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2 19:53:51瀏覽293|回應0|推薦13 | |
大陸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發展驚人,2010年GDP已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崛起,台生成了未來兩岸溝通的橋樑。
北大2010屆博士研究生羅海芸說,「我們現在是扮演溝通的橋樑的角色,因為兩岸交流越來越多,即便有的人沒有去過台灣,一聽說你是台灣人都會問你很多問題。」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主席蔡秉憲說,我希望可以盡自己一份力,充當兩岸之間以及與外界之間的橋樑,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介紹出去。
蔡秉憲認為,兩岸交流有一個大的發展契機。他說,比較偏台灣北部的縣市對大陸稍微有點了解,但是中南部縣市對大陸有很多成見。近兩年,他做兩岸交流,也會碰到有人問,「大陸有洗衣機嗎?」基於此,才促使他儘量多去做兩岸交流方面的事情。
減少誤區和盲點
中新網報導,中國崛起,未來兩岸交流和合作還將進一步發展,台生不會成為旁觀者。台灣學生在兩岸互動中能夠參與的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大,發揮所學,減少兩岸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誤區和盲點。
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景,台灣學生作為兩岸交流中的一員,是非常關注的,因為未來兩岸關係如何發展,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以及他們未來的發展。
北京中醫藥大學2009屆碩士研究生鄒易良說「兩岸勢必要進行交流,就如同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以後,大陸就把台灣學生很貴的學費降到與大陸同學一樣。」鄒易良說,「學歷承認的方面,大陸醫學學歷不被台灣認可,也不能考醫師資格證,雖然台灣要保護本土的市場,但是台灣還是應把眼光放長遠點,從提高台灣醫療水準出發。」
加大對台灣中南部交流
據蔡秉憲表示,「我也希望未來大陸的精英到台灣唸書,對台灣非常的了解,更希望兩邊未來的主人能夠相互了解,不要發生誤判的情形。」他認為,在促進兩岸交流發展中,要加大對台灣中南部的交流,這是近五年比較迫切要做的。雙方相互了解後,未來兩岸交流才能進入比較深層次的領域。
在兩岸學生交流中,清華大學2010屆本科生俞柔安認為,大陸學生到台灣交流都是短期的考察,看到的都是比較好的一面,很難有深入的交流。她建議,「最好能夠去台灣課堂上課,因為只有長時間的交流和溝通,才會出現一些摩擦和衝突,才會藉此更深入了解對方,才會包容對方的差異。」
兩岸交流像「播種」
人民大學2010屆碩士研究生陳怡秀說,兩岸交流就像「播種」一樣,你必須播下這顆種子,而且要定時澆水和施肥,但你不能期望一定要有收成或有好收成。
然而,如果不播這顆種的話,將永遠長不出東西來。她還認為,「交流和文化融入是沒有辦法速成的,大陸希望台灣更了解大陸,或者大陸這邊更加了解台灣,這個事沒辦法速成,就必須慢慢來,一步一步走,而不是看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調研就可以了解的,這個東西沒辦法長久,長久的東西是播下了種子,靜靜等待開花和結果,這就是收穫。」
中新網報導指出,臺生作為兩岸交流中的組成部分,透過在大陸學習,他們親身感受大陸近年的發展,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著大陸的變化,在未來的兩岸交流中,他們是最有發言權,也最能夠影響身邊人的群體之一。
台生思維活躍行動務實
在採訪中,中新網記者覺得台灣學生給人「思維活躍、行動務實」的真切感受,他們有的人在台灣以外的其他國家求過學,甚至工作過;有的人在台灣本科畢業以後工作過;有的人一直在學校中的環境長大;有的人從小就來到大陸生活……他們的視野開闊,思維活躍,能夠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洞察未來發展的變化。
同時,他們又是非常務實的一群人,有時他們可能不會真正去關注兩岸政治,而是從自身考慮如何在短時間內達到自己的目標;有時他們不會去關注台灣的變化,更加關心的是菜價有沒有漲,水果怎麼又漲價了……但這都是人之常情,務實的人生才更加紮實和精緻。
兩岸教育發展的土壤都是植根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上,比如儒家的教育理念,但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後,以胡適、蔡元培等文化名人吸收西方教育思想,帶來中國教育的新思潮。在國民黨退守台灣和新中國成立後,大陸曾經學習蘇聯教育模式,台灣學習歐美國家教育模式,隨之分化開來;之後經由長期分隔形成了兩岸的隔閡。
資料來源:2012-04-11/旺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4/112012041100247.html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