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不介意別人說什麼」不是掛在嘴巴上而已,是要「言行合一」
2013/11/03 17:12:19瀏覽274|回應0|推薦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QBjfEakw4I

2013113中午(台灣時間,西雅圖是112晚上)

師尊準提佛母同修開示

 

前言

2013112改完作文已經晚上一點多,洗個澡凌晨兩點,突然靈感一來就寫下這篇文章。
   
這個主題上禮拜我就想寫但是隻字片語、斷斷續續直到這禮拜,有個「緣起」,讓我原本乾涸的腦汁突然又活絡過來一口氣就衝了一千多字。(昨晚是一千五百多字,今天定稿是三千多字)
   
這篇文章停停走走,修修改改,後來還先貼給一些人看直到凌晨五點,我才睡去因為覺得還不夠完整,所以「暫時」躺在電腦裡面想說等到我修改完畢,再貼出文章。
   
2013113十一點多爬起來看  師尊開示因為熬夜,頭腦脹脹。但是當聽到 師尊在16:39講「。。。所以我叫大家學一學上回講的,學  師尊的什麼?  師尊的『不要臉』  師尊笑),為什麼可以不要臉?因為你把臉都忘了,把名譽都忘了,把你的名都忘了,你一切變成了空性,就是佛性,你還有什麼呢?沒有什麼東西了,地水火風一分開,什麼都沒有,你的名譽算什麼呢?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歡留名,『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能留名的很少,所以你能夠留名,當然是值得慶幸,像我們這樣子的芸芸眾生,既然沒有名,名人多得很,但是死後都完蛋,都不會再留什麼的,久而久之就淡了,像幾個聖人,幾個君王,還有留名的機會,你什麼都不是,哪會留名啊,所以名譽還有嗎?不如就不要臉(  師尊笑),好過日子。。。」哇哩這也太巧合了吧!跟我昨天的主題差不多。

師尊的一句「不要臉」,說來容易,大家都會講、都常講「我不管別人怎樣講我」,但是真正做到能有幾人?
   
因為有鑑於很多人都把「不介意別人說什麼」掛在嘴上但是大多都是「嘴巴講講」,所以讓我有靈感寫這篇文章。
   
上禮拜有個緣起,只是有點卡住只留下一句「不在意別人講什麼」跟「逃避」外表看起來很像,但是差別在「真正自由自在的內心」。這篇文章是站在這句話,繼續引申出來的東西。

本來想睡著的,聽到 師尊開示這樣一講,精神都來了太巧合了,真是恐怖。

 

正文:

**********************************

記得大學的老子老師曾講:「『我忘記了』這句話,其實是『我想起來了』」

我忘記鑰匙了,其實是發現鑰匙不見了。

或是失戀的人說:「我放下這段感情」,其實根本沒放下

就像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直都在心上根本沒放下

「真正的忘記」就是「完全不放在心上」「覺得從來沒這件事發生過」

 

同理可證

就像「我不介意別人說什麼」,一直掛在嘴邊,其實「是在意別人的看法的」

因為你還有「我不介意別人說什麼」這個概念

「真正不介意的人」,是繼續快樂過著吃飯睡覺的平常生活

連「我不介意別人說什麼」的概念都沒有

是要「等到有人」跟「真正不介意的人」談到某事,然後「真正不介意的人」輕描淡寫,說不定他還會說:「有這件事?我忘了」、「還好,你不說我還真沒注意」

我從  師尊身上看到的就是這樣~真的就是「笑罵由人」,不會大驚小怪、不會大呼小叫、不會大吵大鬧,這才是「不介意別人說什麼」,其他人都是「口是心非、嘴巴講講」而已

 

「真正不在意」和「口頭講不在意」外表看起來很像,但是差別在「真正自由自在的內心」

 

個人觀察一些例子,發現「口頭講不在意的人」有共同之處。

 

共通點:

一、這些人,雖然嘴巴上常講「不在意別人說什麼」,個人發現他們「大部分」還蠻想跟人講話、互動、交友,表示他們都還蠻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甚至認同」,因為這類型的人跟「完全孤僻、孤芳自賞」又有不同,他們的個性屬於「不甘寂寞型」的。

    不過他們「有個地方」不知怎麼的,總會把事情「弄複雜」、「有口舌是非」,不僅他們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旁人也不知道要怎麼解釋和幫助他們。就算講了,對方也不認為這是理由,搞不好他還會生氣,這樣就會變成「以後還有誰敢跟他講真話」。

    通常外在都會顯現出「這人很難搞」的外相,也會讓人弄不清楚他們「到底要什麼」,他們可能也會說一大堆,但是仔細聽來會有矛盾的地方,而且會有「失去焦點、模糊焦點、反反覆覆」的狀況出現。

因為我們也不是像在看劇情片,站在至高點,可以從劇中小細節看出關鍵的地方,這些人的問題「一直無解、各說各話」,等到事後,他們遇到狀況,都會說:「算了,我不介意別人怎樣想」。

 

二、他們常講「我不介意別人說什麼」,但矛盾的是,他們「發表談論」的時候,就會「要別人順著他們的看法、標準」,例如:一直挑剔、找毛病、愛嫌,就像你問他要什麼?他說:「都可以」,你說的一些「方案」,他都可以有理由嫌棄和說不要,但是真的問他到底要什麼,他又說不出個所以然,或是他可以說出個所以然,但是要你聽他的意見。

    要不然就會說:「我比較龜毛」,奇怪了,你可以對別人龜毛,你有很多的規矩,但是你的老闆長官、家人、朋友就不能對你龜毛和列出規矩嗎?然後當你不符合「老闆長官、家人、朋友的龜毛和規矩」,你再說:「我不介意別人怎樣看我」。

簡單講就是「雙重標準」,他可以說不在意別人說什麼,但不可以別人不在意他的意見。(這句話是個人觀察,通常這類人在當下,不會發現自己正在當「自己討厭的、不喜歡的那個人」的角色)

 

三、還有一個有趣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會說被人嫉妒」,現在凡事都要講求證據,這個「招嫉」的證據在哪?他們也講不出,但是他們非常直言肯定就說:「被人嫉妒」。(這讓我想起「誠摯終招嫉」XD,這應該是台灣幾年前的新聞了~)

 

四、他們還有一個口頭禪就是「這樣會不會很奇怪?」、「會不會被人認為怪怪的、不正常」,ㄟ~你們不是都說:「不要管別人說什麼」,現在怎麼又會問說「這樣會不會很奇怪?」,這不就是「你還在意別人的眼光」?否則你還會問「這樣會很奇怪嗎?」

 

五、「放大自我感受」,他們通常都蠻「敏感」、「心思細膩」,這人格特質很好,但是他的細膩通常都是「他的感覺、他的奇摩子」。不過,這還是有程度差別,要看「口頭講不在意的人」的個人修為和特質,有些還是會對別人敏感和心思細膩,但有些就「要先同理他」、「要別人先注意他的感受」,但是他卻未必同理別人,或是「在他的觀念,他已經同理別人,你還要怎樣」,這就真的要看他的修為程度了。

 

六、也很常聽到「名譽很重要,要不然會被別人會講得很難聽。。。」,奇怪了,不是說不要管別人說什麼,為什麼還會有「難聽」?為什麼還會有「名譽」?批評罵人的話有哪個是好聽的。

 

七、認知會有遺漏、省略、放大、誇張,舉例來說,一個事件有ABCDE的發生順序,他可能在轉述給別人聽的時候,只有講ABECD就遺漏,但是這個ABE多少也會被放大、誇張、過度延伸、過度不當連結,也不能直接認定他在說謊,只是整個事件,聽的人要「多方打聽、拼湊,不能只聽一面之辭」,要不就是「聽完一面之辭,多少要打折扣」。

而且通常這類人都「不認為自己有錯、不認為自己有問題」,甚至有時候都會讓聽者覺得「他才是最大受害者」,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要陷害設計,都是別人刁難,都是別人嫉妒,都是別人不講清楚,都是別人不合理。。。

還有就是還會伴隨著「情緒起伏」,ㄟ~不是說「不介意別人怎樣看嗎?」,你怎麼還會覺得你被設計、你被刁難,就算被別人設計、嫉妒、陷害,也跟你無關,不是嗎?如果你都一直講不介意別人講什麼,你就繼續安穩的過著你的日子不就好了,那你又為何情緒會有影響?(這個當事人通常不認為)。

重複相同事件的時侯,甚至第二次、第三次還會有「多種版本出現」、「細節都會有出入」,這是個人觀察到的共通現象。

 

八、如果你真的不在意別人說什麼?為什麼你還會不快樂?為什麼你還會有負面的情緒?為什麼你還會失眠、睡不好?為什麼還會有不爽?真正不在意別人看法的,才不會有以上的問題。

 

以上觀察,是歸納所看、所聽的人的一些行為反應,因為最近「超級常」聽到這些類似的話,看到類似的行為,然後又對照他們嘴上常講的「我不管別人怎樣看」,因為這句話大家都很常講、也很常聽到,但實際上對照他們的行為,又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其實最大差別就在「真正自由自在的心」。

 

其實,個人認為他們還蠻需要大家提醒和幫助的,讓他們正視自己的內心、念頭。

 

這是我從  師尊身上看到的身教~真正自由自在的人根本不受影響,繼續吃得好,睡得香,笑哈哈,由人笑罵,而且自己還會把這些遭遇當笑話講來娛樂大家,發生事情的當下,也只有輕描淡寫,如果沒有這樣,那就是嘴巴講講而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iko610&aid=9315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