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不孤必有鄰?我們的鄰居跑去那裡了(下):親愛的孔夫子
2010/06/01 17:46:35瀏覽397|回應0|推薦2

烈日灼灼,所有美麗的星星,或者孔子的鄰居跑去那裡了?著名反戰歌手

JoanBaez唱著Pete Seeger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2500年,確實是

Long Time passing & Long time ago,如同歌詞最後一句問號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 親愛的孔夫子,我們終於體會您急切的心聲─朝聞道,

夕死可矣。』孔子終其一生結交人間眾多淡然君子,卻未曾見過有領導者

將國家機器導向正軌,迅雷將至,憂慮加劇。一生的堅持與頑抗,國有道

夕死可矣,到了國無道、國破家亡,「民離散而相失兮《哀郢》的屈靈均

只有選擇閉氣浮沈於汨羅江。由此我們不難猜想,大概都在白天吧,孔子

與屈靈均一前一後離去。 

為領導的君子與做為領導的小人有何差異?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

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

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

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今之事君者曰:『我能為君辟土地,充府庫。』

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孟子.告子章句下》碰到了小人,綠草

如茵的家園就變成競相逐鹿中原的戰場。最後你家我家他家通通成了國王

的家,歷史宿命從此循環又循環、跪拜再跪拜,直到孫文出現,才稍有改

變。改變了跪拜,沒有改變傳承千年對英主明君的歌頌。 

當全世界以感謝的心頌揚伽利略,是體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把不語

怪力亂神的巨人塗裝成神送進廟堂貢拜,每到928再請出來,鞠躬鞠躬

再鞠躬,禮拜完了再恭請入廟。伽利略要等400年才有一次盛會慶祝,2000

多年來各地年年如是慶祝孔子。站在巨人肩膀的國度,科學日新月進;膜

拜巨人聖容的民族,道德濃妝艷抹。世間荒謬事屢見不鮮,不忍苛責會說

做人不要太超過,把一位民主幽默、自嘲喪家犬與視怪力亂神為一體的老

先生封諡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大成至聖先師,實在是太(單位太/)過了,

2009個太...就省略。同理,把管理國家機器的理論拿來管理人,把

當機器管,還有什麼比這更超過?

 

1741年伽利略被平反,1992教宗約翰·保羅二世公開表示遺憾。親愛的孔

夫子,您的人權流浪去那裡?

 

2009121奧巴馬在華盛頓國會山莊發表就職演講,南方朔對這位以林

肯自期的新領導者投以深切的祝福「我們祝願他!」《全球領袖都應以林肯

為師》,在這篇演講稿裡,我們看到孔子巨大的身影:「今天我站在這裡,

為眼前的重責大任感到謙卑我們面臨的挑戰是真的,挑戰非常嚴重

些扭曲我們政治已久的相互指控和陳舊教條已終結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

追求全然的幸福這條路不是給不勇敢的人走的或者只想追求名利就

滿足的人但是我們墨守成規、維護狹小利益、推遲引人不悅的決定

今天的問題不是政府太大或太小,而是有無功效花錢要精明,改掉惡

習,正大光明作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建政府與人民間最重要的信任

我們不會為了便宜行事而揚棄它我們所樹立楷模的力量,以及謙遜和克

所具有的調和特質,我們是這些遺產的保存者隨著世界越來越小,我

們共通的人性也會彰顯我們不能再對國界以外的苦痛視而不見在堤防

決堤時,是人們的善心,讓他們招待陌生人體認上帝召喚我們創造不確

定的命運懷著希望和美德,讓我們再度衝破結冰的逆流,度過接下來可

能來臨的暴風雪。」奧巴馬這席話使人感動,相信讀書人的南方朔從中

隱約聽見孔子不厭其煩的嘮嘮絮語(對約好不公開的會談變成失約公佈的摸摸頭

難怪飽讀詩書的南方朔搖搖頭,失信已失君子最基本的標準)。孔2500年前說

更完整,甚至更進一步提出了對馬是否言行一致的可檢驗的標準。 

弟子們心儀的孔夫子,司馬遷曾徘徊孔門故居久久不去,150年前先生

也在湖畔呼應,奧巴馬或許受到學長的啟發,或許繞過曲折文字直接聆聽

孔子的聲音。我們很高興有這樣的鄰居透過民主方式選出這位領導者,

予他管理國家機器兼顧國際和平的責任,並且嚴格監督,這不就是「里仁

為美」、「不孤,必有鄰」?

                                                                                                     2010/6/1修改兼Joan Baez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isgin&aid=408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