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頸椎骨折脫位截癱患者急診手術的麻醉處理
2012/11/29 09:47:50瀏覽2344|回應0|推薦13

 

麻醉處理措施原則

①頭頸部嚴格限制活動,避免頸髓繼發性損傷

②建立多條靜脈通路其中包括中心靜脈置管、快速擴充血容,維持最低有效灌注壓,盡可能不用或少用血管收縮藥

③麻醉誘導要求平穩,循環干擾少,又保證氧氣供應和提高動脈血氧濃度,同時能有效抑制有害刺激反應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緊張,避免應用損害或抑制心肌的藥物,慎用對循環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藥

④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

結論對頸椎骨折脫位截癱患者在圍術期麻醉處理得當,可大大降低頸椎骨折脫位截癱患者的死亡率。

麻醉方式:採用fentanyl、propoful、dormicum,靜脈誘導。isoflurane吸入麻醉法加非去極化肌肉鬆弛劑維持麻醉,進行機械通氣。麻醉中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如NIBP,SpO2,ECG,ETCO2氣道壓力,等。除了氣道狹窄外,通常給予術前常規用藥。若進行纖維氣管插管,應給予抗唾液分泌藥(atropine、scopolamine)。對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脊髓受壓危險性大、已存在脊髓受壓(尤其是偏癱或四肢癱瘓),計劃進行脊髓或預期會大量出血的患者,需隨時監測動脈血壓。
 
討論頸椎手術由於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注意麻醉技術。 特別是對頸椎穩定性差、頭頸部活動受限、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壓迫,若在麻醉和手術過程中操作不當可加重脊髓損傷。

以前常採用局部麻醉或清醒下纖維支氣管鏡插管,前者術中管理有一定困難,患者不能進行呼吸治療,後者部分患者留有痛苦的回 ​​憶。
在麻醉處理中,避免頸椎過度活動的控制 。 在進行氣管插管和搬動患者時,確保頸部保持定位不動,避免了脊髓的繼發性損傷。氣管插管時,避免頭部過度後仰,並選用有經驗的麻醉師進行操作。採用盲探氣管插管方法,更能明顯提高頸椎骨折患者麻醉安全性,適合於氣道困難患者。
為了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情況,應對患者加強了監測。 手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生命體徵等指標。 此外,還有研究顯示,氣管插管型喉罩對頸椎骨折患者是一種簡便、安全、有效的氣管插管方法

 對頸椎病患者應注意兩點:氣道(對氣管插管難易程度的評估)和脊椎的相對穩定性,這兩者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當氣道容易顯露時,即使嚴重頸椎病患者也可安全進行喉頭鏡和氣管插管,因為不活動或較少活動C2以下頸椎即可暴露喉部。相反,氣道顯露困難時,即使較輕的頸椎病(或頸椎活動受限)的患者也需通過其他途徑插管。

通常用經典方法顯露氣道:張大嘴,顯露咽後壁結構(Mallimpatti分類)、甲狀軟骨頦骨距離和活動頸部(尤其是過伸)。這時,需要在術前系統回顧和身體檢查時評估神經功能障礙和癥狀(包括頸部疼痛),通過放射學檢查頸椎的穩定性和脊髓壓迫情況,側位、前後位、張口相以及側位過伸-過屈相可協助明確頸椎的穩定性和確定病變部位。若上述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可行CT和MRI。

插管過程中的病人躁動甚至可能導致脊髓損傷,另一種是需要急診手術(尤其是腹腔內出血)而不能進行仔細的(耗時的)氣道麻醉的頸椎創傷患者,或面部創傷出血使得氣管插管困難並且經鼻氣管插管危險的患者。另外,創傷患者常為飽腹,局部氣道麻醉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危險性。對這些情況有一些比較簡單的解決辦法,對不合作的手術患者,可增加鎮靜劑或在全麻誘導後進行氣管插管,這對急診創傷患者不適用,當外傷後需要迅速控制氣道時,可選擇直接喉鏡,並用手維持頭頸對線及其穩定性(盡量不牽引)。

在任何頸椎手術中不能使用肌肉鬆弛劑是一種錯誤的觀點。當尺神經痙攣被顯著抑制時,神經根附近的刺激仍能引起肌肉顫動,肌肉鬆弛劑對SSEP沒有有害的影響,並且可以減少肌電圖的偽像。一些外科醫師相信肌肉鬆弛劑將消除脊椎內在肌肉的支持,增加不穩定性。替代方法是加深麻醉而不使用肌肉鬆弛劑,但是,這將導致更強的肌肉鬆弛,並誘導血液動力學的不穩定性,因此,加深麻醉是否優於肌肉鬆弛劑尚不明確。 另一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控制性低血壓廣泛用於下背部手術,但是對頸椎手術沒有指証,並且是存在脊髓受壓時的絕對禁忌。在後路頸椎手術中,尤其是俯臥位患者被置於頭高位時,常出現低血壓。雖然尚缺乏實驗數據,但是一些個人經驗顯示這種低血壓可能與術神經功能障礙有關。因此,我們在這類手術中極力維持血壓正常,甚至不惜使用血管加壓藥。術後處理與許多神經外科相似,要求術後患者能迅速蘇醒。雖然,近幾年固定技術有所發展,但是,比較明智的是記住術後不穩定;將持續幾周~幾月,至少直到移植物完全融合,這意味著小心謹慎是比較合適的。大多數頸椎手術的患者可在手術結束時拔除氣管插管,但對那些術前判斷氣道控制困難;或手術造成氣道控制困難的患者應例外,記住直接喉鏡需要枕-C1-C2伸展,該部位的融合,尤其是金屬內固定將使急診再插管困難,另外,強力的;強迫;過度伸展將破壞融合或損傷脊髓。四肢屈曲俯臥位時間過長將導致巨舌;,從而使再插管困難。為了避免上述情況,我們通常選擇一種可以在蘇醒早期抑制咳嗽和煩躁的麻醉劑,並且加強鎮痛以避免患者不適及減少躁動。使患者在麻醉狀態下恢復仰臥位,檢查氣道,若有舌腫脹,應保持氣管插管;若沒有舌腫脹,可允許患者帶氣管插管蘇醒,將氣管插管的氣囊放氣以檢查是否有漏氣(因為可能會發生隱性氣道腫脹)。只有當患者完全清醒後睜眼、有指令動作和自主呼吸,才可拔除氣管插管。

最大的不利是俯臥位時不能顯露氣道。在全麻過程中,雖然在頸椎手術過程中進行喚醒試驗,但是仍需要一些監測方法,最常用的是SSEP、刺激正中神經(對上頸段手術或脛後神經(對下頸段和上胸段手術。技術上說,SSEP僅監測後柱的功能,因此可能不會發現運動傳導束的損傷,對大多數手術來說,這是否是主要問題仍不明確,但是這種顧慮導致運動誘發電位(MEP)的使用,它通過磁或電刺激皮質而產生。由於MEP對麻醉劑高度敏感,使得它的應用受到限制,SSEP也受麻醉劑的影響,但是這些常用麻醉劑的影響很容易被記錄。惟一的規則是盡可能降低揮發性麻醉劑的濃度(如isoflurane<1%),並且維持麻醉劑濃度的穩定。改變麻醉劑的劑量將改變ssep波形。顯然,應熟悉任何麻醉劑引起的波形勿誤認ssep波形變化是脊髓損傷>

( 不分類不分類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