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心靈的故鄉
2007/01/18 20:48:24瀏覽438|回應0|推薦2

尋找心靈的故鄉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情,困擾了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也在七情六慾中打轉,直到生命的盡頭,我們仍然不知「情」究竟是何物。

從中國文字的結構看,「情」字是豎心旁,自然脫離不了心的作用。而佛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著各種色」,「情」也是一樣,可黑可白,可冷可熱,可深可淺,可大可小;總之,人情冷暖,千差萬別,也令人捉摸不定。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的就是一個情字;「天若有情天亦老」、「多情總被無惱」,為的也是個情字;「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為的還是一個情字,情之為物,真可說是「剪不斷,理還亂」了。

「紅樓夢」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葬花詞中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儂知是誰」,癡情男女,百感交加,感懷的只在自己,似乎除了自己,天地間就沒有別人,於是就像溫室裡的花朵,見不著世面,經不起風浪,不能走出兒女私情的漩渦,只能夠深鎖春閨,孤芳自賞,難怪要註定成為小說裡的悲劇性人物。

宋朝蔣捷的虞美人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同樣是望雨聽聲的日子,隨著年歲的成長、情境的變遷,感情世界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從少年的不識愁滋味到中年的客途秋恨,老年的不堪回首,其間情感的波濤起伏很大,但都不外乎對自己境遇的感傷,又何曾把集中在自身的感懷擴散到天下蒼生?所以文人的感情總讓人覺得狹隘,跳不出私情的漩渦而自怨自艾。

又像「三國演義」卷前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雖然已走出了狹隘私情的胡同,但所持的是一種冷眼旁觀世局的冷漠心態,似乎世間的一切紛攘苦痛,都與我無關,如此,逸則逸矣,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長情與大愛。

長情要展望未來,大愛要放眼天下,能夠展望未來,放眼天下,才不致落入小乘,才能邁向菩薩大乘之道。

其實,歷代名傳後世的文人,也並不全在病酒與悲秋中為賦新詞強說愁,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云:「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又如白居易「新製布裘」云:「安得萬里裘,蓋裡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這種關懷天下窮人寒士的長情與大愛,更足表現爍耀古今文豪的偉大慈悲憫人情操。

談情要談長情,說愛要說大愛,大家都在滾滾紅塵中被七情六慾所轉,所以常常迷失自我,漸失那分天真無邪的赤子之心,只要我們能勇猛精進,不斷找尋心靈的故鄉,則菩薩的「覺情」就不難顯現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66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