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11 14:24:01瀏覽199|回應0|推薦1 | |
2019年4月10日臺灣時間21點零7分,包括臺北在內共六座國際城市,同步曝光一張令全球觀眾屏息的神祕照片——「黑洞」(Black hole)。 這張照片不僅支持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也象徵台灣和全世界頂尖科學家聯手,樹立人類歷史的重要里程碑。 愛因斯坦的邏輯推理,並非憑空想像,他透過大量的觀察、資料收集、分析、計算等種種的方式,推演出一個未能親見,卻實際存在的存在。 愛因斯坦太強大,我們也許望塵莫及。 分享另外一個名詞——「遙視」(clairvoyance)。 遙視,是屬於異能者「超感官知覺」的一種,指能超越正常視力範圍以外看到遙遠事物的特殊能力。例如:遙視者在未知的情況下,竟成功地遙視到目標物、結構和在月球黑暗面的基地。 異能者太稀有,我們或許遙不可及,也可能因為無法驗證,將信將疑。 那……對於「視力」我們似乎只有「弱視」、「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是可以確認的,是嗎? 當然不是的,這樣太悲觀! 其實,我們還有「遠見」!這個「遠見」是透過學習、經驗的累積,以及邏輯的分析判斷,掌握可以推測未來的方向或結果。 學生常說:學文言文有什麼用?學二元一次方程式有什麼用?學這些學科有什麼用?做這些事情有什麼用? 「有什麼用?」 就像春秋戰國時期惠施所得到的5石(ㄉㄢˋ,重量單位)大葫蘆:做水瓢裝水舉不起來,又比水缸大無法舀水,惠施覺得沒有用,所以就將它打破了!莊子不以為然的認為,只以眼前的有用、無用來權衡評斷,是「短視」! 世界上沒有「無用」的東西,只有我們不知道「怎麼用」! 愛因斯坦太強大,我們望塵莫及?我們望塵莫及的也許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他的態度。試想,我們是否願意不侷限觸目可及的成果,願意按部就班一步步的學習積累? 遙視者太稀有,我們遙不可及?遙不可及的或許不是異能者的稀有,而是我們沒有激發自我?想想,我們是否願意沈澱急躁的心,願意靜靜地學習、思考,組織屬於自己的邏輯網絡,厚積薄發,激發屬於自己的異能。 「怎麼用」自己?決定權在你!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