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7 12:25:40瀏覽20|回應0|推薦0 | |
永和區位於於台北盆地的中央偏南,北隔新店溪與台北市的萬華區、中正區、文山區相鄰,南則大致以瓦磘溝西段、中和路、安樂路、瓦磘溝東段、自立路2巷、秀朗路3段50巷向東延伸線與中和區相鄰。不過由於中、永和地區已高度都市化,兩區東半部交界處房舍緊密相連,根本難以明確區分;加上以往同屬一家,關係異常密切,故一般民眾常以「雙和」地區合稱之。 永和區全區為新店溪的沖積平原,地勢以東南略高,向西北逐漸降低,其間並無任何山丘。其間地勢較低處在與中和區交界的潭墘一帶,為古新店溪河床地,後因泥沙汙積導致河流改道,但因地勢較鄰地為低而曾經積水成潭。 新店溪為永和區北邊與台北市的界河,也是淡水河水系的最大支流,其上游地區雨量豐沛且季節分配均勻,故終年流量大穩定。雖然名稱為「溪」,但實際上具「河」的型態。早年頗富航運之利,往上游可達景尾、新店等港口,往下游可達淡水河的艋舺、大稻埕等港口。後來因泥沙汙積、河川污染及陸運發達等因素之衝擊,航運早已終止。 瓦磘溝又名潭墘溝,為新店溪支流南勢角溪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中和區尖山腳,其上游一小段及中、下游為永和區與中和區的界河,全長4公里[3]。早年下游仍可行小舟,現已被整治成為一條典型的大排水溝。 永和區本身並無氣象站,但因居台北盆地中央偏南,應可採用台北盆地之氣象資料,亦即年平均降雨量為2111毫米,平均溫度為攝氏21.7度。 歷史[編輯]在台灣史前時期,台北盆地南部屬於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分支-雷朗族的活動範圍,其中有兩個部落居住於今永和地區。1641年,荷蘭人擊敗西班牙人進駐台灣北部後,其戶口冊表始見「Cournangh」、「chiron」之部落名稱,即分別為「龜崙蘭社」、「秀朗社」之譯音[4][5]。 1661年(明永曆15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開啟明鄭時代。當時台灣北部隸屬天興縣,漢族雖已開始進入台北盆地開墾,但僅止於盆地北緣一小部分,本地區仍屬未開化之地。 1683年8月(明永曆37年、清康熙22年),清軍擊敗明鄭。次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台灣北部隸屬福建省台灣府諸羅縣。1709年(康熙36年),福建泉州人團體陳賴章墾號獲准開墾台北盆地,其中也包括秀朗一帶,為本地區漢人開墾之始。 1723年(雍正元年),由諸羅縣拆分出彰化縣與淡水廳,台灣北部改隸淡水廳。雍正年間,漳州人大舉遷台。由於位於台北盆地中央的大加蚋地區幾乎已被泉州人開墾殆盡,只得渡過新店溪,開墾溪南土地,包括今板橋、中和、永和及部分土城地區,當時稱為「枋橋十三庄」。1875年(光緒元年),設立台北府,本地區改隸隸屬台北府淡水縣擺接堡。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明治28年),清朝日本兩國發生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於馬關條約中將台灣割讓予日本。6月,日本佔領台北地區後,擺接堡隸屬台北縣淡水支廳。今永和地區所轄地區,約略為擺接堡轄下的龜崙蘭溪洲、潭墘、秀朗3庄。 1897年6月,日本更改地方制度,廢除「支廳」而改設轄區較小的「辦務署」,本地改隸台北縣新莊辦務署。1901年5月,新莊辦務署裁撤,本地因而改隸。1901年11月,廢縣、辦務署而改設廳、支廳,本地改隸台北廳枋橋支廳。1909年10月,今中、永和地區改制制為枋寮區,其範圍即為日後之中和鄉。據1919年(大正8年)日本人《臺北廳志》的記載,枋寮區下轄漳和、中坑、四十張、外員山、永和(今中和區中原里)、龜崙蘭溪洲、潭墘、秀朗、南勢角、員山仔等十大庄,大庄之下又轄十九土名村落。其中龜崙蘭溪洲、潭墘、秀朗三庄範圍與今永和區轄區大致相仿。 1920年廢廳、區而改為州、郡、街庄,本地隸屬於台北州海山郡中和庄。1937年(昭和12年),川端橋(今中正橋)建成[6],本地與台北之交通往來大為便利。 1945年戰後,初期仍循舊制。次年地方制度改制,廢州、郡、街庄而改為縣、區、鄉鎮,本地隸屬台北縣海山區中和鄉,共有6村,人口僅有7,723人[6]。1950年8月日廢區而由台北縣直轄。 1949年大陸易主後,許多追隨國民政府來台之軍民遷入本地,台北市區考慮防空疏散問題將本區劃為疏散地區,以致人口急速增加。1957年時已增為8村,人口共24,983人,於是分鄉設鎮之議遂起。1958年4月1日,本地自中和鄉拆出獨立成為「永和鎮」。不過由於某些村莊對於要屬中和鄉還是永和鎮的意見一直無法統合,以致於中和與永和之邊界直至1960年10月才確定,由縣政府派員會同雙方鄉鎮長及民政課長,於沿鄉鎮分界處豎立水泥樑柱以為界碑,自此中、永和正式分治[7]。分治後的永和鎮面積共5.59平方公里,置8個里112鄰,人口38,727人[6]。 1979年1月1日,因地方人口、建設及經濟快速發展,依「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升格為縣轄市。2010年12月25日改為永和區。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