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孩子 :三個信念、四個目標:、五項戰技、六大品格: 作者為黃天人牧師http://n.yam.com/view/mkmnews.php/726130
2010/11/07 15:36:41瀏覽1091|回應0|推薦1

孩子一個健康彩色:

三個信念:以家為首:訓練自己:幫助別人:

四個目標:好玩:朋友:信念:家庭:

五項戰技:一輪車:飢餓三十:鐵人三項:野外求生:募款救災:

六大品格: 順服:吃苦:專注:禮貌:團隊合作:危機處理能力

;http://n.yam.com/view/mkmnews.php/726130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那是我童年夢想的家園。然而在台北市長大的我,童年是黑白的;唯有到鄉下的外公外婆家玩,才能抓大肚魚、採香瓜、追火雞、玩彈珠,讓童年變成彩色。

我有三個孩子,老大黃書亞十九歲,國一開始在家教育,得過保德信志工菁英獎,現在在基金會教小朋友英文,預備二十一歲去澳洲打工遊學。她曾去泰北孤兒院服務六次、單車環島三次,最大的夢想是結婚生四個孩子,因為她非常羨慕婚姻帶來的影響力?建立好的家庭,教育優生的下一代。 

老二黃書虹十七歲,小學五年級開始在家教育,有藝術天分,家裏的牆上的壁畫彩繪,都由她一手包辦。她對動物有特別的愛心,對烹飪極有興趣,愛吃又愛煮,不但負責打理家中三餐,還曾包辦四十多人的營隊伙食,泰北服務五次以上、單車環島三次,得過勵馨基金會女兒獎,現在正和導演學紀錄片剪接。

老么黃書恆十歲,小學四年級每天騎單輪車五公里上學,小學五年級開始在家教育。他在兩歲半時就學會騎自行車,六歲時第一次單車環台,現在已環台五次了。他說,上帝給他最特別的禮物就是好體力,他想騎單車環遊世界 

七年前,上帝給了我們一塊田,前面是一條河,後面則是山。我們夫妻帶著孩子從無到有,建造出高腳屋式的綠建築,在進行溼地保育之餘,也練習過自給自足的生活。整整半年時間,我們一家跟著工頭參與每個建造細節,搬木頭、釘鐵釘、拉水管、刷油漆;整地、撿石頭、鬆土、撒種;洗地板、擦玻璃、裝燈飾、擺家具;踩泥巴、種水草、砌石洞、養蝌蚪……建立起「只要全家在一起,沒有不可能」的生活信念。

每年會有超過十個青少年,在我家住兩個月以上,除了中輟生或弱勢家庭的受助兒之外,也會有資優的學生來當志工。我期待他們能擁有快樂、充實的年輕歲月。很多青少年沈迷網路,是因為他們很無聊,父母沒空陪他們,閒懶習慣了。剛來時,他們也需要適應我家沒電視、不能上網,但每天下田種菜、騎單車、攀岩運動、看書寫心得、寫信回家……他們慢慢地發現原來是在家太無聊,才會上網打電動。

青少年正處於「轉大人」、尋找自我的階段,填鴨式說教不能讓他們信服,必須讓他們在「做中學」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失敗中建立成功的經驗。然而,卻有許多父母不敢放手。我陪伴青少年二十四年,看見失焦的教育體系造成中輟生的問題,因此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我所陪伴的學生都能快樂學習,進而發展出天人岩屋的家規:(編按:天人岩屋為黃天人牧師自己設計的一間生態屋,期望為年輕人設計一個充滿野趣的環境。在一起參與探險,流汗的過程中找回失落已久的記憶。)

三個信念

以家為首:所有活動設計都以家庭教育、親子成長為方向,旨在恢復家庭功能,建立「只要全家在一起,沒什麼不可能」的信念。

訓練自己:以成為社會公民的品格為目標,訓練自己有禮貌、能吃苦、有愛心,進而能夠團隊合作。

幫助別人:訓練青少年成為志工,成為社會的生產者,而不只是消費者。參與公益活動,使服務成為生活習慣。

四個目標

好玩:最好的學習是遊戲,是做中學。在寓教於樂中有深刻的體驗及反省,而非沒有學習力及行動力的填鴨教育。我們家有一些體驗教育的課程,例如攀岩,可以訓練「一次解決一個問題」的能力;大樓逃生垂降,突破對高度的恐懼;定向訓練,讓孩子找方法,完成目標;雖然每個課程都在汗流浹背中辛苦完成,但也建立起永生難忘的學習記憶。

朋友:父母需要用心幫孩子尋找好的學習環境,但也不能獨善其身,使孩子失去愛心,變成自私的人。所以,我們營造一個健康透明、安全且開放的交友環境,透過有趣的活動,引導孩子如何改變自己,進而選擇好的朋友,產生一輩子的革命感情。

信念:建立「服務的人生觀」,比會讀書、賺大錢更重要,懂得愛家、愛人,成為施比受更有福的人,才是真正快樂的人。所以,我們希望孩子都會思考,常常閱讀,學習分享。每次課程活動結束,他們都要練習引導反思,寫日記、心得,或寄信給家人,分享學到的經驗、可怕的感覺、交到的好友等。

家庭:營造家庭共同的目標。全家一起完成任務,能產生共同的回憶及話題,時間是父母能給子女最珍貴的禮物。所以,「家庭日」是每年兩次的重要活動,孩子們要排除萬難全程規劃和參與;每年父母的結婚紀念日,他們會出錢讓我們去度假,因為沒有相親相愛的爸媽,就不會有快樂的家;今年結婚二十周年,他們把每個在我家訓練過的孩子都找回來,辦了一場「世紀庭園婚禮」,我家來了一百多位賓客,讓重披婚紗的媽媽淚流滿面。

五項戰技

一輪車:學騎一輪車,最難的地方是如何說服自己「我不放棄、我不怕挫折,一定要成功」。我們覺得一輪車非常適合用來訓練孩子,所以每個寒暑假到我家的孩子都要學習。如果能學會騎五百公尺,我們就送他一台一輪車,光是去年就送了十台。

飢餓三十:每年七月在岩屋舉行的農村體驗營,都會配合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的活動,使孩子學習人饑己饑的精神。三十小時只能喝流質食物,能讓孩子學會珍惜,了解世界上有那麼多小孩因為戰亂、饑荒、疾病在受苦,我們是多麼幸福。許多孩子紛紛在心得中寫道:我再也不要挑食了

鐵人三項:每年我們都會鼓勵孩子組隊去參加,不是為了拿獎盃,而是體驗過程、產生共同記憶。孩子也可以藉由這樣的活動,邀請好友、家人出遊,有時學校也會將鐵人三項當成訓練學生的目標,省錢又運動,一舉數得。

野外求生:我們希望透過生活訓練,例如溯溪、定位、野菜辨識、植物栽種、水上救生……等,使孩子敬天愛自然,恢復與土地的和好態度。

募款救災:每年十月參加「一九一九挑戰營」,透過專業的救難活動設計,訓練愛心及募款能力,並將募款所得捐給急難家庭,讓孩子在團隊合作中學習幫助他人,在發生災難時擁有危機處理能力,能自救、救人。去年八八風災,我們發動近四十人到災區參與救災,書亞兩姊妹說她們一天煮了七百人份的肉羹,切菜切到手軟拿不住菜刀;又被派到清潔淤泥的工作,整天泡在泥水裏;但她們都感到很榮耀,而且感激曾受過的訓練得以派上用場。

六大品格

順服:為什麼要順服?因為有些攸關生命安全的活動,例如攀岩石,必需絕對順服教練指導,才能在最危險的岩壁上享受最安全的攀爬。我們要求受訓的學生,在小事上專業且順服,每個活動中間一定檢討開會改進。

專注:時下青年受太多媒體影響,唯有畫面聲光效果才有感受,失去了單純專注的學習態度,攀岩、溯溪、單車環島等體驗教育,都需要細心觀察、正確判斷,才能突破自己的困境。歐洲許多宣教士,在年幼時都曾學習攀岩,等他們到異國宣教、面對困難時,這樣的經驗將對他們產生無形的幫助。

吃苦:現代社會有許多「啃老族」、「宅男宅女」,忍受挫折是我們必須提升的能力,亦是新鮮人進入職場的必要條件。我常對父母說:如果你們現在不訓練孩子吃苦,以後我們這代要吃更久、更深的苦。這些年我們發現被過度寵愛的「嬌男嬌女」是需要被輔導的新族群,他們的問題甚至更勝於輟學生。在我家,他們每天要下田拔草、輪流餵狗清排泄物,還要洗米、切菜、下廚。

禮貌:很多青少年剛來我家時,會和小狗打招呼,卻不會和大人打招呼,我就一次罰十下伏地挺身,直到他學會尊重長輩。

團隊合作:岩屋許多活動需要夥伴的確保、鼓勵、支持,面對世界的挑戰,學習「信任、支持隊友」是一生的功課。社會少子化、老年化,許多孩子沒有學習的對象和環境,不懂得跟人相處,不會分享;來到大家庭連吃飯都要分配,這對很多獨生兒女來說,就是很好的團隊訓練。

危機處理能力:我想這是現代青年人最缺乏的能力。透過訓練,除了能讓孩子學習積極正面的思考,也能讓他們學到危機處理的能力,了解凡事都不會只有一條路,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常對孩子說:「你覺得呢?試試看,你可以的,加油。」沒做過的事不能說「不敢」或「不要」;沒吃過的菜要練習吃一點。

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最好的學區、無憂無慮的金錢或方便購物的環境,而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自然野趣的鄉間、共同承擔的家庭責任、當志工學習愛心服務活動……等。

都市化的小家庭中,失去了過去農村時代鄰里互相支持、陪伴孩子成長的互助精神;父母過度用物質寵愛孩子,使子女無法分擔家庭責任,加上媒體過度刺激消費及享樂,「孝子」父母只好吃苦到老。

孩子是上帝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十五年、二十年的時間一晃眼就過,孩子就要離巢而去。父母建立起有童心、有信念的家庭,孩子的童年才會健康又快樂。

本文作者為黃天人牧師http://n.yam.com/view/mkmnews.php/726130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pineatks&aid=457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