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
歐盟峰會為歐債危機找出解決對策,中研院士、中投(國際)公司董事長劉遵義昨(2)日說:「我一直很樂觀」,因為歐盟討論解決的方向是正確的,過程中出現許多政治斡旋,基於歐美經濟短期內復甦緩慢,以外貿為經濟重點的台灣,應該重視亞洲市場,尤其是大陸和印度。
劉遵義對歐債危機的看法,認為終會有解決的,歐元區統一貨幣制度也不會解散,最終是歐洲自己要做些事,歐盟成員國政治領導人要有魄力站出來,為歐洲的「集體利益」作出改革對策,才能根本地解除危機。
受到歐美經濟疲弱影響,我國今年GDP年增率恐難以「保三」,引起各界對政府經濟政策的撻伐。與劉遵義同為財經院士的胡勝正指出,馬政府強調要重視品牌、研發新創,這些都是對的方向,但推出的時機,或政策先後次序的問題沒有弄好,把原本脆弱的經濟弄的更無力。
中央研究院昨天召開第30次院士會議,超過200名來自海內外的院士到場,中研院院士是國內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屬終身職,于宗先、麥朝成、胡勝正、朱敬一、管中閔、段錦泉、王平等財經院士均參加開幕。
多年前從美國加州遷居香港,並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職務的劉遵義,堅信亞洲市場將會扮演全球經濟翻轉的角色。他表示,歐盟峰會結果證明他的樂觀是正確的,歐債危機會有正確的進行方向,中間程序會反反覆覆,往往是受到政治的困擾,考驗國家領導人的魄力。
劉遵義建議,台灣自己要有因應措施,不能等待歐洲的復甦,行政院召開歐債危機因應對策會議是有幫助的,但不能改變歐美經濟短期內復甦緩慢的事實,台灣經濟受制於外貿衰退而表現不佳,短期內關注中國及印度的市場,亞洲才是真正的機會。
胡勝正也表示,國人要對經濟政策的方向建立共識,謹慎考量推出政策的時機及政策溝通。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