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冥冥中注定的詞】
2007/10/12 06:21:45瀏覽361|回應0|推薦5



至少是五年以前的事了。


那時候我連新聞系都還在讀,因緣際會的去徵試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據說該所很重媒體的商業面向研究;量化取向)


考完筆試後,我去面試。


那時非常年輕,場面見不多,光是一排評審教授坐在前面,就夠我先前皮皮挫好久。


不過我還是發揮我的厚臉皮功夫,穿上生平第一次穿的西裝,擦亮皮鞋,深呼吸了好久,上場面試去。


如果記憶還可靠的話,那是林東泰所長,國內搞傳播很有名的老師。


面試中,我記得我提到存在主義,林所長眼睛為之一亮,馬上考我這是什麼詞?要怎樣應用到對媒介的研究上?


既然開了端,就要勇敢的掰完它。


那時候,我認知的存在主義,以尼采為主(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以存在主義在文學創作面向的應用為主,說實在,我那時候一時間完全不太能抝到存在主義怎麼應用到媒體面向研究。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現在想起來,難度還是頗高。


過程中,我亂掰一些什麼六零年代嬉皮反戰天體營啦、To Be Or Not To Be啦、存在的焦慮等等,然後好像也很難跟媒介研究搭上邊。


一個無知的大學生,在那樣的關鍵面試,其實也沒有什麼「不知為不知」的選項。


總不能沉默以對吧,就拼命抝了。


聽完我的天花亂墜,林所長冷冷的笑了,說:「存在主義跟你說的那些,其實沒什麼關係,存在主義主要成為後來歐美『個人主義』的開端。」


出了面試教室,我吐吐舌頭,拉拉漲紅的雙頰。


申請後來當然是被拒絕了。


奇蹟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一組存在的字。


現在想想,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什麼是「個人主義」?印象中,個人主義不過是一個從國小到高中,會被訓導主任拿來朝會碎碎念的用語。


「同學們不要太個人主義、太自私,看到隔壁班走廊上有紙屑,彎腰幫忙撿一下….」通常這時候,訓導主任聲音會裂青,麥克風會裂音,不過真的很烈的是升旗台上方的太陽杯杯。


咳,竟然去徴試研究所又被拿來念了一次。


腦子裡於是開始起一丁點化學變化。


就這樣,沒進師大也沒留在台灣,我碩士就來美國混了。


而且讀的不是後來台灣完全沉淪的新聞,而是沉輪更久的政治。


越讀越黑暗。


我都習慣活在社會潮濕的黑暗面。


多年後,個人主義還是陰魂不散-一個冥冥中注定的詞。


我碩士論文寫這個。


就連現在每天相親相愛的博士論文,也是經由指導教授欽點之後,繼續挖深的個人主義在美國。


除了在美國測試這裡的大學生,我在台灣某大學也將要做大學生對個人主義概念的問卷,做很大,做跨國的,老師愛死了,然後我預期也會累的很死。


要寫成一本書,我知道。


這就是所謂的ABD(博士候選人)在體力負荷上與研究興趣上的調和。


噹噹!「美國個人主義與政治參與」。


寫到這裡下午五點鐘,有點恐慌症的臉部線條(想到余天),不禁憶起當年在師大的那場面試。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6811&aid=129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