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將飯菜分離,更容易吃出營養更健康
2023/03/24 08:44:49瀏覽14|回應0|推薦0

早年台灣一般多為吃飯配菜的分離式吃法,但現代人牙周病治療方式已漸漸轉變習慣,也常吃「飯菜混合」(主食與主菜混在一起)型態的餐點,例如:滷肉飯、炒飯、炒麵、羹麵、義大利麵、焗飯、燴飯、湯麵等;此類食物的共通點是會將醬料湯汁連同主食一起吃下,易攝取過多油糖鹽與熱量。

這樣的飯菜混合式吃法,似乎也影響現代孩子的用餐行為,董氏基金會實際入校觀察小學營養午餐用餐情況,發現多數孩子盛裝午餐常用「未分隔的便當盒」或「碗公」,讓飯菜吃到後來混在一起,看不出、吃不出是什麼菜餚和味道,還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延續至成人。

董氏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教育部共同呼牙周病治療籲,「飯菜分離」可避免民眾掉入過多油糖鹽的陷阱,也正好對照今(2018)年國健署公告台灣版「我的餐盤」建議牙周病治療方式比例。飯菜分開盛裝,也能利用「每餐飯菜肉體積比221」「飯和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少一半」口訣,達到了解各類食物及均衡比例的概念。

牙周治療,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1.非手術性治療:目的是要清除牙齦上與牙齦下的牙結石,及進行牙根整平,使用的工具包括超音波洗牙機和牙周刮刀,必要時在治療前會進行治療部位的局部麻醉。
2.手術治療:通常於非手術性治療後一個月,會再對全口的牙周情況重新評估。手術治療的過程和非手術性治療差不多,也是於門診局部麻醉下即可進行,主要差別是我們是在將牙齦翻開的情況下進行牙結石清除。有些齒槽骨破壞的情況可以在手術中利用骨粉填補,配合放置再生膜隔絕上皮細胞及牙肉的結締組織,使破壞的齒槽骨和牙周韌帶能有重新再生的機會,這就是牙周再生手術。最後進行手術區的縫合。
3.定期追蹤:牙周病患者通常於治療後的第一年會每三個月回診追蹤一次,主要目的是要確認牙周狀態的穩定程度和患者口腔清潔的情況。

另外,董氏基金會也提醒家長,若現階段無法改變孩子用大碗盛裝餐點的行為,也要建立好的觀念,利用現有的大碗,引導孩子擺盤的能力「飯一邊、菜一邊」,並記得盛裝菜餚時使用漏勺將多餘的湯汁瀝乾,以避免湯汁拌飯。

學校在餐點供應上不用執著於一定要至少供應幾道菜色,只要能符合學生的營養需求、提供多樣化的食材、並運用食材原本的特性、口感及味道,更能吃出美味的一餐,若能同時搭配健康飲食教育的實施,營造良好的用餐氛圍,也能讓孩子除了吃出健康外,也吃出好習慣、好素養。

治療牙周病並不能只挑嚴重的部位治療,畢竟口腔內的細菌是流通的,會互相散布;牙周治療,必須將口腔內的整體細菌量降到最低,否則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此外,治療牙周病後,還要針對可能的加重因素進行矯正,例如缺牙重建等。一旦有缺牙,卻仍置之不理,很容易造成部分牙齒受力過大,加重牙周病的症狀;若牙齒排列不整齊,也容易卡住食物殘渣,造成口腔內細菌量增加。一旦等到很嚴重才治療牙周病,將加重牙周病治療的複雜度。若早期在牙周囊袋小於5 厘米時即被發現,只要讓牙醫師移除牙結石後,加強居家口腔清潔照護即可,但若牙周囊袋已超過5厘米,則需接受進一步的牙周治療。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484757&aid=1786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