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10 19:07:11瀏覽53|回應0|推薦0 | |
原本上班時只學了原味、芝麻兩種口味,吳麗琴覺得不夠,持續開發新口味,並考慮到海峽兩岸的風俗習慣,在蛋捲裡融入不同原料食材
,各具意義和特色,包括洋蔥、海苔、黑糖、「益智」等,加上原有共計6種,是目前是比較穩定的口味。 福建的福州、寧德一帶並不講閩南話,她跟著老公過來台灣,聽北港街上的人講話,「真的是鴨子聽雷」!但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路,無法回頭。於是吳麗琴咬牙從頭學起,還好台灣的電視閩南語劇很多,而且都有配字幕,她就看電視學講閩南話,逐漸可跟 夫家的人及鄰居溝通。 吳麗琴幼年身世坎坷,父親早逝,跟著母親改嫁,成人之後就與家庭不和,獨自外出打工。滿20 歲不久,遇到從雲林去大陸、從事塑膠業的蔡志強,覺得像碰到真命天子,7天就決定結婚。 看電視學講閩南話 「什麼是益智口味?」大部分遊客都不懂。吳麗琴說,「閩東一帶把龍眼即桂圓叫做益智果」,所以她把桂圓肉磨碎做為一種新口味,經過多次試驗,調出適當比率和火候,希望遊客們在北港不但得到媽祖保庇,也會增長智慧。 子女就學後,為了貼補家用,學習一技之長,吳麗琴在媽祖廟前一家食品行工作,老公也從塑膠業生產轉為食品業外務。4年多前,夫妻倆 決定自己創業,透過在廟後仁和路賣麵線糊的老闆阿豐幫忙,開了一家手工蛋捲專賣店,現做現賣,並推出宅 配訂購。 旺報【 特約記者林春元╱雲林報導】 桂圓做成益智口味 「來來來,試吃看嘜,有吃有保庇。」從福建閩東嫁到雲林的吳麗琴,說著一口帶海口腔的閩南語,招呼北港朝天宮進香客,試試她結合海峽兩岸多種口味手工蛋捲。來台15年,吳麗琴早把北港當作家鄉,媽祖廟後的現做蛋捲鋪,就是她安身立命的所在。 嫁來台灣15年,吳麗琴感受到北港的人情溫暖,她把熱心協助自己創業並張羅許多雜事的鄰居店老闆阿豐,以及創業之初共同協助的大陸同鄉,視為這輩子的貴人。也教育自己的兒女,這輩子都要懂得感恩。
0DE787D75AB5FCD1 |
|
( 創作|小說 ) |