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崛起,是美國必須面對的現實。一個中國政策,長久以來也被認為是國際秩序重要的基石。所以川普雖然在競選與當選之初挑戰過一個中國政策,也揚言要對中國貨物徵收45%的關稅,但在2月和習近平通電話時已經回到了一中的軌道,45%的關稅威脅也一直沒有執行。雖然在對中貿易政策上,鷹派的首席策略師巴農與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洛,對上鴿派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柯恩與財政部長努欽,雙方角力互有勝負,但並未挑戰中美關係穩健發展的框架。中美關係是不是按照習近平版本的「新型大國關係」發展,可以觀察。因為美國鷹派認為提勒森訪華時,接受了習版新型大國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論述,等於承認了中國無可談判的核心利益,這個姿態放得太低,所以將來應當還會有外交辯論。也有人注意到美國雖然接受一中,但強調是美國的一中政策,和中國的一中原則不盡相同,所以也還有外交迴旋的空間。這些觀察都對,具體的美國對中政策,也還必須在一連串政策辯論與腦力激盪之後才會逐漸浮現。有美國評論指出,甚至需要1年的時間才有辦法看出對中政策的輪廓。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對中美關係正常發展的大趨勢視而不見。大國之間的關係,本就有衝突有合作,重要的是要能管控分歧,不要讓它影響到大局。這是中美雙方都很嫻熟的。在習川會之前,西方媒體表示兩國元首見面時的禮節,也可能有大意涵。以川普過去與他國元首見面時的握手方式為例,和安倍握得久了,或是沒聽到梅克爾講話,所以在記者拍照時沒伸手過去,都變成媒體炒作的話題。這些本是小事,但在川普風格的外交操作下,卻經常有意無意變成大事。可是這次川普沒有在這些細節上製造話題,媒體也沒真的盯著這些禮儀來看,可見大家在乎的都是大趨勢。對敘利亞政策也是一樣。中國支持小阿塞德,美國支持反抗軍,川普在宴請習近平的同時,談笑用兵,對敘利亞空軍基地發射了59枚巡弋飛彈,中國的反應也還中性自制。可見兩國已經能夠成熟互動。習川強調,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下階段雙方要規畫兩國高層交往。充分用好新建立的外交安全、全面經濟、執法及網路安全、社會和人文4個高級別的對話合作機制,制定重點合作清單,爭取早期收穫。這是中美雙方日後夯實新關係的基礎。對北韓的政策合作,可能在這些對話機制中逐漸浮現,南海與台海問題,也可能在這個新的氛圍下,有了新的政策默契。不論川普政府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是軟是硬,不論川普在北韓問題如何對中施壓,中美關係在習川會後,已有深化發展的勢頭。我們可以在「美國的」一中政策下,呼籲美國信守《台灣關係法》與對台灣的六項保證,但若想聯美制中,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就是我們所必須面對的國際新情勢。(中國時報) 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