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部落客、社會運動與樂生(作者:楊娉育)
2008/02/21 01:01:40瀏覽340|回應0|推薦1

部落客、社會運動與樂生

                                                       /楊娉育

一個不一樣的開始!

    我總是在想,到底有多少人還能遙想白色恐怖年代,那知識禁錮、言論箝制的苦澀歲月?還有多少人能感受那試圖不讓記憶慘白空茫的奮戰?我因不曾經歷,所以只能遙想。聽說,報導文學是當年知識禁錮的慰藉天堂;而言論自由的渴望會在黨外雜誌裡獲得紓解!苦澀,卻不曾留白的記憶長城!那是跟著土地一路苦過來的永恆淚跡;情感之深,深不可探!而今你我的記憶長城裡刻畫的到底是什麼?一堆量大繁瑣、簡單化約、表面淺層、物化對價…的跑馬燈資訊看板!情感之淺,如過眼雲煙!

    左派、馬克斯、黨外…,這些字眼在昔日猶如叛逆的表徵、理想的代號、也意味著對制度與普世價值的挑戰!我還記得大學時代,某個現居高官的民進黨員,在選舉時大放中共國歌,將之當成一種禁忌的挑戰!他當時的神情既得意、又興奮!而現在呢?中共國歌轉眼變成純粹敵我的意識形態符號!

    一個昨是今非的迷亂世代;一個社會物化、意識型態紛亂的世代;一個習於用政治語彙混亂價值的世代!自殺群、抗壓性低、草莓族…,這些個字眼逐漸解構這個社會當年用淚痕築構的韌性。似乎,對年輕人而言,那份理想性的挑戰企圖心,已逐漸消失!有多久,台灣不再有意氣風發的學生運動;也已經很久,社運操作過程不曾帶著哪股令人難忘的「純粹感動」!然而,誰也沒料到,2007年保樂生運動,竟會讓一池死水的台灣掀起一股不同以往的浪潮!

    2007年的3月,一群部落客以不到三天的時間〔毎人100元〕,網上募集三十萬,完成在某大報登保樂生廣告的任務!這是不同以往的運動模式,猶如網上集資一般,換成集結運動人氣。這股氣勢引來各方注意,也讓保樂生的團體為之振奮,頓時保樂生的人氣直往上竄!這個刺激,對台灣社會運動而言猶如一種宣示,宣示一個不一樣的開始、及科技與社會運動結合的可能性。

保樂生運動給予台灣很多刺激,相信學界日後相關研究探討樂生被著墨的程度不會太少。其中,部落客在此所扮演的角色,備受矚目!媒體封殺、藍綠政客皆不愛的「保樂生運動」,可謂在四面楚歌的情勢中,試圖殺出重圍!其中,逼迫媒體、創造另一道訊息傳遞介面、並自主性串連形成另一股運動線的,就是這些部落客們!

保樂生運動牽涉的人事物面向甚廣,最初之所以能成事乃因為「單純」,但之後陷入操作困境卻也因為「單純」;若真要讓全貌呈現,恐怕會相當紛亂,同時筆者也非每個面向訊息都能清楚掌握。在此必須強調,保樂生運動牽涉的團體很多,非僅僅是部落客而已。本文主要聚焦在樂生與部落客的身上,但也無法避免的會談論整體運動結構性的問題,因會牽動部落客及其他關心的社運團體的動向。

我們既從過往的歷史切入,就也以歷史的脈絡演變來讓主角入鏡吧!

那一群怪怪的學生!

    2005年底一個偶然的機會,輾轉收到了來自台北保存「樂生療養院」的訊息。因為政治利益的拉扯,新莊線的捷運機廠於是移址,選一個經費昂貴的地點----位處山坡地的「樂生療養院」。而為何成本昂貴?因為要挖掉半個山頭!這也才知道,那裡有一群當年被隔離居住在此的痲瘋病患。在醫藥發達的今日,痲瘋病早已不是問題,然而這群五十年前被拘禁在此,即使早已病癒的老人家,卻已無法被社會所接納,從此沒有了家。樂生,成了他們唯一安身之地!當下我們就連署,聲援他們。

    原以為故事就此結束,一則遠在台北;還有,發聲保存的團體「青年樂生聯盟」全是學生,總覺得學生的能耐大概只能撐幾個月,之後要有長期延續是不可能的,我想與樂生大致緣盡於此。然而,沒想到,他們竟然與公部門鬥了三年,而且還活著,沒有消失!我們不斷收到他們的消息;當中,我看到這群學生的成長軌跡,感受到那股欲扭轉「草莓族、打嘴砲」社會對時下年輕人負面評價的企圖!

    2006年的611,學生首次發動保樂生遊行,規模不大,約五、六百人。但這場遊行所展現的創意、效率與樸質的理想性色彩,卻讓來者眼睛為之一亮!這是為何?因為時下社會的濫情、炒短線氣息,在 611遊行中完全看不見;相較近年所參與的遊行或者抗議活動,我所感受到的是一股久違不見的「最純粹的感動」!

    力量的凝聚是在當中一點一滴逐漸累積的,但暫時潛藏在社群中;而何時跳出來?就看什麼樣的藥引子形成管道把能量激發出來。

樂生的困境!

    在首段文字中,之所以會將白色恐怖的苦澀年代略有敘述,是因為部落客某種程度與當年報導文學、黨外雜誌有異曲同工之處;不是完全相同,但在當今科技飛躍的年代,自成另一種面貌。而在談部落客於保樂生運動所扮演角色當中,無法避免的也必須談及樂生的困境。

樂生牽涉的面向:有政策的公共利益評估考量、有文史保留的問題、有政治糾葛牽扯其中、有對人權詮釋的論戰、有年輕族群對普世價值的挑戰!在2005年「青年樂生聯盟」成立前,院中幾位老人家便不斷陳情,欲保住療養院。學者以學術性加入後,始有學生營隊活動操作,「青年樂生聯盟」因此而生。2006年中以後,其他民間團體開始加入;部落客們群集串聯約在2007年元月。

網路上,每一個人所寫的,經常與當下所見有關,情緒就糾結在裡頭。當中活動與討論的資訊相當多,真的很難理出頭緒來。而就我的觀察,似乎每一項論戰都對樂生不利!

一、簡單量化的公共利益迷思!你怎麼能解釋50個人可比上百萬人的利益?這是公部門慣用的手法,也經常有用。而真相是:這個機廠用地原本不在這裡,而是輔大附近充斥非法工廠的公有地,卻為何轉向到此〜要挖掉半個山頭、毀掉森林、拆除歷史建築、還讓老人失依的一個地方?捷運是公共政策,一個不公不義的政策,有何公共利益可言?但這個真相能說服一般民眾嗎?台灣民眾對環境與人文的認知程度有多深?

二、文史保存。公部門說有保存啊!不是也留住現有的七成嗎?好,你把總統府中間主體拆掉,只留兩邊尾端,這樣好不好?也是有保留啊!樂生是一個還活著的歷史聚落,有美麗的歷史建物、有醫療史跡、還有包圍其中翠色逼人的自然景觀。從國際文化遺址保留趨勢,這整個山頭都動不得!然而,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何謂本土文化的台灣如何清楚連結樂生與台灣的關係?

三、人權問題。這裡被廣為討論的是移地安養的問題。你把一個人年輕時拔根硬塞到此地,在這裡定根安養幾十年後,你還要再拔一次根!老樹斷根移植的死亡率是九成!人也一樣。目前老人安養問題在傳統社福觀點裏,恰好與上述說法相反;他們認為新的環境比原來的環境好,採光、乾淨程度都好很多。但另有一派社福團體則提出批判,他們質疑現社福的安養定義,到底是為了讓社工方便照護老人、還是讓老人有權選擇終養處所?

四、不單純的政治利益糾葛。樂生牽扯的除了數十億的砂石利益外,還涉及政治操作。無論如何,在爭取媒體觀照的考量下,保樂生要運用政治時事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相對的,「利用」了也就會「被利用」,這是雙面刃。當時媒體跟著總統大選跑,樂生也利用了這個趨勢,也因此引來被政治利用之譏。儘管運用的程度都還好,不過,卻也難以避免地成為總統大選的媒體附屬物,隨著民進黨黨內初選結束,熱度也跟著消退。特別在蘇貞昌敗選後,那主要的敵人似乎就消失了!

五、挑戰台灣既有認定的價值。理想性、挑戰普世價值向來就被認定是年輕學子的標誌,一個人一但進入社會,現實所逼,理想性逐漸黯淡;但是內心深處,卻仍有著它的身影。特別在物化已深的台灣社會,這樣的身影越來越少。今天出現這批「以運動」為手段、「以理想公義對抗不公不義」為題的年輕人,強度與爭議是相當足夠的!然而,在這場人心的運動中,學生與學者如何說服大家:「這樣的價值認定是有問題的!」

為何要保住僅存的樂生院?上述所談的豈是三言兩語所能涵蓋,媒體記者即使願意,誰能有足夠版面去陳述這些?部落客們即擔綱了這樣的訊息紀錄與傳遞的角色,而某種程度他們也解決了距離的問題,讓北部以外的各地團體都能清楚完整地獲得消息。

那一群部落客

    基本上,在保樂生院的事件中,關心的部落客群大致分兩種,一種是純粹掛消息上去的;另一種則是實際參與兼記錄的。在這裡所談的主角自然以後者為主。在此之前,一般大眾或許知道有部落格〔blog〕、站主通稱部落客這些事;但是,究竟有何功能?時下認知的也不過是「個人記事本」之類的功能,至少在樂生事件以前,我也這麼認為。然而,保樂生運動卻讓大家對時下部落格的影響力刮目相看!

    遊走於部落格之間,「人行道 sideway」、「媒觀系」、「黑米的共享書籤」、「how的塗鴉本」、「我們已經去了黃昏」、「堯@部落格」…,光這些站名就足夠想像這些部落格所顯現的多樣性格。投入保樂生運動的部落客們有一部分是跨足於社會人士與學生之間,有的是非主流媒體記者,而有的則是一派沉浸於理想世界的標準宅男!音樂、電影、弱勢權益…,每個部落格呈現的樣貌都不一樣,差異性可以說頗大。也因為差異性的緣故,他們各自對不同社群產生了影響力。儘管他們多認為部落格無法取代媒體;但是,在這個事件當中,部落客們卻對媒體卻產生極大的壓迫力!這是為何?

傳媒淪為傳銷

2006年七月下旬某日,一則大報頭版諾大的標題吸引大家的目光〝一個人的學運〞!照片上是一個靜坐絕食的學生,背後綁著「民國維新」的布條;閱讀內容,只有一個重點,要求阿扁下台。之後接連數天,官員、政客們紛紛慰問送花,藍綠都有,人人都想藉此搶攻全國版增加曝光率。現場沒有任何制止的警察,而部份媒體大書特書讚美該生,說他侃侃而談有領袖風範。搜尋幾所大學的BBS站,批判諷刺的情勢,恰與這些媒體成強烈對比。

    另一場學生事件也在七月發生,但是對照黎姓學生的〝一人學運〞,兩者待遇卻是天壤之別!七月十一日上百名「樂生青年」群聚台北縣府,要求保留因捷運機廠用地將被拆除的樂生療養院!那天鎮暴警察伺候著,肅殺緊張!最後靜坐學生被踹的被踹,而後被勒住脖子抬上鎮暴車!對此,媒體的反應同樣兩極化。電子媒體要的是動手的畫面;平面則是冷處理。七月下旬百位樂生青年再前往國民黨抗議。同樣,鎮暴警察隨旁伺候。不過那次,他們沒有被抬走,因為同時間相對黎姓學生寬容與關愛的待遇,已經不方便再對這群學生動用警力!

    政治利益左右了這兩個事件,有了不一樣的命運,也讓所有運動變了樣!前者「倒扁」讓藍營稱讚,讓反扁媒體有了新著力點,讚揚、支持、放大!而後者涉及的偏偏是事關藍綠陣營的工程利益;他們批評蘇貞昌、呂秀蓮、周錫偉!這下他們成了政治利益下的絆腳石,藍綠皆想除之而後快!而媒體的沉淪,沒有導正、只有更加扭曲價值觀,只因那該死的意識形態之爭!

是非曲直不再是傳媒的重點,「學運」二字淪為個人傳銷的商業工具。那〝一人學運〞的戲碼,讓部份苦無倒扁素材的媒體有了切入點,要放大效果的同時,必然開始製造事件的正當性;背後沒有完整的論述,最後變成個人式空泛頌揚的大空殼!最嚴重的是,整個過程變成教壞小孩的鬧劇!「只要掌握媒體所好,再想一個勁爆的動作,我就出名了!」

另一個訊息與言論的通口!

相對在保樂生的事件中,人道關懷與是非曲直的彰顯讓部落客們在社會上取得了某個程度的道德正當性!知識青年在某些事件訊息的選擇性,不再只是單一窗口。某些生活與知識性的訊息在部落格也能獲得;而最不一樣的是,部落格個人記錄的特質,會因個人的專業與嗜好而有事件深入的匯整與著墨。許多人會遊走於部落格之間,為了是吸取更廣泛深入的訊息。

大部分的部落客都感受得到,樂青學生的北縣府丟蛋抗議,媒體抵制的情形相當明顯。畢竟,丟蛋事件會引來負面的效果,有些部落客們也不認同,但是他們清楚這必須與保留樂生院做某種區隔。他們有認為,無論學生丟蛋事件的正當性為何,必須讓事件回歸到保留樂生院的主題來;不能被媒體操作成保留樂生院=學生蛋洗台北縣政府!

「部落格不是要取代媒體,而是要壓迫媒體,懹他們不得不報導樂生的消息!」幾個部落客們如斯地說。而這代表著,他們必需有能力能形成媒體壓力!也必須成就另一個言論與訊息傳遞的通口。而所謂媒體壓力,就來自民氣!

另一種社運的可能性!

    2007年元月一群部落客為樂生事件展開首次的串聯聚會,在此之前部落客們各自關心、各自抓消息,並未爲樂生展開串聯。那次聚會有二、三十人,還包含樂青與部份社團。該次的串聯讓部落客們開始在網路虛擬世界,有了實際的串接,彼此腦力激盪。

   「我們該怎麼做?」那是當時大家苦思的主題。大夥上部落格回應、聊天討論之餘,也會作作夢。三月的某日,突然有人突發奇想說「幹嘛不買廣告」!那時行政院回應樂青保留九成的建議,提出保留樂生院七成的說法;頓時,大家對七成、九成到底真相為何,混亂不已!一個簡單的廣告文案很快的在網上激盪出來;接著,詢問買廣告價錢,而後就是最大的問題:三十萬的廣告錢從那裡來?

   大家開始網上討論,而後,一人一百救樂生的運動開始啟動!網上的分工於是開始,大家一步步克服每個困境。這個運動將電腦科技運用發揮到極致!因為串聯,電腦問題與技術運用也開始交流。大家把技術功能搞的越清楚,運用彈性就越大!

   剛開使啟動時,有很多人不抱樂觀,認為難度頗高;一來不知部落格的影響力有多高;二來會不會給錢也是問題,你那能預料來者是不是惡作劇!但是部落客們卻不這麼想。「人行道 sideway」的豬小草說,每天有多少人上來,他們會知道;當然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而贊成的應該有幾成會支持。至於能否拿到錢?他說當時大家也沒想那麼多,反正版面就訂在三天後,屆時沒錢大家再一起想辦法。不過,當不斷被逼問怎麼匯錢時,豬小草很樂觀地認定,大家絕對不會倒貼錢!

   當三天不到,三十萬募集成功的消息一出來,很多人都嚇一跳:「真的嗎?」保樂生的支持人氣,在這三十萬展現!之前悲觀認為保樂生只是少的可憐的民眾會關心的人,觀點完全改變!廣告登出來了之後,氣勢,整個拉抬!原本買廣告是要讓大家清楚七成、九成的真相;沒想到卻引出了潛藏的人氣!原來,民眾不是愚昧地任政府、或媒體宰割。「一人一百救樂生登廣告」的活動意外成就了部落客群社會運動的另一種形式!

與大家一起爲樂生寫故事!

倘若你認為部落客們只是幫忙傳遞訊息,張貼文稿與活動照片,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我們不是什麼都原文照登!某種程度,我們等於在爲保樂生運動紀錄過往到現在的故事。」而故事從何而來?有多少故事能夠被看到?這得看他們能找到多少素材。而這些故事是在部落格中經過很多人接力、累積式地共同寫出來的!「部落格與報導文學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報導文學是單向的書寫;但是部落格是互動式的共同書寫,呈現的不只是文字,還有影音。」豬小草有感而發地說。

一起寫故事!互動、共同成就的書寫方式,文字書寫的功力是無法被要求的。大部分的部落客大概從未想過自己會在歷史中畫出什麼文學的圖案。「文學」二字總給予人有一種高不可攀的距離,某種程度的寫作能力似乎無法避免的;而「故事」的確比較能接近常民。

雖然大部分的部落客不認為他們能取代傳媒,但在內容的呈現上,他們還是得顧及讀者的反應。樂生的議題不能一直很沉重,讀者大概一個月以後就沒興趣了。所以得有故事,而故事的素材從哪裡來?駐守的樂青自然是最直接的來源;然而,當所獲得的幾乎都是生硬的制式消息,要成就故事自然有困難。「我覺得我們常像在樂生院打撈消息!」幾位深入樂生的部落客們都有如斯的感覺。這也看出部落客們某種程度也填補了樂青不足處;畢竟,未出社會的學生,文宣的呈現與社會需要的訊息確實會出現落差。

保樂生,什麼樣的運動?

保樂生到底是一場社會運動、或是學生運動?整個運動越往後走,社會力逐漸地介入後,就越無法單純地以學生運動來看;特別在415遊行之後。NGOs眾多團體參與的過程中,多是意氣相挺,那時間不會長久;即使以伙伴關係實際參與,卻總有一種疼惜、生疏夾雜的感覺。415遊行之後若無法當下馬上有決議,時間一拖,對樂青、對樂生院是相當不利的。

保樂生從一開始的學生與學者的組合,讓這場運動也持續帶有這樣特質。當保樂生運動被界定為學生運動後,代表著一種理想性的展現;但同時存在獨立於學生世界的圈制!這讓社會力很容易抽身。所謂生疏感就是來自兩者語言與思維的差異。不容否認的,「不具社會性」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學生的所完成的文宣,有太多時候都讓社會人士頗覺得生硬、沒有感覺、或重點失焦的難處!

    缺乏組織、也欠缺經營概念的學生,當碰到社運所需要的種種經營要件時,經常得投降。保樂生運動到415大遊行之後,能量的耗費極大,也意味著暫時的休息時間已到!只是,如何讓暫時的逗點不會變成句點?因欠缺情感連繫的經營,特別是對外圍團體,時間一久,連結就斷了!

    912捷運終於在院外道路開始動工,樂生院成了道地的孤島!新莊的凌晨沒有任何公共運輸可到達,警方何時到達也不確定,如何守護樂生?聯繫網啟動,部落格出現「樂生公車call我」的電話號碼,凌晨兩點左右樂生院聚集了約一百五十人。早上七點左右,數百個警力在凌晨強力將鐵床、鐵鍊、人牆拖走;再把人載到林口野放。當天幾個部落格很快就可以看到事件照片;兩天後,一個像是在敘述歷史、又像在說故事的影片於部落格出現。

   部落客們到底所為何來?自主性的操作讓他們很清楚地把樂青與樂生區隔。有人看的是912事件的參與人數,有的遺憾、有的惋惜!相較415遊行的人數當然無法比;然而,在時空、距離的種種不利因素下,我看到的卻是一股理想性堅持下的力搏企圖。

歷史的偶然?

   樂生,保得下來嗎?鮮少人有樂觀的答案;然而,沒有人否認,這是一個精采的過程!證明人心沒有在昏暗中沉淪;證明是非不會隱晦不見!更擘畫了一個不一樣的社運分支線!在社運的歷史裡,過往傳統的「純粹與真誠」,已在當前傳統的族群中消失!如今卻在一群非傳統的社群裡、用非傳統的手法,找回那久違不見的感動!這是何等的諷刺與悲哀;又是何等地慶幸!

   這一群部落客,每個人都會遭逢生命中的問題,因為平凡!每個人有著濃厚的個人色彩、理想性與堅持,因此能夠不凡!歷史、人文、工程、水文地質…,一個事件牽涉如此廣,部落客們在這個網路的虛擬世界互動、交流地讓這些介面的訊息一一呈現!為何這麼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沒有!所有的一切,只因人道的關懷、只因對土地的熱愛!

   若問他們:「你成就了什麼?」他們大概只會淡淡地回答:「沒有啊,不就是寫故事嘛!」是啊!愛與關懷,就是那麼簡單、那麼單純。然而對台灣的高官,這些字義,眞的太難了!

   現在,他們可以大聲說:「在台灣的記憶長城裡,我們不曾留白!」

                                     〔作者為高雄市柴山會總幹事  寫於2007/9/21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gumon01&aid=163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