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5/29 00:38:30瀏覽283|回應0|推薦0 | |
如果《南方日報》的引述的資料是正確的,那麼蘋果的 iPad 就和「血鑽石」電影中描述的那些鑽石一樣,沾染上了鮮血,成為「血 iPad」了。 中國人百年前為了鴉片在所不惜,現在又為了賺「相對的高工資」賣命,固然代工的企業有賺錢,可是最賺錢的還是外國人。之前台灣的筆記型電腦代工企業成了「保五總隊」就是因為外國的買家要求壓低價錢以方便在國外市場出售。外國的企業很明白台灣的企業最擅長的就是壓低成本,而台灣的企業也果然「不負重望」。 同胞們,就像多年前對待耐吉一樣,我們也應該要求下單的公司提高給代工企業的毛利,這樣才可以減少對基層工人的剝削。 最賺錢的產品 給最低的工資 499美元iPad 中國組裝費僅11.2元 雖然普通工人月薪一般都能超過二千元人民幣(下同),然而被大陸媒體形容:「生產著世界上最賺錢的產品,卻拿著最低工資」的富士康代工模式,不僅在媒體界引起廣泛討論,學界也呼籲,沒技術、沒品牌、沒資金的代工模式,必須在珠三角轉型了。
《南方日報》昨引述iSupply的調查顯示,零售價四九九美元的iPad,蘋果為「中國組裝」付的費用,每台只有一一.二美元。
售價四九九美元的iPad所有零組件的成本僅為二一九.三五美元,不到其零售價的一半。其中蘋果開發的A4處理晶片每個二六.八美元,16G儲存晶片為二九.五美元,最貴的元件韓國LG製造的九.七吋銀幕,亦即中國組裝的支出,只是這產品的零頭。
在富士康,每條生產線、每個員工與每個動作細節,都會被分解,最後的結果是,每個零件完成時間與成本都是可以控制的。
據新華社報導,這種完全依靠工業工程管理創造出來的代工模式,讓富士康連七年雄踞大陸出口榜首,二○○八年出口總額達到五五六億元,占大陸出口總額的三.九%。
然而輝煌成績背後,卻為中國創造了名義上的鉅額貿易順差,但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它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率極低。新華社評論,代工模式可以生產產品,無法生產品牌與技術,可以創造GDP、貿易順差,無法大幅提高員工收入。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