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演員睡醒血絲滿眼疑「眼中風」 醫師提醒留意2症狀
2023/03/24 02:08:26瀏覽12|回應0|推薦0

48歲女演員梁佑南出道多年,演過多部連續劇,八點檔如《飛龍在天》、《親戚不計較》、《風水世家》,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但近日她的身體抱恙,在臉書貼出眼睛布滿紅血絲的照片,模樣看來頗嚇人,醫生告訴她是微血管破裂,恐是「眼中風」警訊,讓她警覺要開始注意健康。

梁佑南在臉書中自述,某天早上醒來,「被鏡中的自己嚇了一跳,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也沒有撞到,更不可能是被打,」眼睛莫名布滿血絲,嚇得她趕緊就醫。但檢查眼壓正常、無外傷,醫生判斷可能是微血管破裂。

這次事件讓梁佑南注意到應該調整作息時間,有充足睡眠,並試著讓自己放鬆、不要胡思亂想,加上配合醫師點眼藥水,經過3、4天休息,紅眼情況好轉許多,也讓關心她的粉絲放心不少。

(圖片來源:康健知識庫)

單眼視力下降、一片黑 留意眼中風

但梁佑南的「紅眼」事件也再次讓人們注意到「眼中風」的危險性。由於視網膜動脈血管阻塞缺血,使氧氣和養分供應中斷,會造成單眼突然發生無痛性的視力減退或喪失。陳瑩山曾撰文整理出「腦中風三部曲」,眼中風便是其中之一。

●首部曲─中風族群的控制不良:如三高(血糖、血壓及膽固醇高)、血管硬化(如高齡者)、抽煙、喝酒、肥胖、缺乏運動及有中風家族史者。現代人幾乎都會受到這些危險因子的波及,也往往因為現實生活的壓力與緊湊,使得危險因子很難好好控制。

牙周病治療二部曲─結膜下出血的紅眼症、短暫性缺氧發作、眼中風:一旦危險因子控制不佳,時間拖長演變成慢性,有些病患就會有第二部曲眼睛的症狀表現。

即使沒有蛀牙的人,也可能有牙周病,它的初期表現相當輕微,平常就只是刷牙的時候流一點血,嚴重一點,頂多就是牙齦腫脹,很多患者完全不覺得怎麼樣,不認為自己有牙周病,或是根本不把牙周病當一回事。殊不知它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疾病,慢慢的侵蝕牙根,所以牙醫很直白的說:「牙周病隨時會發生」,只要口腔衛生沒維護好,隨時會有牙齦炎、牙周病的產生。嚴重的牙周病發生時,唯一的牙周治療方法,恐怕是整顆牙齒都得連根拔除了。而且牙周病並不只是單純的口腔疾病,因為它是一種慢性發炎,也會影響全身的免疫力。因此,牙周病也和全身疾病有相關聯,除了跟糖尿病有相關外,最可怕的莫過於與心肌梗塞、腦血管病變,甚至和失智症也有關。

其中,短暫性缺氧發作時,病患會感覺眼前像關窗簾一樣,從上到下一片漆黑,數分鐘後視力又漸漸恢復。眼中風病患最常見的主訴則是無痛急速的視力下降,有時候睡個午覺醒來,就發現眼前一塊或整片看不見,而且數天仍不恢復。

●三部曲─腦中風:當出現眼部症狀時,除非造成病患失明牙周病治療方式不可恢復,否則只有單眼受創,病人依舊四肢活動自如,往往忽視這種眼部的警訊,最終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腦中風。

眼中風年輕化 心血管系統不健康

陳瑩山在文中指出,受到飲食精緻化及三高年輕化的影響,近年來眼中風的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臨床上甚至牙周病治療方式看到高中生、大學生發生眼中風的病例。眼睛中風雖然不會演變成腦中風,但由於眼睛中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成員,仍代表著心血管系統的不健康。

美國和英國的研究分別顯示,眼中風的病人發作後,一年內腦中風機率約2%,3~5年內腦中風的機率約15%。陳瑩山也提到,當病患被診斷出眼中風,根據統計,5年內,大約4個眼中風的病患會有1人腦中風。

因此,當發生眼中風,陳瑩山常告訴患者:「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懼的是又多了一個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產生腦中風的危險機率又提高了;但應正面思考,眼睛中風只會單眼局部視力受限,這是老天爺用來警告有這些危險因子的病患,必須加強積極治療,否則將來再次眼中風、甚至罹患腦中風的機率就大增了。

想要控制牙周病的牙週治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正確刷牙及使用牙線,以去除所有的牙菌斑。良好的個人口腔衛生是最重要的。牙菌斑是造成牙周病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每天仔細的刷牙,不讓牙菌斑堆積是戰勝牙病的必要條件。單純的牙齦炎,通常只要進行牙菌斑及結石清除的治療即可改善。經此牙週治療的步驟,牙齦會重新貼附牙齒表面,若能配合個人良好口腔衛生的維護,就會得到相當好的治療結果。嚴重的牙周病就可能需要進行牙週治療手術。手術的目的是要去除難以清除的深層結石及牙菌斑,以有效遏止疾病的惡化,利於牙周組織再生,或以美容手術重建牙齦形態方便病人清潔。如果還有希望的牙齒,可以試著採用GTR(引導組織再生)、GBR(引導齒槽骨再生)的術式來改善牙周的現象,但並非每顆牙齒都可以這樣做,如果判斷錯誤,把預後不佳的牙齒作這些術式,很可能只是浪費您的金錢和時間罷了,對您一點都沒有好處。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484757&aid=17868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