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朋友參觀故宮北宋文物特展,有不同的體會。我特別注意展品關鍵字眼的翻譯。故宮按照慣例,將文物用百年傳統的作法,以威妥瑪氏音譯。「汝窯」Ju ware,「鈞窯」Chun ware,躍然館內。
我看到這些英譯,眼睛為之一亮,因為它們早已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我事後詳查,發現這些字眼不僅在專業的英文書刊出現過,連權威的大英百科全書、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等,均曾加以登載報導。故宮以實際的行動,讓這些沈睡在英文詞典的中文外來語又甦醒了過來,讓洋人在嘆賞中華文化瑰寶之餘也同時知道,中文貢獻給英文的,不只是kung fu「功夫」、mah-jong「麻將」和feng shui「風水」而已。
國人在英譯漢語文化特色詞時,長久以來似乎都傾向於委屈自己,不斷在英文裡打轉,以體貼英語人士。我們若是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就該堅持自我的主體性,在此應適時跳脫出英文的框框,於難譯、不可譯之處逕自啟用羅馬拼音。
當然,初次引介時仍須適度解釋,以免閱聽者毫無線索,不知所云。然而,我們的文化只要有真材實料,並善加包裝行銷,就會近悅遠來。語言的影響,即可在涓涓滴水中漸成細流,匯細流而成溪河。故宮的作法,都是柔性國力的展示,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