09 00:06:07瀏覽85|回應0|推薦0

兩岸不同的戶口制度

2023/12/08 
台灣戶口制度寬鬆平等。圖/shutterstock

【飛越千里看台灣】


文/石晨曦

先生結束的事業回台後在三重租屋,為了行事方便,就把戶口從美濃老家遷來三重。我對先生此舉有點疑惑,為何戶口可以說遷就遷?

台灣戶口制度寬鬆平等

「台灣的戶口是可以隨自己的心意隨意遷徙的,只要你有確切的住址就行。租屋也一樣可以放戶口。住在三重的人很多都是南部上來的,三重與台北只是一橋之隔,交通便利,可無論是租屋或買屋都比台北便宜許多,所以很多南部人上來台北打拼,都選擇落腳三重,我也是這樣。」先生跟我解釋。

「那台北市可以嗎?台北市是首都耶!如果我在台北租屋也一樣可以把戶口遷去台北?」我還是有點不敢相信,因為與大陸的戶口制度差太多。

「當然可以,只要你住在台北,無論租屋或買屋都可以。如果你不想遷,要把戶口放在老家也可以。每個縣市給當地居民的福利都不同。你可以以自身的需求或生活與辦事的方便性來多方考量。一切都是你的自由。」先生繼續解釋給我聽。

「那有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區分嗎?」我繼續發問。

「從未有過。農民是職業與戶口無關。戶口只是一個身分的證明,並沒有太多其他意涵,任何人都一樣。」先生繼續解釋給我聽。

聽完先生的解釋,我對台灣人還真是有點羨慕。在大陸像我這樣口袋空空的農村人若是想把戶口遷去北京簡直比登天還難吧。

大陸戶口制度是人生鑰匙

出生在七零年代的我成長時光中,中國的戶口制度都處於嚴格控管的狀態,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把人民劃成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彷彿一種階級的區分。

我生長在農村,同一個村莊裡的居民卻有著兩種不同的戶口。那些在政府機關或國營企業上班的人都是非農業戶口,生出的孩子也是非農業戶口,即使書讀得不好,也不用擔心以後沒飯吃。當時的企業幾乎都是國營的。那時國家有這樣的政策,國家單位的職員退休後,一位子女可以頂替,也就是說,政府會在同一單位為他的子女安排一份工作,這種世襲制我們稱為「頂職」。

若是兒女太多,無法都頂職,但他們有非農業戶口要找一份工作也不是難事。而農民都是農業戶口,不能去國營企業上班,像一種標籤,只能守著農田,生出的孩子也是農業戶口,孩子們若是考不上普通高中,也無法去讀工業相關的技職學校,只能讀農業職高。若考上大學或大專、中專,畢業後國家會分配工作,戶口就會轉成非農業戶口。可農家子弟本就資源不足,從小就沒得到好的培養,課餘時間還要幫忙農活,沒有城裡孩子的競爭優勢,考上大學是何其艱難。

不公正的戶口制度讓階級在無形中產生。很多非農業戶口人家的兒子娶媳婦,都不願娶農民的女兒,因為當時大陸新生兒的戶口都從母,他們不願自己的孩子是農業戶口,將來又沒田地可種又不好找工作。

我年輕時交過一個男友,是我們縣氣象局長的兒子,她母親就是用那種高人一等的眼光看我,覺得我這個農村女孩配不上她兒子。當時已是九零年代初,沿海經濟發展迅速,農村孩子都出外打工,有的也開始自己創業做點小生意,很多農民的孩子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機會多了,戶口不同所產生的階級觀念也就慢慢式微,我從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能走進他的生命是一種緣分,沒有誰高攀了誰,他父親倒是一個跟得上時代的人,對我極好,只是我過早的成熟理智,不願走入一個輕視我的家庭,我與他的緣分最終還是劃下了句點。

大陸戶口制度的變化

九零年代後,農村裡非農業戶口不再占絕對優勢,人人似乎平等了,但城市人與農村人之間的階級依然存在。城市戶口一直嚴格管控,不能隨意牽入,有些女孩嫁給城裡人,可戶口還是在鄉下,生出的孩子戶口也在鄉下,所以城裡人也不太敢娶鄉下女孩。大概到2000年左右政府做了一些戶口制度的改革,讓嬰兒落戶隨父隨母自願,農村女孩才終於不再低人一等。

2014年後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劃分終於走入歷史,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中國的戶口制度一步步走向一個更好的方向,但離自由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大城市對戶口一樣嚴格管控,即使你在那座城市上班多年若沒買房戶口一樣不能遷入,頂多只能拿到居住證,有的連拿到居住證都很困難。因為難,所以大城市的戶口顯得很有價值,為了得到那個戶口,很多事情在發生,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

中國人的思想裡普遍存在著一個觀念,就是中國太大,難管,所以政府的嚴格管控都是應該的。來台後我悟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並非大就難管,重點在管裡的方法,一開始就束得太緊,導致太多的後遺症,冒然放鬆當然會產生問題。

束縛讓人產生對美好的嚮往,突然解開時,一定蜂擁而至,造成無法承受的後果。若一開始就是自由的,便不再需要追求,台灣的戶口制度便是如此,即使是開放的,台北市也不需要擔心人口過多的問題,社會會自然的調節,因對了自然產生好的果。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我在中國的二十年》。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8014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