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6 16:20:00瀏覽1707|回應0|推薦2 | |
十信:
(一)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
(四)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
(五)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除。
(七)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
(八)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
(九)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
(十)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十住:
(一)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
(二)治地住,又作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
(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
(四)生貴住,又作闍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
(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
(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
(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
(八)童真住,又作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
(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
(十)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
十行:
(一)歡喜行,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
(二)饒益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三)無瞋恨行,修忍辱,離瞋怒,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
(四)無盡行,又作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
(五)離癡亂行,常住正念不散亂,於一切法無癡亂。
(六)善現行,知無有法,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捨教化眾生。
(七)無著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亦以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無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
(十)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十迴向: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即行六度四攝,救護一切眾生,怨親平等。(二)不壞迴向,於三寶所得不壞之信,迴向此善根,令眾生獲得善利。
(三)等一切佛迴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迴向,不著生死,不離菩提而修之。
(四)至一切處迴向,以由迴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寶乃至眾生之處,以作供養利益。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隨喜一切無盡善根,迴向而作佛事,以得無盡功德善根。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即迴向所修之善根,為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即增長一切善根,迴向利益一切眾生。
(八)如相迴向,順真如相而將所成之善根迴向。
(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即於一切法無取執縛著,得解脫心,以善法迴向,行普賢之行,具一切種德。
(十)法界無量迴向,即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迴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
十地:
(一)歡喜地,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
(二)離垢地,又作無垢地、淨地。
(三)發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
(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
(五)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
(六)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
(七)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十)法雲地,又作法雨地
等覺
妙覺
佛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