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科大陳勝吉研發長(左二)與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主任李志偉(右二)拜訪維也納理工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積極推動電漿與薄膜科技的高度開發、多元應用,2022年設立「電漿與薄膜工程國際博士學位學程」,緊密鏈結全球趨勢、政府政策與產業需求,培育半導體產業高階人才,與世界競合。2010年,台灣正值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發展熱潮,為了協助產業界在研發上有多樣且重大的進展,明志科大創立『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投入半導體最關鍵的電漿技術、薄膜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我們不僅具備領先、獨特的技術優勢,更期許成為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的研究重鎮、亞洲最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明志科大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主任李志偉強調,半導體不只是台灣的護國神山產業,更是全球競逐發展的國力指標,高階人才需求孔急;因此,明志向教育部申請「電漿與薄膜工程國際博士學位學程」,原訂規劃收三個名額,教育部卻給了五個,足見國家對高級研發人才的重視。「除了本地生,明志也歡迎國外學生來就讀,促進全球半導體研發人才的移動,整體產業持續不斷晉級。」
領先的電漿技術與薄膜材料研究,培育半導體高階人才
半導體製程的小小晶片,其精細高效的關鍵,正是電漿與薄膜。李志偉表示,半導體製程是複雜連動的過程,應用奈米薄膜材料與電漿蝕刻技術來製造奈米尺度電子元件以持續升級研發,更能廣泛運用在半導體、光電、生醫、能源等多元產業。「電漿與薄膜工程國際博士學位學程」除了實作,更深入理論基礎,讓學生能探勘未知領域去創新。像是運用在太陽能產業的薄膜技術,有效轉換光能為電能、成為氫能,有助淨零碳排,「關鍵是高端的電漿與鍍膜技術,讓轉換氫能的速率翻倍,已是全球積極發展的硬實力。」
手機照相鏡頭的模造玻璃之模仁鍍膜技術、鋁合金高溫壓鑄模具的保護膜,甚至是寵物電漿治療技術、能產生負氫離子水的電漿活化水機器、或是新材料氮化硼薄膜的研究等,明志的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緊密的產學合作關係、跨多元產業的成功技轉,近三年來獲得國科會、教育部、企業界產學研究、技術移轉授權金等專案計畫高達1.3億元以上,讓「電漿與薄膜工程國際博士學位學程」的博士生更能夠真實接軌產學研究,助攻培養更多台灣生技與半導體產業所需的高階人才。
此外,明志也與捷克西波希米亞大學、奧地利萊奧本大學、韓國釜山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及泰國清邁大學等國外名校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博士生也能到國外大學待一到兩個學期做交換研究,擴大國際視野。多數的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會選擇投入薪資條件優渥的半導體產業,李志偉觀察,今年第一屆的電漿與薄膜工程的博士生,具有更高度探索知識的進取心,「不只是台灣,國際也需要更高階的研發人才,攻讀博士班非常值得,可以累積自我實力躍上國際。」他鼓勵更多的相關優秀人才攻讀「電漿與薄膜工程國際博士學位學程」,與全球交流,與世界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