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母親
2012/01/14 11:21:47瀏覽334|回應0|推薦10
對母親最早的印象是當我在蹣跚學步時,她對著我作的各項有趣的表情。母親對小孩子的心態滿能掌握的,所以小時候的我總是被她生動簡單的臉部表現逗得笑呵呵。長大一點時,母親總愛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偷打一下我然後跑開,等我反應過來,氣嘟嘟的跑到母親身邊,打她一下作為報復,並準備逃開時,母親又拿著竹棒輕輕的在我身上又打了一下,氣得我又跑回去打母親,一而再、再而三,母親總是樂此不疲的跟我們玩著這種遊戲。在困乏的日子裏,母親總有辦法得到一些生活上的小樂趣,像現在我對待小朋友的態度,及與他們相處的方式,多多少少可以看到母親的影子。
母親在我大約國小二年級的時候,開始正式從事保險業的工作。剛開始工作時,母親工作上的表現不錯,所以是幾乎年年受到公司的表揚,每當母親拿回受獎的獎牌時,我總覺得與有榮焉。那時我最喜歡把亮亮的獎牌把出來好好端詳一番,好像自己擁有珍貴的寶物一般,母親笑著:「不是整個都是『金』的,只有中間一小圈才是純金的!」,可是不管怎麼,我還是喜歡金幌幌的黃金色澤,那時候的我總希望自己所用的碗啊、床啊,任何器具都是金色的,因為金色是「最棒」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母親的外表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依然給人很年輕的感覺,不只是外表上的年輕,心態上的年輕,也有效果加乘的功能。由於心態上的年輕,加上觀念上的開通,鄰人管不來的孩子,在她面前都變得可以侃侃而談。母親不會以長輩訓示晚輩的方式跟孩子們講話,她總是傾聽,適當時候再提出她的建議,所以跟她交談時,再叛逆的孩子都不再顯桀驁不馴。我常在想,母親如果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她現在的事業成就應該更勝於現今。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了名作家「吳娟媮」女士,頗感訝異,因為吳女士與母親有許多相似點,她們同是生於樸實的農業鄉鎮,有著類似的口音,講話的感覺也相當的貼近,相差的就是她們的學歷,一位擁有高等學歷,並擁有許多名銜;一位只是一個平凡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還有:吳女士自己已揚名立萬,而我的母親卻等待孩子們來顯貴她-----雖然最後讓她有點失望(尤其是我)。
母親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很少提及她的少女生活,大概是不想讓我沾染到不愉快的心情吧。等我們大一點的時候,母親才跟我們提起她乏善可陳的少女生涯:「你們外婆雖不甘心讓我上學,但迫於義務教育的限制,還是得讓我去,但總不忘要我把你的小舅舅與小阿姨一起帶去照顧,這讓我很難堪,還好老師對我很好,不但不會指責我,還會幫我照料弟妹呢!」
「等我國小畢業時,你們的外婆就急忙著幫我找工作,甚至主動要求加班到晚上十一點。那時的鄉下晚上哪有什麼燈火?一個女孩子在小道上騎著腳踏車,真的好害怕。回到家後,一個人就把頭矇在棉被裏偷偷的哭泣。」母親在訴說時,沒有太大的情緒表現,但那種淡然讓人有點心酸。
小時候我跟母親最親近,而且我們擁有一張類似的臉,左鄰右舍總是說一看就知道是母子。其實我說話的方式多多少少也保留了相當多母親的味道,這是一種傳承吧?如此相似的人為什麼不能幸福的住在一起呢(因為我跟一般人不一樣!)?這是我相當遺憾的。現在我時常說著母親說過的笑話;用母親在我小時候逗我的方式逗小朋友,在我的身上可以看到母親影子。有一段時間,臺語歌星陳小雲很紅,她的翹臀成了她招牌之一,母親一時興起把我拉到鏡子前面,笑笑的對我說:「看我們的屁股這麼翹,一看就知道是母子!」我知道我的外貌與言談雖然保留了很多母親的特質,但我知道我永遠比不上母親,尤其是我對她的付出,永遠比不上她給我的。
最近一段跟母親最親暱的日子是在當兵的時候。當時哥哥與弟弟都在北部工作或讀書,而姊姊則遠在東部從事教職。那時的我每週都回家,反而是跟母親互動最高的時候。新訓中心時,很討厭受人管束的感覺,所以看到懇親會時出現的母親時,心中有些激動。第二年的母親節,兄姊弟在外,無法回家孝敬母親,托我代為表現心意,不善廚藝的我,特別製作了許多「好看」的餐點,以饗母親,當時母親看起來相當高興,於是邀來她的摯友與她一起分享喜悅,她神采奕奕的模樣,被留在照片中,看來就似乎尋找到了她一生的幸福。
退伍後,有一段時間,我很少回家,我流連在都巿繁弦急管的生活中,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都巿裏的一切新鮮事物,我完全忘了母親在家鄉等待---等待孩子歸來。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裏,母親問我:「你好像比較適合都巿生活?」我回答:「在都巿裏,如果有妳跟我在一起,這樣的日子就是我最想要的!」母親沈吟、思索,沒有回應,我知道這樣的做法等於是掘起母親的根,我是在等待母親一個不可能的允諾啊!
母親答應過我要來臺北玩,可是怕打擾我,所以一直未有行動。其實我也有點擔心,母親一來,而我又有自己想做的事,事先如沒有安排好,那可就很對不起她了。最終母親還是來了,她搭上姊姊與「準姊夫」的車子來到臺北。我們先找了一家還不錯的餐廳用餐,母親與姊誇我有進步,懂得如何接待人了,我則訕訕的說:「托你們的福,我才能到餐廳吃飯,不然我一般都只會到路邊攤吃吃,填飽肚子就好了。」這一餐大家吃得都還滿意,我感到與有榮焉。後來我們與姊姊一伙人分道揚鏕,母親跟著我在臺北巿到處晃。適逢換季,到處都在賣打折扣的衣飾,母親先張羅著我的衣服,再打點自己的。記得上次母親生日,我們在臺中一家高級餐廳吃飯。飯後我們一同逛著百貨公司,結果母親幫我買一件外套:「今天是我的生日,要做讓自己最高興的事,買衣服送我的兒子就是!。」母親知道我不捨得花錢買昂貴的東西,趁著那次機會,她送了我一件質感不錯的外套。
最近開始想回家了,都巿的生活雖多采多姿,我卻找不到依循的方向,自己在追求什麼?我漸漸的茫然了,想起母親對我的好,突然驚覺,對母親多體恤、關愛,是我目前最具體,也最做得到的。與母親對我的疼惜比較起來,為人子的我顯得相當的不孝。尋尋覓覓之後,才終於知曉「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欄珊處」,家人是最親密的羇絆,累了的時候,也只是老母親永遠在寧靜的故鄉等著我回家。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uan171&aid=60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