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辛未新正雅集
2015/04/09 20:07:12瀏覽359|回應0|推薦17

※記辛未新正雅集

 

庚午年底,文友洪宗川來訪,帶來一幀黃乙玲的親筆簽名海報相贈,並且共同討論他以黃乙玲所唱之流行歌曲歌名為題之詩作百首,互相切磋一番;臨走時告訴我說,黃哲永將於農曆春節期間邀約數位詩友小聚一番,當時即予以應允。

    辛未年正月初四,七點多,宗川兄已驅車來到敝地,稍事休息,即刻前往溪州與謝清水會合;我及內人、謝清水伉儷及其二位小公子,由洪宗川開車,走自強大橋往北港出發,經北港之後再往蒜頭方向前進。

    到達黃府已十點多,剛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黃夫人邱素綢女士親撰書之春聯:「酒豪語妙,賓朋無俗客;箏韻墨香,夫婦亦騷人。」超凡脫俗,貼切至極。

    室內擺飾簡單,幾座樸拙的桌櫃,古色古香;櫃中擺滿絕版的善本書,信手取下翻閱,都是難得一見的國學古籍,全是他多年來花費龐大心血與金錢從各地舊書攤及古董商所蒐集而來的,本本價值非凡,時報週刊「痴人列傳」專欄曾做詳盡之報導。茶几旁擺放二尊樸拙的石雕,就這幾樣簡單的擺飾,再加上一支古箏,已充滿了書香以及藝術氣息。

    正兀自欣賞著,哲永夫婦已買菜回來,大家相見甚歡,詩友相聚,話題總是繞著文學及作詩之心得打轉,一邊嗑瓜子、剝花生,一邊用古拙的青花瓷杯品香茗。

    約十二時半,楊龍潭、張麗美伉儷還有久未謀面的文友范智雄(一平)蒞臨,一時氣氛更加熱鬧;洪宗川的姓名學,一平的禪學,黃哲永的詩學,個個口若懸河,妙語如珠,另外幾位只有靜靜的聆聽闊論;中午,大伙兒吃著火鍋亦不忘談笑風生,相聚極為融洽。

下午二時左右,在哲永帶領之下,前往憑弔王得祿墓;墓園位於新港鄉安和村番婆庒,道光廿四年建立,規模之大為全台之冠,墓前之翁仲石馬、石羊、石獅,為台灣罕見之物,但是不見石羊,據說已被竊,甚為可惜。

    接著再前往太保鄉參觀王氏家廟,為民國五十一年所建,門前尚存有旗桿台、石獅,廟中供奉王氏祖先及王得祿神位,壁上有王得祿提督夫婦畫像及若干古聯。

    庭院中散置若干石刻、石柱,為王家古宅及舊家祠拆下之物,陪伴著它的是風霜雨露和幾度夕陽殘霞而已,實在令人感嘆,令人懷思。

由王氏家廟回來,一平及楊龍潭夫婦有事先走,留下我們繼續暢談,哲永並帶我們上樓參觀他不肯輕易示人的珍藏善本書,有的如名片般大,有的字體如螻蟻般,也有無字天書(古代之筆記本),令人大開眼界;宗川兄頻頻要求哲永割愛,怎奈那些書他硬是不賣,因為在坊間已經無法再找到第二本了。

    約八點多,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分手,臨走前,哲永希望大家能寫幾首詩以誌,余苦思數日,得詩數首,錄之以做紀念。

 

    辛未正四蒜頭小聚

風和日暖值新年  逸友重逢續舊緣  醉月樓中迎雅客  蒜頭廟右訪高賢

奇杯淺酌春醪美  妙語歡談古籍全  志趣相投嫌日短  開懷坐忘暮迷煙

之二

蒜頭廟右萃群賢  百里相逢互拍肩  蒞座賓朋拋俗態  故交鷗鷺惜詩緣

墨香淡雅幽懷引  箏韻飄揚妙語傳  談笑風生情更篤  春宵坐晚露侵筵

 

    吊王得祿墓

敉定群魔首建功  揚威台域一英雄  名垂青史門楣耀  塚伴殘霞幾度紅

    之二

墳前茅盛暮山蒼  翁仲威儀佇兩旁  放眼平疇思故國  徒留高塚映斜陽

    之三

猶思大嫂育培功  一品榮銜表寸衷  泉下英雄垂典範  巍峨高塚伴蒼穹

之四

心懷梓里節尤堅  耀祖光宗德配天  太保鄉名依舊在  徒留孤塚伴荒煙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mboo1763&aid=2211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