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15 02:03:41瀏覽424|回應1|推薦5 | |
轉載自中國時報… 2008.02.14 更多詳細內容,請見本期今周刊 三十多年前放棄台大學籍投筆從戎,再由金門前線泅水叛逃,如今躋身成為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彷彿都在急切地和時間賽跑。 很急!因為人生資產有限
身旁的同事和學生總是看到林毅夫在忙。回到中國的二十多年來,他每天準時早晨七點起床,夜裡十二點之後離開辦公室,他從來不休星期天,因為周一到周五太忙,他習慣利用周日幫學生補課。 很拚!希望累死在書桌上 曾經在台灣投筆從戎,後來又在中國軍隊工作的林毅夫曾經說:「將軍最大的榮耀是戰死疆場,馬革裹屍;學者最大的榮耀是累死在書桌上。」平時再忙,他也從來 沒有放鬆過研究工作。他是第一位在國際最權威的經濟學學術雜誌《美國經濟評論》和《政治經濟學》雜誌發表論文的中國經濟學家,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在國際經 濟學期刊中論文被引用次數最高的華人經濟學家。 有評論說,林毅夫之所以能破天荒的成為世界銀行第一位華人副行長,是因為世界銀行看到中國的崛起,因此希望透過林毅夫促使中國增加對外援助,但事實上,林毅夫在此之前,已經以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是世界級的經濟學者。 二○○七年,林毅夫成為英國馬歇爾講座的第一位中國學者,創始於一九四六年的馬歇爾講座早就被視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先修班」,每年一位的年度講座學者中,已經有十四位在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為什麼在同樣環境下,有成就的人就是那麼幾位?林毅夫的解釋是:努力的程度不同。他說:「成功就是九九%的努力,加上一%的運氣,而且那一分運氣還是因為九九%的努力才得來的。」 一九八二年在北大攻讀經濟學碩士的林毅夫,因為替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茲(Theodore W. Schultz)翻譯而大受賞識,在舒爾茲推薦下,林毅夫獲得獎學金,到當時世界經濟學重鎮的芝加哥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從此,林毅夫的命運出現一八○度的轉變。 舒爾茲的推薦就是林毅夫所謂的一%的機會,但背後其實是他九九%的努力。 剛到中國時,由於不願連累在台灣的家人,林毅夫一直沒有成為中共對台宣傳的典範,後來被派到共軍的對台研究單位工作,也一直未被重用。這段時間,林毅夫在單位裡幾乎很少與同僚往來,上班時間,他幾乎不離開座位,有時間就是看英文書。
很衝!發動學術論戰爭第一 二○○二年,自稱是楊小凱好友的林毅夫卻發動對楊小凱的學術論戰,並且在論戰中建立自己在學術地位之外的社會聲望。 論戰的開始是○二年四月,楊小凱在北京做了題為「後發劣勢」的演講,他直接批評了中共進行多年的改革開放政策: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國家,儘 管現在改革開放很成功,但由於沒有進行根本的憲政體制改革,發展前景並不清晰明朗。 楊小凱甚至預言,儘管俄羅斯震盪療法後的短期社會效果相較於中國的漸進 式轉軌而言,好像是一個失敗,但由於俄羅斯進行了根本的憲政體制變革,其將來發展會超越中國。 林毅夫隨後就公開表示「不苟同」楊小凱的觀點,並寫下《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與楊小凱教授商榷》的萬言書,文章首先表明:一個後發國家並非要先實現英、美的憲政體制改革才可以避免後發劣勢。 林毅夫的反擊隨即引發中國及海外華人圈的廣泛爭論,不但大大提升他的知名度,而且替中共改革開放「間接護航」的論點,也被圈內人解讀成:小 罵大幫忙,並因而得到中共高層的欣賞。後來,楊小凱因癌症去世,林毅夫第二天就立刻帶頭在北大舉辦追悼會,與會者包括多位支持楊小凱論點的海外中國學者。 曾連任三屆政協委員的林毅夫也深知官場中的進退之道。據聽過他在內部討論會發言的人表示,林毅夫發言時總是先搬出西方經濟學理論,然後又說不能解釋中國經濟的獨特現象,一長串發言下來,外人根本無法了解他對於某項政策,到底是支持或是反對。
父親過世時,不能回台奔喪,是林毅夫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他的想法曾由代他回台奔喪的妻子陳雲英口中說出:「我愛台灣,也愛大陸。」對於成長於「保釣世代」 的林毅夫,到中國報效國家,也是那個時代不少年輕人「轉向」後的選擇,在事過境遷之後,這些當年選擇到中國發展的台灣保釣人士,也都獲准返台,只有林毅夫 等少數人無法返鄉。 試想,如果林毅夫能等到退伍後,到美國留學時,再去中國,他今天的返鄉之路也許就不同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