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06 15:35:08瀏覽285|回應0|推薦0 | |
冬蟲夏草(學名: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華蟲草,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於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僵化,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屍體)構成的複合體)。它主要產於中國青海、西藏、四川、雲南、甘肅、貴州等省及自治區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蟲子卵產於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後鑽入潮濕鬆軟的土層。土裡的一種黴菌侵襲了幼蟲,在幼蟲體內生長。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黴菌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外觀象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黴菌菌絲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菌孢把蟲體做為養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 因為僵化後會長出根須,所以被稱作冬蟲夏草。 藥理學現代研究結果中,青海冬蟲夏草含有蟲草酸約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約8.4%,蛋白質約25%,脂肪中82.2%為不飽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維生素B12、麥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鹼等。 由於野生冬蟲夏草分佈地區狹窄、自然寄生率低、對生活環境條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資源比較有限。近年來又由於冬蟲夏草主產地生態環境遭到人為嚴重破壞,大量盲目不合理採挖致使資源日趨減少,產量逐年下降。而冬蟲夏草由於可以藥食兩用,且人們不斷發現其新的藥理作用,所以多個國家對它的需要倍增,價格逐年上漲,國際市場日益緊缺。為了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目前許多地區如四川、湖北、河南、陝西、雲南及湖南等省都相繼開展了對冬蟲夏草的研究工作。人們對冬蟲夏草的研究涉及無性型確證、生態環境考察、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分析、人工栽培等方面。 2.冬蟲夏草的由來 冬蟲夏草一詞最早出現於1757年吳儀洛著之「本草從新」中,簡稱蟲草,是一種動植物的複合體, 在分類學系統上屬於麥角菌科中的蟲草屬高等真菌。冬蟲夏草原產於中國大陸四川、雲南、青海、 西藏等省,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地區,每年六、七月時,蝙蝠蛾產卵於土壤中,孵化成幼蟲,幼蟲在土壤中避冬, 避冬過程中,蟲體經土壤感染蟲草真菌。蟲草真菌侵入體內後,將蟲體當成寄主,不斷吸收蟲體的營養, 大量繁殖。隨幼蟲慢慢長大,蟲草菌絲也逐漸蔓延到蟲體的全身,終至幼蟲僵死,時值冬天,人稱「冬蟲」 ,蟲草菌繼續成長,次年四、五月時,在蟲體頭部長出棍棒狀子實體,人稱「夏草」,冬蟲夏草亦因此而得名。 世界上已知的冬蟲夏草種類有三百多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是中華蟲草(Cordyceps sinensis), 另一種是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兩者的藥用及保健功效基本相同,是各界近年來研究開發的重點。 廣義的冬蟲夏草指蟲草菌寄生在活的昆蟲體內,藉由吸取寄主體內的營養素而持續成長,最後寄主死亡, 而在寄主體上長出子實體(即草)的複合體。狹義的冬蟲夏草則是指中華蟲草菌寄生在鱗翅目昆蟲蝙蝠蛾 (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幼蟲體內所形成的複合體,才是真正的冬蟲夏草。 3.本草綱目的記載 冬蟲夏草是由蝙蛾科蟲體與麥角蕈科的冬蟲夏草蕈的共生體,主要產區為在西藏、青海一帶,其曬乾成為中藥材之後,對於肺、腎經脈多有益處,尤其是對於肺部、氣管最有療效。而其主要的特徵在於略帶赭黃且易碎的長蟲軀體,腹面有8對足,處於中間的4對最為明顯,身上有些微的短小蕈孢。 蝙蛾蟲體在冬天時已經沒有生氣,所以被一種稱之為冬蟲夏草的蕈類寄生,而且蕈類的孢子會貫穿整個動物體,春夏時會在動物體外再長出草來,所以才稱此為「冬蟲夏草」。 4.冬蟲夏草的功效 「本草從新」中記載『冬蟲夏草補肺、腎。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嗽』。「本草綱目」 中記載冬蟲夏草『性甘、味平、歸肺、腎經、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用於久咳、虛喘、勞嗽喀血、 陽萎遺精、腰膝酸痛』。另據現代醫學報告「中醫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中指出,冬蟲夏草具有精神安定、 鎮靜、解熱、增強免疫機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防止痴呆、抗癌等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亦證明冬蟲夏草 對增強免疫系統機能、抗衰老、抑制癌細胞生長、調節心律失常、降低膽固醇、抗過敏、治小兒氣喘、成人咳嗽、 性功能減退、防治肝炎、腎炎、糖尿病等均有不錯的療效。 冬蟲夏草是人間的瑰寶,天然資源是有限的,為了減輕對資源的破壞,以及解決天然冬蟲夏草的匱乏,人工栽培是必然之路。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