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 Win Medicine Nobel for Discovering Brain GPS
2014/10/07 13:02:03瀏覽306|回應0|推薦13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裔英籍科學家歐基夫(John O'Keefe)今天告訴諾貝爾獎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他「躲在」家裡。

「已經43年了,剛開始,人們對能夠深入腦部,找尋和環境面向相對應東西的想法,大多非常質疑。」

「現在這個領域開花結果,我認為這個獎實際上是給這個領域,也是給我和穆瑟夫婦。」

歐基夫今天在倫敦告訴記者,榮獲諾貝爾醫學獎讓他震驚。

他表示:「我仍然處於震驚狀態。」

歐基夫曾歷經「多變的青年時期」,包括在學校原本熱中古典文學,後來成為古典文學逃兵,大學轉讀航空學,後來才改攻哲學和心理學,人生經過這麼大轉折,最後竟能榮獲諾貝爾醫學獎,難怪他要感到震驚了。

許許多多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初始都曾遭到外界嘲弄與駁斥,然而後來都得以平反,摘下諾貝爾桂冠,一如今年的3位醫學獎獲獎人。

牛津(Oxford)大學生理學退休教授史坦(JohnStein)說:「這是好消息,得獎實至名歸。我記得,約翰(歐基夫)率先描繪『定位細胞』時,在1970年代初期遭到多麼嚴重的嘲笑。」

「當時典型的反應為『注定是人為現象』以及『他顯然低估老鼠的嗅覺』。現在,如同眾多剛開始具有高度爭議的想法,人們都說:『嗯,那是顯而易見的』。」

歐基夫以及挪威夫婦梅伊-布里特.穆瑟(May-Britt Moser)和愛德華.穆瑟(Edvard Moser)因發現建構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獲頒醫學獎。這種細胞能夠使我們在空間中讓自己定位,有助於瞭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

1971年,歐基夫發現這項定位系統的第一個神經元,在大腦稱為海馬迴的區域找到一種老鼠神經細胞,當老鼠在實驗室一定的空間內時,獲得特別啟動。

結果,這隻老鼠的腦部出現空間地圖。

30多年後,梅伊-布里特.穆瑟和愛德華.穆瑟於2005年發現另一個腦部定位系統的關鍵神經元。

他們確認一種產生座標系統的神經細胞,可供精準定位及尋找路徑。

這項成就對於神經藥物具有潛在好處,特別是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患者病發初期,腦部定位迴路經常受損。

1971年,歐基夫就發現了構成這一體系的第一個組成部分。他發現,大腦的海馬體裡有一種特殊的神經細胞,每當老鼠身處屋子的特定位置時,這種細胞的一部分就會被激活。當老鼠到了房間內的其他位置時,另外一些細胞則被激活。歐基夫認為,這些「位置細胞」(place cells)構成了房間位置的一幅地圖。

34年之後的2005年,穆瑟夫婦發現了大腦定位機制的另外一項關鍵組成部分。據諾貝爾獎官網說,他們確認了另外一種神經細胞,將其稱為「網格細胞」(grid cells)。這種細胞能夠產生一種座標系統,從而使得精確定位與路徑搜尋成為可能。二人的後續研究則揭示了位置和網格細胞是如何令定位和導航成為可能的。

專家表示,大腦導航對人類的空間記憶、認知及知識建構,提供神經科學架構,是生理及醫學上重要的里程碑,對神經科學及腦科學有重要貢獻。

專家指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提出的位置細胞及網格細胞,對人類空間導航(Navigation)建構的意義非凡。位置細胞就像座標,網格細胞則進一步形塑大腦的空間導航座標系統,網格細胞就像航海家在大海中畫出經緯度,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所在位置、方向、速度,進而形成衛星定位(positioning)的導航圖,幫助人類進行空間記憶及知識建構,甚至還能根據方位及速度,不斷調整、搜尋建構動態路徑。


專家指出,位置細胞及網格細胞對人類空間建構,非常重要,無論到目的地或返家,都得運用空間座標導航。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患者,就是因為海馬迴或神經細胞損傷,經常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出現記憶衰退或迷路、失去方向感。

(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