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石堂讀物心得分享推薦】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
2021/11/12 12:25:35瀏覽16|回應0|推薦0

站長對於自然科普的書籍真的情有獨鍾

因為透過閱讀這類讀物,可以知道許多自然界與科學界的奧秒

無論是植物花草生活,還是動植物

甚至是數學,化學,應用科學等,都可以從中了解它運用,緣起

這些知識也許日常生活鮮少用到,可是卻可以培養我們的邏輯與觀察能力

就像是世界上最毒的水母是哪一個

答案是澳大利亞箱形水母,牠是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

像這類的知識,都可以從相關的書籍上閱讀得知而且書上寫的會比網路更詳細

什麼樣的啟蒙科學讀物才算是好的讀物呢?

最起碼要滿足這樣4個標準:

1.首先就是趣味性,不論是科普讀物還是科幻小說,都要有趣,能夠讓孩子感到好奇,讓孩子覺得有趣甚至是震撼,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

2.其次是科學性,也一定是以科學為基礎進行的書籍才值得閱讀。如果是科普讀物,一定要權威,而且要緊跟時代,展現最新的科學研究。

3.是通俗性,針對低年齡段的孩子,即使是複雜的規律,也要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孩子能讀懂,哪怕讀得很淺顯,都會樹立孩子的閱讀信心,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

4.最後就是思想性,科普讀物或者科幻小說,除了介紹知識,講述故事外,還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比如說如何對待科學,如何運用科學,我們可以利用科學為人類做些什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處所的世界。只有慢慢思考個人和群體的關係,擴大格局,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
最近我們家在金石堂挑的這一本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就是非常大推啊!

首先看它的目錄,內容的確勾起我的興致

而且價格親民,閱讀後,是值得重新反覆閱讀的好書

如果你對這類話題有興趣,這本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書籍詳細介紹如下~參考一下吧

推薦序

為什麼要再探孟德爾之夢?

每一個重要科學理論形成的背後,都有一個長期摸索碰撞的過程。只有透過對這段歷史的回顧,了解科學探究活動的始末,我們才比較容易掌握這段科學知識內在發展的脈絡。科學知識才不會淪落成一堆無趣、冰冷的教條,而是一個充滿人性活動的心智結晶。因此從科學史下手,永遠是一般人接近科學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科學教育中最有效的入門方式。很可惜在中文的世界裡,大部份有關科學史的書籍都出自翻譯,而教科書中科學史的敘述多半是片斷或是語焉不詳。因此學生在這樣的養成過程中,對科學態度或是研究精神的陌生與疏離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每個人都認同科學史在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但願意花費心力,投身在這個領域中的學者並不多見。陽明大學陳文盛教授這本《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毫無疑問為科學史的中文寫作提供了一個新的面向。我相信它未來對從高中到大學這個階段的生物學教育,會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是從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1859年)開始談起。大家都知道達爾文的演化論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而他在《物種起源》中很清楚提出了生物個體變異與天擇的關係。但生物個體的變異怎麼樣忠實地從上一代遺傳到下一代?這是演化論成立的重要關鍵,而達爾文對遺傳學的認知是錯誤的!少了正確的遺傳理論,演化論是跛足而殘缺的。這時候孟德爾的出現就有了特別的意義。

孟德爾從豌豆交配的實驗結果發現生物遺傳的規律(1865年),彌補了達爾文的缺憾,開啟了探究遺傳基因的新紀元。隨後基因從一個抽象的遺傳概念,逐步落實到DNA的物質基礎上,最後一直到闡明了DNA的遺傳密碼怎麼決定蛋白質胺基酸的排序(1967年)為止,本書完整回顧了這一百年從古典到分子遺傳學的發展歷史。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就是仔細重現了這個階段所有重要實驗(不論成功或失敗)的緣起、實驗設計與實驗結果對後來發展的影響。現在大多數學生,甚至包括許多老師在內,對於許多古典的遺傳學實驗都早已忘懷。但我認為這些實驗其實是訓練學生批判性思考最好的教材:在粗陋的工具與局部知識的限制下,如何針對重大的科學問題設計實驗、解讀實驗的結果,碰到實驗的挫折又該怎麼去克服等等。

只有透過在這種摸索、探究的過程中,科學家怎麼提問、怎麼相互詰難,我們才能看出不同科學家行事的風格、科學的品味和他們所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另外作者不時也會將這些實驗發生的時代背景一併提出,更可以加深我們對這些重大科學進展的歷史感。

當然本書也有一些讓一般讀者不容易親近的障礙,特別是許多專有名詞與實驗的生物系統,會使得所描述的實驗過程不容易完全了解。換言之,這是一本需要下一點功夫閱讀才能領會其妙處的書。所以我會特別推薦本書給任何喜愛遺傳學的人,尤其是那些正處於高中到大學階段的同學們。同時,我也期待未來會有更多類似的作品出現。
 

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推薦序

見證分子遺傳學的榮光

分子遺傳學是20世紀科學最大的成就之一,這個發展使得看起來千變萬化的生命現象,有了一個一以貫之的基本理論,讓我們對生命的奧秘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而且對醫藥、農牧、環境科技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甚至因為對基因體序列的分析,而發展出新的科技及資訊產業。

這個偉大的成就起源於孟德爾的仔細觀察及分析,並提出革命性的看法,後來再經過很多科學家的努力及奮鬥,最後才得到這個寶貴的知識。這一段曲折、複雜又有趣的過程,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很重要的一個章節。享受現代舒適及豐富生活的人們應該去了解這一段歷史。在這一本書裡,陳文盛教授用他的生花妙筆將這一段重要的歷史娓娓道來,不但把專業知識用淺易的文字描述出來,更把科學家在奮鬥中的人性歷程——意外、失敗、轉折、興奮——展現出來,讓讀者了解科學知識並不只是教科書裡簡化的敘述,而是有深厚的感性層面,這一點對於科學教育非常重要。

我個人的學術生涯剛好和這段歷史重疊,我有幸參與這個歷程,因此讀這本書時特別有很深的感觸。很多的發現在當時都令人非常興奮,也是讓我持續在這個領域研究的原因。陳教授也是參與這方面研究的傑出學者。我們要感謝陳教授特別花時間,把這一段重要的科學史呈現給大家。


徐明達(陽明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推薦序

從求知、求真到人性

《孟德爾之夢》的內容不但生動有趣,更具深遠的教育內涵。我認為所有華文世界的知識份子都應該了解遺傳學,而以此書做為入門引薦,進入21世紀生命科學的世界。

這本書最引人入勝之處,是陳文盛教授以自身從事生物遺傳學研究的科學家身分,深入淺出,娓娓道出遺傳學歷史的演變、錯誤的不斷修正,並且在其中穿插一連串有趣的生命故事。書中不少人事和理論被證實的過程,勾起我數十年學術研究生涯的回憶,而觸動我對於那一段時光深深的懷念。

我自己在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中期也正在研究人類核酸的修復機制。人類有些疾病和核酸的正確或不正確的修復有關,在那段期間,核酸腫瘤學在生命科學的研究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終於在21世紀的今天,變成醫學發展最重要的領域。從這一點來預卜將來科學和醫學的新發現,將不只更進一步了解人類疾病的成因,更能夠找出更多有效而傷害性較少的治療方法。所以,生活在21世紀的普羅大眾也要了解什麼是遺傳學、什麼是DNA、什麼是先天具有的毛病,以及哪些疾病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合併先天問題而引發,才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

對DNA、遺傳學和細胞繁殖有興趣的讀者,會發現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的整合在遺傳學上的重要性。只是對單獨一種科學具有深入了解是不夠的。同時,從這些科學家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努力從事研究,不只是來自於自發的好奇心,還有無私地發揮自己所能、奉獻他人的利他精神,也是驅動他們努力不懈追求真理的動力。

遺傳學從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開始,經過果蠅、黴菌、噬菌體,進入DNA結構激烈的競爭,到了解DNA的複製、對突變和適應的分辨等等;從達爾文、孟德爾一直到華生、克里克,再到今天基因圖譜的解碼(有賴美、英政府和民間的合作),處處都呈現人類從求知、求真為出發點,推動科技不斷進步,終於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幾乎每天、每個月、每年都可以看到這兩種精神交互作用所帶來的最美好的果實。這種人性與科技進步之間互動所帶給我們的成果,顯示二者不可分離的關係。孟德爾在1860年代,大概也沒有夢想到一百五十多年後,他的研究啟發了這麼多有益於人類的發現。我揣測這個詮釋,可能是陳文盛教授把這本書取名為「孟德爾之夢」的理由吧!

我個人特別對於每位科學家不同性格的敘述感到興趣。這代表求真的科學精神(scientific inquiry)與人性(humanity)互動所產生的結晶。雖然這些年來,科技的進展加速,似乎遠遠超過人道可以駕馭科技的能力,但是未來的世界是否更美好,將取決於人道與科學之間緊密的互動、影響、導正的最終結果。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陳文盛

陽明的榮譽退休教授,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

桃園人。從小熱愛文學、藝術和科學,終於決定獻身科學研究與教育,以文學和藝術為業餘活動。東海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在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返台後曾任職於汎球藥理研究所,國立陽明大學遺傳所及生命科學系。

1998年出版自傳《線索:一位本土科學家的心路歷程》,陳述細菌染色體研究的一段歷史。

《速寫台北》網路社團的共同版主,喜歡和畫友們一起寫生分享。這一輩子最難解的煩惱還是找夠大的帽子。最崇拜的偶像仍然是兔寶寶。

推薦序
為什麼要再探孟德爾之夢? 周成功
見證分子遺傳學的榮光 徐明達
從求知、求真到人性 黃達夫

自序

楔子 酒館中的狂言 ................................................. 1
 
1 鴿子與豌豆 .............................................. 5
達爾文是自然學家,著重於觀察和歸納,孟德爾受的訓練則是比較嚴謹的物理和數學。孟德爾用數學建立起的遺傳原理,大力支持達爾文的演化論,提供了生物演化的遺傳基礎。
 
2 還果蠅與黴菌 ............................................ 31
白眼突變果蠅的實驗結果,扎扎實實支持著孟德爾的遺傳論,因此發現了性聯遺傳!以X射線誘發的紅麵包黴營養需求株,連結生化與遺傳學,成為快速方便的實驗材料。
 
3 量子與基因 ............................................ 55
薛丁格引用戴爾布魯克的模型,從量子力學的角度討論基因為何物、如何儲藏大量資訊。物理學家舔嚐到遺傳學的物理意義,遺傳學的弔詭更使他們感到興奮。
 
4 噬菌體與吃角子老虎 ........................ 73
細菌對於噬菌體的抗性是突變還是適應?關鍵在於有沒有基因參與,以及發生的時機。賭場裡吃角子老虎機的中獎率,剛好啟發了一個巧妙的實驗。
 
5 灰姑娘與果汁機 .................................. 97
「基因」是蛋白質還是DNA?蛋白質多采多姿,DNA就像灰姑娘般被冷落了。利用果汁機阻斷噬菌體感染的一個簡單實驗,如何幫助DNA翻身?
 
6 鐵絲與紙板 ........................................... 113
DNA可以製成結晶,X射線繞射晶體圖學便成為研究DNA結構的利器。以理論推算實驗得到的數據,球、紙板與鐵絲即可架出分子模型。
 
7 毛毛蟲與蝴蝶 ......................................137
華生與克里克最擔心的是DNA結構會很無聊,沒想到他們看到美麗高雅的雙螺旋,其中隱藏著達爾文和孟德爾追尋的秘密。他們尋找毛毛蟲,卻發現了蝴蝶。
 
8 羅塞塔石碑與紙牌屋 .......................153
DNA上的鹼基如何編寫遺傳密碼?鑽石密碼、三角密碼、無逗點密碼⋯⋯利用羅塞塔石碑概念的解密策略,吹垮了紙牌屋般缺乏證據支撐的眾多模型。
 
9 琥珀與乳糖 ...........................................167
噬菌體T4的「琥珀突變」,從序列關係支持了DNA與蛋白質的共線性。大腸桿菌先消耗葡萄糖,之後才利用乳糖,基因也可以受到調控!
 
10 糖水與指甲......................................... 185
雙股的DNA如何複製?利用同位素標記是個可行的方法,但要怎麼檢視結果?指甲的密度應該接近DNA,先剪一片指甲丟進糖水裡試試看。
 
11 信使與轉接器 ...................................209
一定有某種物質,把遺傳訊息從細胞核帶到細胞質中的核糖體。RNA是最可能的信使。現在還缺一個可接特定胺基酸的「轉接器」,而20種胺基酸就要有20種轉接器!
 
12 濾紙與密碼......................................... 223
密碼子應該由三個鹼基構成,這三聯體假設似乎很合理,但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做實驗測試。胺基酸、tRNA與核糖體之間怎麼配對?一張濾紙,就能簡潔篩出密碼與胺基酸的關係。
 
後記 ........................................................247
 
附錄
基因的百年歷史與後續的里程碑 ............ 261
延伸閱讀與網路資源 ................................ 263
索引 ...................................................... 265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這本大推,大家可以參考看看1911770183.gif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金石堂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更多優質好物推薦↓↓↓

標籤註解:

PTT鄉民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限量,團購,限時,週年慶,禮物,優惠,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特價,開箱,比價,活動,好評,推薦

mobile0101網友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哪裡便宜,採購,優缺點,試用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好用,CP值,經驗,好康,集購,下殺,免比價,去哪買?,

名人推薦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介紹,部落客,排行,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體驗,精選,限定,折扣,折價卷,臉書社團推薦,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Dcard推薦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金石堂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BOOK111SDDF15515

【金石堂讀物如何選懶人包】【金石堂讀物網友大推】【金石堂讀物PTT推薦】【金石堂讀物開箱實測評論】【金石堂讀物開箱心得】
【金石堂讀物五倍券可以這樣用】 簡明大科學:圖解160個最關鍵理論、科學家、重要發現、發明與科技應用33919【金石堂讀物選購重點須知】 太陽電池【金石堂讀物人氣精選推薦】 螳螂飼養與觀察【金石堂讀物該怎麼挑,這篇教你】 工業配電習題講解
( 時事評論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86dwh9pa21202&aid=17047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